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例析散文开头、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2-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 谢榛《四溟诗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文章,开头至关重要,好像一支曲子,为后续的旋律定下基调,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精心设计,新颖奇巧,让读者产生欣赏的愉悦。

  好的开头标准是什么呢?以我20多年的语文教学和阅读经验,应该有如下四项标准:1、向心性。即开头与主旨密切相联,不脱离中心思想;2、简明性。即开篇要简洁明了,不能漫无目的重复啰嗦;3、针对性。即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选用相应的开头方法(如抒情散文开头要辞藻华丽,富有感情;议论文的开头,要恰当运用材料或名言引出观点;记叙文要设置悬念,引人入胜。)4、新颖性。即不落窠臼,奇巧创新,初读就产生如沐春风之感。

  下面主要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为例,来讲述散文的常见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是散文中最常用的开头方法,所以重点讲述。

  例如: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但那时是我的乐园。(七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2)

  评:作者开门见山提到百草园,引出回忆。

  2、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七下安徒生《丑小鸭》P23)

  评:开篇说明小鸭的丑陋和遭遇,暗示他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经历产生的原因。

  3、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七下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P106)

  评:用简单的语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为即将出场的作家们展示舞台场景。

  4、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七下茨威格《伟大的悲剧》P162)

  评: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显得简明扼要。

  练习:1、简评七下蒲松龄《狼》(P229)第一自然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欣赏: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七上莫怀戚《散步》P120)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八上朱自清《背影》P61)

  例文学习:

  云淡风轻的日子,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踏遍千山,登高望远,品赏那满山的红叶,于尘嚣之外,领略秋的静美与红艳。(冯朝晖《踏遍千山赏红叶》)

  (二)交代背景法。

  例如 :

  1、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是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健康,但母亲也以分担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七下鲁迅《社戏》P117)

  评:交代鲁镇的风俗习惯,描写平桥村的生活环境,为下文刻画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2、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就哆嗦得受不了啦……(七下圣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P174)

  评:开篇交代沙漠严酷的环境,为下文描写“我”痛苦、绝望、乐观、平静的心理变化做铺垫。

  练习:品味七上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P6)开头: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了,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三)描绘场景法。

  例如: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七下丰子恺《竹影》P135)

  评:对光与影以及人物活动的场面进行描绘,引出下面看竹影、描竹影、谈绘画艺术的情节。

  例文学习:

  凌晨醒来,银银的,玉玉的,月亮高悬在夜空中,如烟的薄雾笼罩着大地,远处的蛙鸣声,像暴涨的潮水一样向我涌来,我的心,似乎要乘着那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冯朝晖《醉晚》)

  (四)、直抒胸臆法。 例如: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所失去的7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我们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七下里根《真正的英雄》P190)

  评:开篇直抒胸臆,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

  例文学习:

  父亲犹如一匹负重的骆驼,率领着我们在沙漠中艰难地前行,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绿洲旁边,可是他却猝然倒地,再也没能站起来!这一去,转眼就十年了,我非常怀念我的父亲!(冯朝晖《回忆我的父亲》)

  评:运用比喻,情真意切,写出父亲高大的形象和对他的深深怀念,抓住读者的心,让人能继续读下去。

  练习:赏析七上朱自清《春》(P51)第一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五)、奇句突起法

  例如:

  1、 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七下刘成章《安塞腰鼓》P130)

  评:“后生”,年轻的生命;“茂腾腾”,沸腾的热血。这样的生命是朴实的、未加雕饰的,只有“安塞腰鼓”才能给予他们宣泄的方式。先用短句一笔带过打鼓的人,转而详写雄浑的鼓声,显得新奇突兀。

  2、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七下郑振铎《猫》P203)

  评:既是开门见山,又显新奇不凡,并且照应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结构严谨。例文学习 蓦然回首,快有十年没骑过自行车了。 现在想来,自行车连着我的青春、梦想,还有爱情……(冯朝晖《怀念骑自行车的日子》) 练习:

  1、品味七上宗璞《紫藤萝瀑布》(P15)第一自然段: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七上张之路《羚羊木雕》P114)

  (六)、诗词名句法

  也比较常用,现在正流行的题记大抵如此。

  例如: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星是织女星。……(鄂教八下叶至善《卧看牵牛织女星》P49)

  评:引用古诗,不仅显得有文学色彩,更重要的是点出说明对象,让读者对枯燥的说明文产生阅读兴趣。

  2、“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八上吴冠中《桥之美》P101)

  评:引用俗语引出说明对象,贴近生活,拉近距离,通俗易懂。

  例文学习

  1、“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每当我读着虞世南的这首《咏蝉》诗时,耳边似乎回响着那清脆悠远的蝉声,脑中也浮现蝉那眠风吸露的身影。(冯朝晖《蝉歌》)

  2、有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因公忙,因私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为名苦,为利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在闲暇恬淡的时候,我也爱喝茶饮酒,算是调节一下自己。(冯朝晖《天生醉客》。)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我国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的名言,指出阅读对于提高个人素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保持阅读习惯有30年了。读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冯朝晖《在阅读中寻求心灵的皈依》)(七)修辞开头法

  例如: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作曲家、雕刻家)……我就……(冰心《观舞记》P142)

  评:采用设问和排比赞美卡拉玛姐妹舞蹈有诗歌般的的意境,有图画般的色彩,有音乐般的旋律,有 玉石般的灵动……为抒发对印度舞蹈的喜爱和赞美奠定基调。

  (八)对比开头法

  例如: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镇算得宝地。(老舍《济南的冬天》P55)

  评:运用对比手法,将济南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等做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例文学习:

  花草树木,可爱者甚繁。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郑板桥爱竹,文人墨客,吟风弄月,志趣高雅,非我可比。我为常人,咸宁咸安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她是举世闻名的桂花之乡,我也在桂子花开时节,踏着朝露,迎着阳光,降临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的,因而对桂花情有独钟!(冯朝晖《桂华赞》)

  (九)引人入胜法

  例如: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装》P135)

  评: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引出人物和展开情节,增加了阅读兴趣。

  例文学习: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我步行到校上早读或查班的时候,一路上总能看到一辆辆满载着睡眼朦胧幼童的校车,从我的身边疾驰而过;也能看到年迈的爷爷奶奶,一手提着沉甸甸的书包,一手拿着根小树枝儿,像赶鸭子上架似的,将孙辈送到校门口;还能看到年轻的母亲,喂食毫无食欲的孩子吃早点,不停地催促着,提醒着要迟到了……这时,我不由得想起我快乐的童年学习时光。(冯朝晖《寻找失落的童年》)

  (十)欲扬先抑法

  例如: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鄂教七下林斤澜《春风》P51)评:横线部分表达对北国之春的厌恶之情,其后笔锋一转,写出春风到来的威猛有力,扫尽残冬,先抑后扬。

  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

  马桥中学 冯朝晖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 谢榛《四溟诗话》

  古人要求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尾,简洁明快,收束有力,意蕴深长。清代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也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因此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优劣、得分的高低。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提到的写作目标共有十点。其中第四点提到“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七点提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这些都涉及到文章的结尾要求。由此看来打造和拥有靓丽的“豹尾”,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好的结尾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评价有这么一点:“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和写作经验,笔者认为好的文章结尾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创新性。即风格迥异,与众不同;2、思想性。即发人深省、韵味无穷;3、艺术性。即开合自如,文采斐然。

  下面主要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篇目为例,来分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并附上练习加以体味巩固。

  一、水到渠成法

  即指行文流畅,顺其自然,合乎情理,一气呵成。

  (一)示例:

  例1、端木蕻良《土地誓言》(七下P65)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的一切污秽和耻辱。

  评析: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压抑了十年之久,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奔突、在燃烧,终于在文章的末尾喷涌而出,一泻千里。

  例2、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下P97)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评析:在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截然不同的“说”和“做”进行具体的描述之后,再采用近乎对偶的语句,顺其自然地对其人格进行高度的概括。句式短促,音调高昂,给人以激励、鼓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练习:

  体味鲁迅先生《社戏》(七下P128)结尾的含义和作用。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二、画龙点睛法

  即指水落石出,一语中的,篇末点题。

  (一)示例

  例1、老舍《济南的冬天》(七上P57)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评析:结尾反以“冬天”限制“济南”,向读者强调,他最后要抒发的是对“冬天”这个特定时节里的济南总的观感。不但与开头相呼应,而且进一步点题,洋溢着赞美喜爱之情。

  例2、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七下P21)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评析:花儿落了,不仅指垂落萎谢的夹竹桃,也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告别人世。既回应前文,又篇末点题,充满浓浓亲情,结构严谨周密。

  (二)练习:体味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问结尾的涵义(七下P171)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

  三、首尾照应法

  即首尾相顾,浑然一体。是最常见的结尾方法之一。

  (一) 示例:

  例1:郑振铎《猫》(七下P208)

  开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评析:点明中心,照应开头。表达自己因主观臆断导致猫死掉的那种后悔愧疚之情,告诉我们,仅仅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的生命。

  例2:林嗣环《口技》(七下P150)

  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结尾: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评析: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陋,不但与开头照应,更能反衬口技人演艺高超,突出了文章章的主旨。

  (二) 练习:

  体会朱自清《背影》(八上P65)结尾,思考为何再现父亲的背影?

  四、情景交融法

  即入境入情,虚实相生。

  (一) 示例

  例1;刘成章《安塞腰鼓》(七下P133)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是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评析:当鼓声骤停,人们依然沉浸在激情中还没有回味过来,这时再以鸡啼反衬寂静,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例2、沈石溪《斑羚飞渡》(七下P215)

  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评析:在斑羚们成功飞渡之后,镰刀头羊显现出它高傲的本色,从容地走向死亡,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上了最悲壮的一课。它的身后留下的是什么?轻蔑?嘲讽?惊愕……在情景交融的品读中,引发读者精神的震撼和内心的反思。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推进大语文观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