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什么是课例研究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8-12-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几种表述:

  所谓课例研究,是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顾泠沅 教授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行动教育的载体。

  二、课例研究的特征

  课例研究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认可,是因为它既切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又便于操作和实施,是一个知行统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过程,具有7个鲜明的特征:

  1、主体性。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不是旁观者,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亲身体验者。

  2、问题性。课例研究是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人手的,问题来源于教学的真实情景,而不是来自某本教科书或某种现成的理论。

  3、思辨性。课例研究虽然是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思辨,引发新旧教学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发生撞击、交锋。

  4、过程性。课例研究重在过程,重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整个过程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是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过程,是同伴互助的过程,是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为新教学行为的过程。

  5、互助性。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过程,为专家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搭建了合作的平台,即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

  6、叙事性。课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叙事研究,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人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7、科学性。课例研究的思维方式注重假设、归纳与演绎。课例研究不是对某一种理论的简单验证,而是以科学研究为手段,致力于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科学发现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能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为建立科学假说或理论构想提供素材。

  三、研究小组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实质上,课例研究不是着眼于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课例研究的进行过程如下:

  1、研究小组制定课例研究实施计划:邀请专家、教研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目的、时间节点、试点教师、具体措施等。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主干,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它向其他教师传递着主讲教师课堂构想的信息;它为教师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

  2、首轮研究课:原行为阶段观摩课,由一名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上讲授“研究课”,即试点教师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上研究课,小组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

  3、小组研讨:教师团体聚集在一起针对研究课讨论听课情形。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4、再开研究课:新设计阶段观摩课,可由实验教师(或另一名教师)在另外的课堂上讲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可先由实验教师围绕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是全体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究课。小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

  5、小组再研讨:召开反馈会议,讨论听课情形,对第二次研究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6、三开研究课:新行为阶段观摩课,参照第二轮的步骤,上第三次研究课,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有必要,还可继续进行第四轮、第五轮等研究……至较满意。

  7、撰写课例。由试点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课例要有合适的主题,有独特的思考,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突出教学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赋予事件以教育的意义。

  8、课例研究总结。小组进行小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下一轮开展课例研究的初步方案。存档,暂告一个段落。

  备注: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3周内)

  四、某一专题课例研究基本步骤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主题从哪里来?主题来自于教学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引发同事间的讨论。

  选题范围:已有的经验---不满现状

  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不断追问

  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趋势---追逐“流行”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挑战自我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教师依据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选课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选这一节课?这节课与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关系?这节课以往的研究解决了什么?未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关系的统一,如何依据新的教学论、新的学生观达到教学的优化?

  4、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5、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

  以上几个步骤可作为一个阶段,完成以后,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

  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五、课例研究成果表述

  1、课例研究几大部分:

  背景描述

  教学问题

  教学决定

  第一次教学决定后的现象

  由此引发的教学问题

  第二次教学决定后的现象

  由此引发的教学问题

  ……

  归纳分析、反思,能引发的思考

  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课题研究的基本对策    下一篇:说课应该说什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