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体育中蕴涵德育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9-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毛主席曾经说过:“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我国西周的礼射 “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就是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体育教学,不仅重在育体,更重于育心。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教师自身德育修养的提高,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教育先哲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认为所谓不带任何思想性的“纯教学”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用什么样的思想、观点、行为、方法去影响、教育学生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使学校体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活动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和情感以及完善人格等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1、教师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

  1.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渗透意识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怎样当好这个工程师?怎样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这是每个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列宁也曾经说过:“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完全只有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因此,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存亡,只有具备极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观念模糊,职业道德低下且无敬业心和进取心的教师,怎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渗透德育教育。

  1.2围绕育人目标,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育人的总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强调教育要以德育为首,要以德治教,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教书”,使“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强健体魄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组成部分,所以体育教学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育人的总目标服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智力、促进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操行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

  1.3勇于创新,努力探索

  社会在进步,环境在改变,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 “常流水”,这就迫使我们要加强学习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对具体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新教材的实施,找准教学与德育的切入点,做到有针对性的、自然的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2.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精力最充沛,也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以往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2重在课堂教学

  课堂常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良好的课堂常规教育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时,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保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运动的恐惧心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学生在课中个别活动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情绪和行为,教师要善于观察与捕捉学生在课堂中偶尔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智慧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通过严密的组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循循善诱,引导启发,全面地贯彻、渗透德育教育。

  2.3抓好以“点”带“面”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代表队是由学校各类体育尖子组成的。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纪律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的力量,这对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尖子在各自的班级中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班级中其他同学对体育的态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群体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2.4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抓住时机,恰当运用生动和教育性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美好的思想与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传授给学生。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2.5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巧妙运用表扬和批评,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

  2.6合理运用竞赛教学手段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而竞争与合作贯穿于竞赛始终,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发挥德育功能的最富个性的基础。竞争会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活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理论,而此时正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有竞争与合作,才有交流,才有提高,缺了这个支点,体育教学便失去了力量与活力,也无法转化为集体生活,更谈不上进行德育教育。

  2.7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时就需要教师迅速抓住事件本质,适时地利用偶发事件来调动学生,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更积极地投入练习之中。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要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书育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教育过程,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 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 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 将德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在“传道”、“授技”、“培能”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的育人效果,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山东体育科技》,1999年,第21卷第2期 </P< p>

  2 杨兆军,魏红英。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育教学》,2000年,增刊

  3 李式存。体育中渗透德育例谈。《体育教学》,2001年,第五期

  4 陈宝祥。体育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一期

  5 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体育教学》,2001年,第一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体育如何育“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