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工作艺术概述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9-0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教育学的具体运用却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门职业,教书育人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照本宣科的老师是教书匠,教书育人的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伟大的:他把未来做为自己的创造篮本,他把学生的心灵做为自己的雕塑对像。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迟到早退,打架骂人,这个学生得满分、那个学生不及格,你瞪我一眼、我撇你一嘴……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工作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学生脚踏这一块基石一步步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时刻蹬上自已事业的顶峰;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泥坑。教育规律需要严谨地学习、刻苦地钻研,更需要静心的体会、心灵的领悟。在教师这支队伍中,班主任是排头兵,他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班主任应该研究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原则,更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方法。

  教育是科学同时又是艺术,所谓教育是科学指的是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所谓教育是艺术,说的是教育的方法、途径、策略是多变的、因人而异的,像艺术一样变幻无穷。

  世纪之交,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罔、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力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在改革开放之前,进入这个世界,比较简单,因为,那时候人心是开放的,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每一个人(当然包括学生)必须对领导交心。随着历史的进步,我们的国门打开了,心门却逐渐关闭了,人们的内心有了存放隐私的角落。青少年学生的内心更是这样。班主任教师再不能指望通强迫力进入这个世界。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敲门的艺术”,教育艺术成为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体现。班主任工作艺术包括政治理论学习、文化知识积累、心理素质修养、所教授学科的深入钻研。班主任工作艺术通常是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娴熟、巧妙、显效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技艺。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项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锻炼造就的一种能力,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融汇贯通领悟于心,升华外现于行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并仔细琢磨了然于心的结晶。班主任工作艺术主要体现为: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并且具有分寸感;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幽默,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善于使用各种体态语言表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性,比如表达的情感性、习得的领悟性、表现的综合性等。班主任工作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在表达过程中必定有大量的情感投入。小说家是这样,诗人是这样,演员是这样,画家也是这样,教师更是这样。据说,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在写到小说的主人公中毒身亡之时,作者全身竟也出现了中毒现象。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他(她)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乃至整个生活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的,学生的欢乐是教师的欢乐,学生的悲伤是教师的悲伤,学生的成功便是教师的成功。

  学科知识可以通过背诵、做习题、讨论等方法习得,但是班主任要想把班管理好,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作法是行不通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规律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心领神会的过程。这一点同电影、话剧演员的表演十分相似。不管导演怎样“说戏”,最终还要演员把导演的意图经过自己的理解而表现出来。我们曾看到许多教师在参加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时,听得津津有味,记得详详细细,但是回到学校,回到自己的班级别人的经验却用不上,教育教学工作依然故我,效果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认为,学习别人的教育艺术、教育机智,不能照搬,而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也就是说,别人的好的方法要经过自己的头脑的思考,要经过自己教育实践的多次的检验和自己多次的修正,最后成为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技巧。

  真诚,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根本。魏书生曾说:“总理的威望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增高的,是什么原因使每一公正、善良的人都感觉周总理是自己的亲人呢?我想这原因就是总理是真正把体贴关怀别人,作为自己人生活的目的的人。周总理心中燃烧着的始终是使全国同胞都得到温暖的火焰。无论老人、小孩子、科学家、服务员,最高贵的和最低贱的,最博学的和最幼稚的,他全都相见以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们。学习周总理,如果离开真心实意地关心人,体贴人这一点,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因而,魏书要求自己“像一颗草,一只蜜蜂,一名勤务员那样,对人无所求,尽可能地多给人,勤勤恳恳,切莫有自以为是的思想。对老师一定要诚心诚意地尊敬,对学生在严格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是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不要向他们发火,要耐心地,诚心地帮助他们想办法追上去。”所以,我们研究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并不是在找寻一种“骗人术”,不是找寻一种工作口诀,不是找一本魔术书,我们是在寻找一颗我们的许多班主任丢失很久的一颗爱心、一颗童心,是把我们心中那杂乱无章的角落清理出来存放真诚。我们这本《班主任工作艺术》,只不过是把广大班主任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的心得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汇总起来,分门别类,给大家提个线索,具体运用还要每位班主任教师自己在工作中切身体会,灵活运用。

  一、班主任工作艺术形成的基础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一位班主任没有爱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因此没有爱的工作艺术是“骗人术”。教师的爱应该像母亲般细腻,像战士对祖国一样忠诚。列·尼·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育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的爱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爱,它是一种天性和修养的结晶,它是道德与人格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具有献身于教育的远大理想,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伟大的热爱真理的精神。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所以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对于士兵来说,服从命令是天职;对教师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应该在胸中形成这种观念。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爱的集合,它该包括世界上除了男女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像母亲热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热爱儿子一样严格而慈祥,像战士热爱祖国一样忠诚,像兄长热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又体贴,像哲学家热爱真理一样执着而痴迷。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第一块基石。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有高尚的品格。人的品格是人自我社会层次定位。一个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首先不应看他的出身门第,更不看他的财富多少,最终看这个人的品格。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大公无私、公正、善良、忠诚等人类的美好品格必须成为教师的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他选择这一岗位起就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自己的终身的必修课。我们认为,有些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失败了。这种失败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失败在方法上,也不是失败学识上,而是失败在品格上。一个人品格低下,他的行为不可能高大,一个人品格卑鄙,他的行为不可能磊落。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努力修练自己的品格吧,它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第二块基石。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相关学科修养。优秀班主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精通和知新。一方面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断获取新知。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要能在教育教学中,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教育学、心理学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理论依据,应熟知并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优秀的班主任要注重知识的日积月累;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一句话,优秀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来自不断的学习。列宁的那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班主任来说没有过时。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第三块基石。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具有创新开拓的科研意识。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青少年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学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是一位班主任艺术的第四块基石。当然,我们举出这四点,只不过是择其要而已。

  二、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基本特征

  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本质是班主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的理解和对班主任工作独特的艺术性的领悟结合与统一。班主任工作艺术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班主任工作艺术个人表现的独特性

  艺术创造上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位演员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套用这一说法,应该说有一千个班主任,便会有一千种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结果。它不仅受外在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的影响,它更受班主任自身的理论素养、认识水平、能力强度和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气质等个人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使得每位班主任的工作艺术风格呈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因为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独特性这一特征,班主任在学习和借鉴他人工作艺术的时候,照搬硬套他人的工作方式方法是行不通的。如欲成为一名教育教学技艺高超的班主任,必须经过长期学习、修养和心领神会的过程。

  (二)班主任工作艺术总体倾向的时代性

  艺术个性是创造个体个性的外现,而创造个体是现实生活的综合。所以从这一观点分析,班主任工作艺术又明显的带有时代的色彩。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前提是教育科学,一定时代的班主任艺术与当时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及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人发展需要会有很大的变化,班主任的工作目的、要求、途径、方法和手段必然要随之变化。故而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作艺术,也就必然烙上时代的“烙印”。

  (三)班主任工作艺术运用的机变性

  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机变性是指班主任必须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和条件,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即使是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也应审时度势灵活处置;即使是对同一个学生,昨天的方法,可能不适于今天。课上,不适于运用的方法,课下,可能适用。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这一教育根本目的出发,采取的任何教育方式方法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机变性是班主任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高超的教育能的体现,它决定着班主任的创造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四)班主任工作艺术表达的情感性

  这一点与其它艺术的表达是共同的,没有情感参与的艺术活动是不存在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展示永远有情感参与其中。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无论班主任采用的是语言还是非语言方式,都要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积极、肯定的情感,或热烈赞许,或强烈反对,或深情的安慰。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核心是热爱和真诚的情感,热爱和真诚是班主任工作艺术力的重要“能源”。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情感,所谓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就失去了血肉和灵魂,只剩下一堆毫无生气的骷髅。情感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灵魂。

  三、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风格分类

  上面我们在讲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特征的时候,说到有一千个班主任便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工作艺术。这样说好象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无法分类的,可是为了便于班主任老师在实践工作中判断自己的工作类型,更是为了帮助班主任老师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工作艺术风格,下面我们强行对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风格进行分类。但是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综合性特点,班主任工作艺术类型的分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一位班主任工作并非是单一的艺术手法的运用,而常常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以,下面的分类只是理论上的分类,只是说某些班主任倾向于这种类型,而另外一些班主任倾向于另外一种类型。

  (一)情感型

  这一类艺术风格的班主任,他(她)的为人、处事、工作就像一团火,永远充满着激情。无论他们组织班级活动,还是与学生个别谈话,无论是课上教学,还是课下谈心,他们做什么工作,情感总是很投入。他们的语言形象生动、感染力很强,富有鼓动性。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无论发生了什么问题,学生总能从班主任那里得到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往往是不善于或者不喜欢掩饰自己的情感,他们敢说敢干,敢怒敢爱,对善行嘉绩,喜形于色;对恶言败行,仗义直言。这一类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是高尚的,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对学生是善意的。不管他们的言辞多么激烈,你总会体会出他们心中的热爱和真诚。这一类班主任易于与学生在思想、心理和感情上互相沟通。他们对学生的要求,“严”与“宽”结合得天衣无缝。他们的“严”使学生从情感上无法拒绝,心甘情愿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为不去做便觉得对不起老师;他们的“宽”使学生在感情上无法回避自己的错误,使学生感到如果不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对不起老师一片爱心;学生从老师的“宽”里体会到信任,从老师的“严”里体会到老师的希望,从而更增强了自律的自觉性。

  (二)理智型

  这一类型的班主任与情感型班主任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的为人、处事、工作常常不露声色,一板一眼,有条不紊。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常常能依据一些学生蛛丝马迹的言行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波澜,能做到见微知著。这一类型的班主任长于说理,擅于将教育要求与学生个体内心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强有力的语言逻辑力量征服学生。一般地说,属于理智型的班主任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强,能把自己的一切置于理智控制之下。他们对学生从不感情用事,从不在感情冲动的时候处置学生问题,学生对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往往佩服大于亲近。

  (三)灵活型

  这一类艺术风格的班主任性格开朗,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反应敏锐、迅速。处理事物,解决问题喜欢求新求异。在日常生活上,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常常不拘小节,语言风趣幽默,言谈举止表情丰富,善于体态语的运用。在与学生相处时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对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学生都能用十分得体的方式开展工作。对学生发生的各种事情常以灵活的教育方式给予处置,有时表面看来,不合乎常规,但学生的感觉常常是回味无穷,教育效果极佳。组织学生活动总是强调活动的独创性、新颖性,班级活动方式变化多端,令学生耳目一新。 这一类型的班主任与情感型班主任在思维、举止、兴趣、爱好等方面常有相通之处。

  (四)严谨型

  这一类型班主任思维缜密,举止严肃,办事条理性强,工作讲究计划性和系统性。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目标、标准和程序的设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这一类型的班主任言必信,行必果。他们时间观念强,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必须按时完成,不拖拉,不推诿。做任何事情有板有眼,有条不紊。他们最不能容忍的习惯是懈怠和拖拉。他们对自己、对学生的最高要求标准是严谨的态度和作风。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常常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与理智型班主任有相通之处。

  (五)学者型

  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大多学识渊博,博学强记,好学不倦,在某一学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他们教态讲究风度,方法讲究稳重。对待学生讲究尊重与礼貌,具有典型的学者风范。他们相信人格的的教育力量。他们重视身教,很少说空话和修饰性很强的话。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对学生的错误点到则已,讲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改正。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研讨。这一类型的班主任与理智型班主任有相通之处。

  (六)活动型

  这一类型班主任长于社会人际交往,社会活动面广,组织能力强。他们组织活动喜欢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形式多样。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善于把领导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集体活动。他们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没有丰富的社会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他们常常把学生带到社会实践中去体会观察。这一类班主任往往有比较敏锐的政治感觉,常常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活动。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常常与情感型班主任有相通之处。

  以上班主任工作艺术风格分类只是理论上的分类,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是各种艺术类型互相渗透,这一点班主任老师要给予注意,不要机械地追求某种类型的做法,因为无论那一种类型的工作艺术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注意掌握分寸,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四、班主任工作艺术提高途径

  许多年轻班主任看到老教师管理班级有条不紊,组织活动丰富多彩,转化后进生得心应手,班级工作一切做得都那么游刃有余,效果显著。而自己带一个班乱一个班,找学生谈一次话生一次气,于是便说:当班主任的能力是天生的,我不是当班主任的材料,还是让我具体地上几堂课算了。我们说,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慢慢习得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是可以学习掌握的。下面我们提供几个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途径,供班主任参考。

  如果你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领导分配你当一个班的班主任。那么,我们首先建议你拜师学艺。虚心拜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为师,静下心来向老班主任学习如何制订班级计划,如何处理学生矛盾,如何组织各种活动。跟着老班主任学,从早跟到晚,把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看个仔细,记在心里,晚上再用记日记的办法把老班主任带班经验方法认真记下来,然后仔细揣摩老班主任带班的内在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揣摩,自然内心会有所体会,处理起班级事务来会觉得信心倍增。我们要提醒年轻班主任在向老班主任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一味模仿老班主任的具体做法,而要融汇贯通,消化吸收,把老班主任的作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比如,老班主任对待两个迟到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第一天,一位学生迟到,老教师什么也没有批评,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便让这个迟到学生回到座位上去了。而第二天,另一位学生迟到了,班主任却抓住不放,先是运用魏书生的办法让迟到的学生唱一支歌,然后,又用了近10分钟时间讲遵守时间的重要意义。只说得这位学生汗流满面方才罢休。同是迟到一事,老班主任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为什么?后经向老班主任请教,原来两位学生性格不同,气质各异,一个胆小内向,一个胆大粗心。老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我们认为,只有找出了工作方法的内在理论依据,才能真正把方法学到手,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艺术。

  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的教师,可是对带班总是摸不着门路,班主任工作效果不理想。我们建议你认真读几本有关的理论书籍。在读理论书籍的时候,要认真读,认真想,认真记,然后把书中的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设计出一套自己的带班计划,然后和一些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讨论、修改,使之完善。然后再拿到教育教学中去加以实践检验。如此反复必有提高。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班主任,读理论书籍不要只读教育理论书籍,更不能只读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书籍,读书的眼界要扩大,读书的范围要拓宽,文学、历史、艺术都要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班主任也要有所了解。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便会发现班会讲话话题多了,思想深刻了,与学生交往自如了。读书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如果你是一位老教师,班主任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还想总结一下自己多年的带班经验,写本书。我们建议您,找一些教育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书读一读。再可以找一些优秀班主任写的理论著作读一读。我们认为,我们的许多老班主任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缺少的是边缘学科的知识。如果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读书广度和深度,您会发现您的眼光更敏锐,更深刻。写起文章来会“妙笔生花”,思想升华。我们在与班主任老师接触过程当中发现,广大的班主任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些教育方法非常机智,教育细节非常生动。可以一旦形成文字,便减色不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班主任驾驭文字的能力较差。我们建议,不管是新班主任还是老班主任都应该在语言表达上多下些功夫,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裨益。下面我们谈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的问题。

  五、班主任语言艺术

  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是不高楼大厦,人类的工程师面对是娇嫩的心灵。人类灵魂工程师手中的工具不是圆规、尺子,不是图纸、电脑,教师的主要工作手段是语言和知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冲击力、鼓动力。语言在教师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我们的祖辈曾把教师“吃语言饭”形象地说成是“舌耕”,颇有道理。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老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说课堂是一辆前进的火车车头,那么班主任舌尖便是点火器。人们经常说教师与学生的“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比喻,其实,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因为,如果班主任教师有了一桶水,而没有把一桶水倒出来的技巧也是不行的。倒得太慢学生不解渴,倒得太快,会把学生淋成落汤鸡。有人认为“只要有学问便可当老师”,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教学方法与学术水平既有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的教师,学术水平并不低,教案也写得很好,但讲课效果并不佳,教育学生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语言表达功夫还欠火候,还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我国《学记》中就有这方面的专门论述,指出教师要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与适当的比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我们知道,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将自己内在的知识、思想,外化为语言(包括动作、表情)作用于学生,使他们不仅领会,并能受到深刻的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教师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言之有物,就是教师教育教学最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废话连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欲语唯真,非真不语”,是说语言应该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要开口讲话。也许这个要求太高了一点,但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言之有物,是说教师讲话应精心设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令人生厌。言之有情,是说教师讲话要力求生动有趣,饱含真情。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流畅,而不要吐字含混不清,音量也应力求适中,速度也应快慢适度。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获得决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观磨一张嘴”,道出了“舌耕”的艰辛。班主任工作绝大部分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因此,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是提高工作艺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教师以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技能技巧,它除了人类语言艺术的共性外,还具有教师语言艺术的特殊性。语言有两种形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肩负的伟大使命决定了教师语言运用必须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教师语言运用违背客观规范,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教师语言既要运用标准的语言,正确理解语义,又要有丰富的词汇,准确掌握语法;既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口头语言,又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书面语言;既要掌握外部言语,也要掌握内部言语;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体态语(这一内容单列一章阐述)。

  教师语言范围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决定教师必须进行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修养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一个综合功夫。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一个人说话的方式、音调、语气、音色、高低、节奏的不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只要是语言的自然表达,总是表现主体的一定思想感情的。语言学家们研究,语言有正、副之分,正副语言都能表达情感。所谓正语言是指“话”的不同说法,不同的讲话方式,如同事之间称呼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比如叫某某同志,或叫某某处长,或叫小某某、老某某……明显表达了称呼人对被称呼人的不同的关系与感情。有一个故事说丹麦女王维多利亚一天深夜回房,敲门,她丈夫在房里问:“谁?”女王说:“我是女王。”房里无动静,门也不开。女王又敲门,她丈夫又问:“谁?”女王说:“ 维多利亚。”里面仍无动静,也不开门。女王第三次敲门,她丈夫又问:“谁?”这次女王说:“你的妻子。”这时房门大开,丈夫拉着女王的手一同进了房。女王三次敲门,三次自报身分,表达三种不同的情感。“我是女王”表现了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气势,丈夫当然接受不了。第二次说“我是维多利来”,表现一般的关系,毫无情感,她丈夫也无法接受。第三次,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情感,因此她丈夫欣然开门迎接她进房。这个例子说明,说话人的表达方式对受话人的能否接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对此给予重视。

  副语言是指话话时的语气、语调和表示肯定、否定等情感的声音以及语助词等的运用。副语言在人交往中能够制造、强化、改变气氛,从而起到加强情感表达的作用。比如说:“你真能干”这句话,运用正常的语气来说,表达的是一种赞赏的意思,可是如果在说话时强调“真”字的发音,把“真”字拉长声音,便带有了一种讽刺的意味。班主任应在副语言的运用上多加注意。一般来说,教师批评学生尽量正话正说,不要让自己的话带有讽刺的味儿,因为,讽剌最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

  (一)加强和提高自身语言艺术的几点基础准备

  1、班主任加强和提高教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加强的和提高语言修养的重要基础。教师语言是教师思想、道德、学识和修养的综合反映。语言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本身所含的意思,换句话说,首先是说什么,其次是怎样说。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解决的是这个“说什么”的问题。每天班主任教师都要给学生讲许多话,每一话都是班主任思想的反应。讲得对不对,对一问题认识水平高不高,都取决于班主任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变化无究。班主任在世界上每发生一件重大事件的时候,都必须在学生面前谈出自己的观点,(对于高年级的班主任尤其如此)。每一次观点的阐述都是对班主任理论认识水平的一次检验。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欧元启动、中国大中企业改造等等问题,班主任能不能谈出一些观点,观点正确不正确都影响着你的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在提高自己语言艺术水平的时候,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2、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是加强和提高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内容。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一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主宰了中国教育理论一千多年。今天看来,这一立论有些过时,但没有完全过时。因为教师传道、授业的任务并没有完全卸去,班主任肩头依然担负着传授人类知识的重担。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满嘴常识错误的班主任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一位常常被学生问倒的班主任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班主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决定着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精通本专业知识,并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必须稳定和高大。现代班主任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自身修养。

  当今世界正在变小,世界各国文化交往频繁,科技日新月异,师范生学校毕业之时,可以说学过的许多知识已经不再新鲜(或者说学的时候已经不新鲜),以自己的陈旧的知识储备来面对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学生是非常困难的。班主任必须注意自己的知识储备的更新和扩充。加强和提高自我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是班主任提高自我语言修养的重要内容。

  3、不断地丰富词汇,丰富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语言方式,认真研究语法规则,是加强提高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反映着教师能力水平。请看一个例子:学生迟到,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上学的。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再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问:看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来了。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同样一件学生迟到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第一位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立场,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当然不会服气,嘴上不说,心里已经和老师对立起来。第二位老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能体会学生的难处,站在学生的立场,说出的话让学生感到温暖。小小的一件事,表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艺术。从这件事的处理来看,教育艺术首先是观念的表现,其次是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反映能力,再次是在短时间里确定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教育方式,表现了一个人民教育的爱心、责任心和教育艺术。

  由于时代的进步,语言在词汇、表达方式方面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班主任教师必须注意丰富自己的语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以丰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

  (二)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由教师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工作包括课堂讲授学科知识、课外组织班级活动、处理学生行为思想问题、家访与学生监护人谈话等内容。无论哪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教师语言的内容与其它行业相比,必定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不必说,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每一次批评或表扬,其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的,容不得半点含糊,更容不得谬误。

  2、针对性

  针对性是教师语言艺术的第二个特征。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而易,决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话时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有如下内容:

  (1)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你用同样的话语、同样的语气批评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时候,男生可能感到不痛不痒,毫不在乎;而女生却感到受不了,心里委屈,甚至哭鼻子。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男女生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一般说,男生性格粗犷,说话直率,心理承受力较强;女生性格温和,说话委婉,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较敏感,心理承受力弱。所以教师在言谈话语中稍不注意,女学生就撅起嘴,而教师还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教师对男生与女生谈话应该采用不的语言方式。

  (2)针对不同时间、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经常要与学进行个别谈话,因此,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好,有时谈话效果适得其反。一般来说,能不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批评的,就不要在课上批评。下课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谈。能避开其他教师的批评,就不要当着许多教师批评。可以到操场一角、花园一椅幽静之所谈,效果会更好。

  (3)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选择不同的语方方式。

  教师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上学科课时,宜语言严谨、简练,要注意逻辑的性,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班会课,要注意的感召力,鼓动性。课下,与学生谈天,要注意语言的亲切,学生犯了错误,性质严重的,教师与之谈话时,要有震慑力;学生所犯错误属无意或无关大局,教师点到而已,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自己改正。针对性是教师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许多班主任老师语言缺乏艺术性,常常是因为不注意语言的针对性造成的。

  3、激励性

  激励性是班主任语言的第三个特征。教师语言,尤其是班主任语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最佳效果是,号召时,要让学生听了之后,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听了,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教师语言的感召力是教师语言追求的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学习的过程。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天生不善于讲话,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个人的讲话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老师天性活泼,讲话时充满感情,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有的老师天性腼腆,性格内向,讲话音低量小,在讲话方面先天素质较弱。但是,这不是决定讲话有没有激励效果的条件。讲话声音大,并不见得有激励性,讲话声音小,并不见得没有鼓动效果。关于教师讲话的,激励性,有一个最低标准,那就是在教育教育过程中在用词方面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真棒”、“有进步”、“能行”、“再努力一把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少用消极性的语言,如“你真笨”、“真没用”、“你算完了,就这个样子了”等语言。有时看起来是一句话,但有时会像一根毒刺一样深深扎在学生的心上,会把学生一生的勇气泄光的。

  综上所述,科学性、针对性和激励性是教师语言的三个突出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联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特征必须以教师语言的教育性为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讲话必须是为学生负责任的,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

  (三)、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构成

  教师语言艺术是建立思想修养和知识智力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的,因而它是基础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有人认为,教师有一张能说会道 的巧嘴就够了,这显然是片面的。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仅仅凭伶牙利齿、灵感造成的,而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演练习得的。更何况说话本身不仅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表现,更是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其他方面修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教师,要想纯熟地掌握教师的 语言艺术,必须具备坚实的思想、道德、法治、心理学、逻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教师语言艺术的思想基础

  教师的语言艺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思想修养,这是由“语言是思想的重要直接现实”的性质和教育目标、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有人说,语言是人心灵的镜子,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精神面貌,这话说得不无道理。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和形式,这个工具所操作的对象是人的思想,一个人一张嘴往往泄露了他内心的思想活动,直接反映着一个的思想修养的程度,现在我们所强调的“语言美”,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包含着正确的思想和社会风尚,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修养的高低。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就成了语言艺术的重要基础。一位教师如果具备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的语言艺术就能更完美,就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所从事的事业和职业特点要求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光辉的思想去引导学生做人。人们常说,有什么样思想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话虽说有一些武断,但也不能说毫无道理。教师的思想总会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尤其是语言,总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的思想是语言艺术的基础,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那么,今天面对21世纪的中国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呢?我们认为,现代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思想,学习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关心国家的经济建设,关心国际大事,关心社会文化领域的动态,不断加强学习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具体说就是:

  (1)热爱祖国

  这是一个被人经常说起但不见每个人都有深刻理解的话题。班主任老师应该首先是一名爱国主义者,因为热爱祖国是人类品格里最宝贵的。对祖国的爱体现了一个人的高尚的品格。班主任应该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感情感染学生,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民族只有当她的儿女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她的繁荣昌盛而奋发努力的时候,她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这种感情应该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培养。孩子是一张白纸,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打上浓重的爱国主义底色,他们自己将来才能画出最好的图画。

  (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师的修养,更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感情倾向。热爱学生这一特点是优秀教师的第一共性。有人说热爱不热爱学生是个人感情问题,这种观点只部分有道理。因为感情是个人问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尤其对于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并非简单的个人感情问题,应该说,它是个人的同时又是公开的,它属于个人,同时又属于班主任所教的学生,因为学生有权力要求教师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应该有的感情。有人说,爱不是凭空的,它因对象不同而不同。这种人企图用这种观点来说明对学生不那么爱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们不能强迫每一位班主任把同样“份量”同样“质量”热爱给每一位,我们只是提倡班主任教师热爱学生,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而不是强迫,因为感情这东西是强迫不得的。但是作为一位班主任应该认识到,热爱学生是一种感情,同时又是一种职业要求。它是可以通过教育实践培养的。

  (3)科学的世界观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崇高事业,这一事业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四化大业的成败的大事。时代对班主任的要求是崇高的,民族对班主任的期望是殷切的。所以,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要的是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崇高的理想境界和高尚的情操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当你的人生观、世界观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语言变得有力和优美,语言的艺术性会更强。

  (4)广博的学识

  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中最为艰巨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的东西太多,因为班主任工作涉及的领域太多。除了班主任所教学科以外,班主任教师还必须掌握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因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教一门文化课,还要处理学生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博杂,所以班主任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多方涉猎知识,自觉地随时随地充实自己。当你有一个广博的知识储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更得心应手,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卓有成效。如果我们考查一下全国优秀的班主任,没有一位不是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有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杂家,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了较高的造旨。例如说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不仅具有很高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实际上靠得是广泛的学习的结果。

  语言能力分为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就表达方面来说,又可分为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教师如欲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的和文字的)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语言的理解力,因为只有深刻准确理解别人的语言,才能学习别人语言,只有不断学习别人的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运用汉语读书看报、谈天交流,一辈子都在说在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能力却相差很大。有的成为语大师,有的免强表情达意而已,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每个人对语言的理解(或说对语言的感受)差异造成的。人对语言的理解力的差异是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目的差异造成的。一般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言的表达方法、词语的选择等不怎么注意,只注意交谈时的意思,意思明白了,交流就达到目的了。但是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这远远不够。班主任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语言表达方式”的敏感者,无论是读书看报,还是看电视听广播,不仅仅要注意获取“意思”,而且还要学习“语言方式”,要通过学习别人运用语言中的特点,进而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含义。这种习惯是一个养成过程,正像我们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样,班主任教师应培养自己的这种随时随地学习他人语言表达方式的习惯。

  文字表达与口头表达是紧密联系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演说是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但就写文章和说话这两件事比较,在某种意义上说,说话比写文章更不容易。因为,一是说话应时即发,没有认真从容润色的时间,更没有反复修改的可能,二是说话不但要照顾所说的内容、对象,同时还要照顾说话的声音、语调、语气和姿态。所以,把说话称为一种艺术,一点也不过分。每个教师能否具有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既很容易又很困难。说它很容易,因为每个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语言环境之中,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时处处都要运用语言。说它困难,因为语言是一种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体系,人们借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复杂多样的,所以,要把语言掌握得十分熟练,不经过长期地不懈和艰苦磨练是达不到的。

  (四)班主任语言艺术规律

  1、情在言先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列焰和热。情感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

  某班一位学生家中遭火灾,家财被火“劫”一空。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轻轻走到这位不幸的学生的跟前,用手轻轻抚摸着这位学生的脸颊,许久一言不发,只是用眼睛看着全班学生。老师的眼睛里含满同情和抚慰的表情。全班学生看着老师,眼睛里慢慢有了泪水。这时老师发言了他说:“水火无情,人有情。同学们,你们的眼泪是从你们的心里流出来的,让我们的眼泪流在一起,让我们的手握在一起,帮助站起来。”说着班主作老师拉起了家中遭受火灾同学的手,另一只手拉起旁边一位同学的手,就这样,全班同学都站起来,拉起了手。

  这位班主任老师的话并不多,也不激昂,但是充满了力量,因为他的语言是经过泪水浸泡过的,是从他的心底流出的。所以,这寥寥数语却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三八节”这天,一位女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们突然把一盆盛开的鲜花捧到她的面前,向她祝贺节日。这位女教师当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感谢讲话。只是激动地说了一句:“这花真美,可在我心中,最美的是我的学生。”同学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回答她那激动人心的话语。

  真诚是人类情感中的真金。真情是班主任语言最基本的特色。与青少年学生交往,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真情。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是真情,人们最反感的是虚伪。成人如此,青少年更是如此。我们的思想教育如果说有所欠缺的话,我们认为,缺少的首先是真情。现在社会上流行讲套话,说假话,说言不由衷的话。我们的一些班主任不免也沾上了这样的毛病。应该坚持改掉。

  2、理在言中

  中国有句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俗语是说“理”有非常大的力量。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校一位高中男生拿着自己的日记给班主任看,班主任看过之后,大吃一惊,原来他遇到了最头痛的问题:这位男生早恋了,并且是恋得死去活来。这位班主任读了学生的日记,首先产生的思想活动是感动,十分感动。要知道一个学生把自已“见不得人的东西拿给班主任看,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对班主任抱着多大的信任啊!”感动之余,这位班主任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并没有马上找这位男生来做思想工作,而是等待能够把早恋危害说透的时机。契机终于来了。“几天后我班在湟水边劳动,他(早恋者)看着湟水说:‘我从这儿丢下一片木片,它能漂到海里吗?’我说:‘可能吧,因为它总不停地向前漂去。’接着我对他谈起自己第一次见到黄河的感受。听着我的话,这位男生产生了共鸣,最后对我说:‘黄河两岸生活过的人难以数计,可真正留下姓名的人太少了。老师,您看我能做出一番事业,留下姓名吗?’我趁机说:‘我看不行!”学生楞住了。我接着说:’一个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就得把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上。尤其一个人在青春年少之时,更要创造光辉的人生前景。像你丢下去的木片,本来可以顺着黄河流入大海,可中间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搁浅了,它就永远看不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了。‘学生这时心领神会地笑了。可他低头沉思后突然又问:’难道伟大人物就不恋爱结婚?马克思、傅雷不都是早恋吗?‘这一下问题明朗了。我想了想说:’伟大人物也是要恋爱结婚的,但只想恋爱结婚的人显然成不了伟大人物。如果这与他们追求的伟大目标相冲突,他们一定能够战胜自己,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反过来说,能克制感情的盲目冲动,恰是伟人的素质之一。‘学生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谈话,因为谈话中没有武断地训斥,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而是以”理“打通学生的思想,使这位男生沿着”理“的道路重新找回了自我的位置,重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一番谈话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因为,这一位班主任教师把道理说得透,讲得清。班主任用道理解开了学生心中的”死疙瘩“,自然会取得好效果。 许多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忘记了这个教育原理,在实际工作中,不通情理,不讲道理,只会发脾气。动不动就是请家长,动不动就把矛盾上交校长。学生口服心不服,表面服从,而内心逆反。

  3、意在言后

  班主任语言技巧第三个境界应该是语言结束而意不结束,即所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效果。班主任的语言应该有”后劲“,应该让学生有琢磨,应该含有哲理。比如一位年轻班主任老师在学生14岁生日这一天精心准备了一篇发言,他说: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你们今天告别了幼稚的儿童期,迈入了青春的门坎,你们长大了。你们不再是敖敖待哺的小鸟,而是展翅高飞的雄鹰,你们不再是羽毛未丰的小鸡,而是美丽的孔雀…… 一席话说得学生群情振奋,壮志昂扬。班会之后,许多学生写下了自己第一篇青春日记。我们说,这样的讲话就是意在言后,能在一段时间里起作用。

  4、春雨无声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常被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引用来说明班主任语言的渗透艺术,我认为非常贴切。我们大都有过雨中春游的经历,细细的春雨,柔柔的春风,说是雨又像雾,说是雾又分明听到了雨声。不用打伞,但过不了多久,衣却湿透了。这就是春雨。班主任的语言应该像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班主任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常常有恨铁不成的感情,所以,表现在语言上往往挑最有刺激性的词抛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接得接不住,受得受不了。有些班主任的语言不仅带有刺激性, 而是带有很强的挖苦和贬斥色彩。什么”榆木脑袋“、”木瓜心“,这就非常不好,这样的话,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学生反而会把教育的大门关上,从里面锁上,班主任从此休想进入。这样的教育的失败的教育,这样的语言是失败的语言。

  我们可以经常看一看电视的儿童节目,看一看,听一听,主持人怎样讲话,如何用词。可以经常看一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听一听,赵忠祥是如何把没有人情味的动物说得具有人情味的。班主任的语言应该像春雨,而不要像水灾。

  5、夏雷发聩

  我们说班主任的语言要”春雨润物“,是说班主任教育教学语言的一个方面;并不排斥或完全反对班主任振聋发聩的语言表达。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春雨“是不管用的。比如,男生殴斗,如果这时还是和风细雨,春风拂面,和蔼可亲,那么很可能”你说你的,我斗我的“,最后也许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事。遇到非常事件,班主任的语言不妨像夏雷般让人警醒。还是拿学生殴斗举例,遇到这种事,教师可以断喝一声:”住手!“我认为,这时的语言要简短有力,声音要有威慑力,甚至可以说是越严厉越好。夏雷似的语言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然,”夏雷“语言不是大声咆哮,更不是泼妇骂街,而是理智控制下的奔腾骏马,非常情状下的理智表现。

  这是说的一种情况,在有另外一种情况,遇到班里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事件,比如,男生侮辱女生,说出不堪入耳的话。班主任不妨发一次”怒“。要让犯错误的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内心感到震动。之后,班主任再说理,再渗透,再春雨,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位班主任遇到这样一件事:高二学生某某,学习积极、刻苦,但基础差,智力一般,每次考试进步不大。一天,深夜,班上一位学生突然打电话说:”某某(就是上文所说的学生),要自杀,一连服了两瓶扑热息痛。“一听这话,我不觉一震,人命关天,这该怎么办?情况紧急,容不得多想,我跟着学生马上到学生宿舍。到宿舍后,只见该生衣帽整齐地躺在床上等死呢!当时我想,如果和风细雨做思想工作,他一定听不进去,只会耽误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严厉地说:”你这样做不仅是害了自己,而且害了老师害了同学,这样做你对不起老师,更对不起父母……“我严厉的话语起了作用,这个同学大哭起来,说:”对不起,老师……“然后乖乖地跟我到医院去了。之后这位班主任又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讲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了这位学生的思想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夏雷“的方式主要是指班主任的态度,而不是指用词,更不能讽刺,更不能伤学生的人格。这一点班主任必须注意。

  6、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是一句格言,因为沉默中包涵的内容太丰富了,以至沉默的价值只能用金子来衡量。沉默的意思有时是赞许,有时是反对;有时是同情,有时是厌恶;有时是爱,有时是恨;有时沉默表示和解,有时沉默预示着爆发……沉默是有声语言的无声的延伸。沉默是一声无声的语言。

  现代人际交往心理家研究表明:在双方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争论的场合,如果甲方适时地沉默不语,让乙方唱独角戏,乙方会因从甲方得不到任何信息而胡猜乱想,甚至惊慌失措,乙方最后会被甲方的沉默所慑服,从而服从于甲方的意志。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犯有比较严重的错误,而又一时弄不清情况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及时认识错误行为,可以适当地运用上述原理。如班主任发现个别学生有偷盗或打架恶劣行为时,可以在学生面前保持一种稳重严肃沉默的态度,学生会在教师的沉默中感到一种力量,自觉主动地把问题说出来。

  班主任在批评和劝戒学生时,经常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指责其无知、无能、无理,这种批评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应该在不伤害学生的原则下,批评学生。有时沉默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批评。一位班主任在期末考试时发现一位学生作弊,这位教师的眼光与学生的眼光一对,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摇摇头。课后,也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但是,这位学生,在周记里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实现了他的诺言。适时的沉默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7、幽默的力量

  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的一种软着陆,它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尬尴。幽默首先创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被批评者不失面子,又接受了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前苏联一位诗人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许多班主任教师体会到了幽默语言的教育力量,所以在教育中经常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有些教师没有体会到幽默的威力,这种老师认为,怎么可以和学生开玩笑,那不是有失身份吗!所以一天到晚脸上结了霜,板着面孔。学生见了班主任像耗子见了猫,能避开,绝不打照面。班主任不在学生如百鸟鸣春,班主任一到,如雄鹰入林,死气一片。班主任与学生隔着一个冬天,不用说和谐,师生之间连话都不过,更谈不上教育了。我们说,这种教师不是搞活教育,而是冻结教育。另外一些教师正好相反,幽默诙谐,严肃与轻松的尺寸把握极准。早晨,有同学迟到,会说:”你家的表是不是该擦油泥了?“学生说”我们家的表是新买的。“教师说:”那就是你的大脑该擦油泥了。“全班同学都笑了。气氛活跃了,班主任抓住教育时机,接着说:”上课晚两分钟不要紧,我们可以等等你,或者课下补补课,最多挨老师几句批评。可是你们要知道社会、人生不会等我们的,机会是不会补的。我们应该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抓紧时间就是抓紧生命。抓紧了时间就是抓紧了金钱啊。“同学再一次笑了,这笑声中有理解,有进步。几句幽默的话,调节的班级气氛,一天的课上得轻松高效。

  当然,幽默不是耍贫嘴,不是油腔滑调。这一点定要注意。

  六、班主任的体态语艺术

  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到的,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可以觉察到的。说人的内心世界看不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隐藏在人的大脑中,看不到,摸 不着;说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觉察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总要通过言语、行动表现出来,而为人所觉察。人说话当然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可是当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人的脸、身、手也都在时时表露着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脸部、身体、双手的表情显现出来,人们把这种表情叫做体态语。因此,班主任老师不可不对体态语做一些研究。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体态语言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其约定俗成的一面,比如,摇头,表示否定与不同意;皱眉说明反感与讨厌;坐翘二郎脚常常随意或傲慢等等。同时又因交际场合、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而具有灵活多变的一面。比如,脸红常态下表露的是人的害差,而在一个学生说谎时,脸红又表示该学生心虚和害怕的内在心理。

  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体态语可以代替言语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语更有力的效果。例如,班主任教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班主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二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三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从而制止了学生的小动作,使其专心听讲,同时又没有打乱课堂的教学进程。班主任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方的妙处。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研究者对体态语言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副体态语表达系统是指言语者穿着服饰、发型打扮等等能给人一定感觉信息的附加物。第三是言语者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所谓空间语言表达系统,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所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的空间位置。空间语言表达系统也能传达重要的信息。比如班主任教师看到教室混乱,便无声地站在教室门口。学生们看到教师这样,慢慢地停止了说话,安静下来。这便是班主任教师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起的作用。

  据体态语专家伯德惠斯特尔研究,面部表情有2万5千种之多。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一)体态语的特点

  体态语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辅助性和习惯性。

  1辅助性

  这一特点是不言而喻的。除了聋哑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用体态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体态语只是支持、辅助有声语言,加强有声语言的力度,增强有声语言的效果。换句话说,体态语言经常是伴随有声语言而起作用的。国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个交际效果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有声语言+38%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还有人研究,认为一个人每天平均只用10分钟的时间讲话,平均每句话占2·5秒钟,人在面对面交流中,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这些数字我们认为只是研究体态语时的一个参考,但是一个道理是明显的,体态语言

  在交际中的辅助性并不说明体态语的无足轻重,虽然体态语是辅助的,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这一点可以从在家看剧本或听话剧录音和到剧院看话剧的不同效果来证明。有人说,我们永远无法从印在纸上的演说词来认识一个演说家是为什么成功的。有时印在纸上的演说词可能是平淡无奇的,但当时确实得到很大的成功。他的演说并不全是他口中说出的语言,实际上包括他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整个体态,包括他说话时的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这一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及其它科任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同一堂课、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喜欢,有的教师讲课学生睡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体态语言艺术运用上。

  2、习惯性

  人的体态语言的习惯性很容易理解,因为你不用准备体态语言(当然服饰除外)。上课前,你要备课,但却没有必要设计你的手势和微笑。有人说,演说家在演讲前要练习手势、动作。我们说,那他是表演。反过来,人体的体态语言又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的。比如有的学生一着急就咬手指头,表示他的烦躁不安。这是一个习惯性的体态语言。这个习惯性的体态语言是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要求而改变的。又比如,有的教师在与学生讲话时喜欢用手指指点学生,引起学生的反感,对于沟通师生感情非常不利,这位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了这个毛病。

  3、真实性

  社会是复杂的,而语言是复杂社会的反映,在长期的社会利益争斗中造成了语言的欺骗性和隐蔽性。而体态语言较之口头语具有更大的真实性。这一特点是由于体态语言的习惯性决定。人的体态语言是人的内心意识与潜意识的一种反映,人的内心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常常会在体态上有所反映。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态语言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隐蔽。例如一个幼儿或低年级小学生说谎话时,会毫无顾忌地用手捂嘴吧;而当一个初中生说撒时,有的用手轻轻触摸一下嘴角; 而当一个成人说谎时,几乎看不出什么体态的变化。

  无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使体态语言变得如何隐蔽,想百分之百地掩盖内心的真实情感是非常困难的。国外有一种”MMEs“的说法,意思是”细小短暂表情“。这种表情表露时间非常之短,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一个人的思想和表情有一搭接现象,会从面部表情流露出来。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会从学生的这短暂的表情泄秘中探得学生心中的秘密。

  4、差异性

  从社会学角度讲,体态语言的差异性是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发展背景造成的。例如,美国人有耸肩表达遗憾;中国人以拍肩表示友好等等体态习惯。从个体角度看,人与人的体态语言是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的。比如,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班主任教师会发现非常不同的行为习惯,有的低头顺目,有的趾高气扬;有的慢声细语,有的高声吵闹;有的跑跑跳跳,有的静坐不语……这些常常反映了学生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班主任教师应仔细注意这些细小的表现,同其他教育信息结合起来,为制定个别教育策略所用。

  (二)教师体态语的特点

  1、教育性(示范性)

  教师的体态语言的第一特点是它的教育性,这一点是教师这一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讲台前一站,几十双眼睛便紧紧盯住了你。这一点很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班主任教师是讲台的主角,学生不仅仅在看你,而且在品评你,不仅仅在品评,而且在品评之后,学生对你或认可,或反感。班 主任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一颦一笑;无论是发型装饰,还是衣着打扮,均在学生目光”射程“之内。由于班主任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班主任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的教育性。有些班主任在这方面不太注意,上课时,有时手挖鼻孔,有时伸手挠痒,有的斜靠讲台……这些不良的体态语言,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降低了教学教育效果。班主任教师应注意自己体态语言的教育性(示范性)。

  2、有意性(控制性)

  一般人,体态语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会转过身,或不自觉地把笑容收起;与人交谈打手势也很随便,这些体态语一般没有经过设计,是自然而然的随意的。班主任教师则不然,班主任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学生的视线之内,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收入学生的眼底,给教学教育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应该加以控制。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指定某学校的两位能力相当的青年教师甲乙二人,同时给每人一份同样的文章,要求两人熟记成诵。然后,单独通知甲两天后演讲,而没有通知乙。两天后,甲乙二人分别给师范大学的学生讲演。虽然两人都准备好文章内容,但因为甲事先作了准备,设计了体态语,而乙没有做这项准备,因此两人的讲演效果大不一样。甲讲演时体态调控从容,和谐自然,获得了成功。而乙演讲中,缺少手势,单调呆板,而且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体态语,如翻眼看天花板,引得学生发笑。最后统计结果:甲运用得体的手势共9次,消极体态语2次;乙出现消极体态语6次,积极体态语3次。这个实验说明,体态语在有所准备的条件下是可以控制的,有所控制的体态语会收到比较好的交际效果。班主任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应该给予有意控制。

  (1)班主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控自己的不良体态语;(2)学习其他优秀班主任的体态语。当然这种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因为机械的模仿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说的学习是把优秀班主任教师在教学教育中的体态语与自己的体态语加以比较,找出自己体态语的缺点,而加以控制。

  (3)在班会课、年终总结课等重要活动前,对体态语进行有意的准备。根据活动内容,对自己的体态语做重点的设计练习。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有所准备并不是造作的表演。我们应该记住自然大方的举止是最得体的体态语。

  (三)班主任教师体态语的分类

  目前体态语的研究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关于体态语的分类也是各执自见。英国体态语专家洛弗和罗德里克1971年对中小学教师的体态语的分类,虽然细致、全面,但稍嫌琐碎,缺少概括和归纳。我们认为教师体态语的分类由于视角不同,所以分类也不同。比如,从效果分:可分为:积极体态语、消极体态语、中性体态语;从体态语的发生种类分,可分为:无意识体态性、有意识体态语;从体态语的形态分,可分为:象征性体态语、说明性体态语、表露性体态语、适应性体态语、体调性体态语。我们认为,以上几种体态语的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第一线的班主任教师来说,学习理解稍嫌繁琐。所以我们根据教育教学中经常自觉不自觉运用的体态语进行分类,并给予简要论述。

  1、上肢体态语(姆指体态语、食指体态语、手掌体态语、双臂体态语)

  人类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体的各部位中,手指的运用也许是最为频繁的。据统计,人一生至少要伸屈手指2500万次(《人体秘语》,昆仑出版社)。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创造最终的实现都少不了手指的作用--音乐、绘画、诗歌、建筑……教师的手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板书、批阅作业之外,教师的手指的体态语也起着辅助作用,教师应该研究提高手指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拇指手势语(翘大姆指)。这是人在社会交际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肯定性的体态语,它的含义是肯定与赞扬。多用来肯定、赞扬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或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我们发现,在一般性的肯定赞扬中较少运用这一手势语,而是常常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场合,因为这一体态语用是用来表达非常满意、欣喜的心理。比如,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或者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这时老师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姆指,同时说:”太棒了!“这时学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班主任老师很少用翘大姆指来表示自己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除了这种体态语是表示非常强烈的赞扬的原因之外,我们的教师在赞扬学生方面比较吝啬有关。我们的许多班主任老师喜欢批评学生,而不喜欢表扬学生。学生的”嘉言善行“在许多老师眼里好像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老师赞扬的话一字千金舍不得用。我们认为,表扬比起批评来副作用要小得多。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老师给予口头表扬,同时竖起大姆指,也许一位后进生的会因此而抬起头来走路。 翘大姆指的动作需要与面部表情密切配合,若面部表情的真诚、惊喜、满意,那么翘大姆指是表示赞扬;反之,面部表情是不屑、冷漠,或无动于衷会适得其反。

  (2)食指手势语

  食指是五指中非常重要的手指,人类的许多创造性活动多以它为中心来完成。在国外,食指的名称很多,比如,有时称它为指示指,因为它是用来指路的;有时称它为发射指,因为它是用来开枪的;有时称它为拿破仑指,因为据说拿破仑喜欢用这只手指来发号施令……班主任教师应注意正确适当运用食指来加强教育教学效果。

  最常运用的是静止性食指体态语--食指靠近嘴唇并与嘴唇交叉成十字型,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的意思。常常嘴唇成呶出状,同时嘴里发出轻轻地”嘘“声。这一手势,经常用来组织课堂教学秩序。比如,教师叫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做练习题,下面的学生发现了错误,便小声议论起来,这时教师最恰当的制止学生议论以免干扰上面学生思维的手势,莫过于这个手势,这个手势表示教师的一种善意友好的制止,学生一般是会接受的。另外,用食指轻点学生额头,同时说出赞美的话,表示一种亲昵和喜爱。例如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对犯了小错误的学生说”你这个小调皮啊!“同时以食指轻点学生额头,表示批评,同时表示对他的喜爱,学生在这种批评中很自觉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的言行。食指手势语,有时被教师误用。比如,课堂上叫某学生回答问题,有的教师喜欢用食指一点。这种食指手势是不适宜的,我们建议与其用手指指,不如手心向上平伸出去指向被你邀请的学生,同时说:”请你来回答好吗?“这样的手势语,学生会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学生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他常常会因此变得自尊,而自尊是人们进步永不会折断的阶梯。

  (3)手掌体态语

  手掌各种态势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辅助教育教学活动。最常用的是鼓掌。鼓掌是一种积极的体态信号,鼓掌的含意是”赞许、肯定“。教师运用鼓掌表示对学生的赞许时,往往是想鼓励全体学生一同鼓掌,对某一学生给予鼓励与赞扬。有时,教师在鼓掌时还用语言号召学生一同鼓掌:”来,大家为他鼓掌。“在教师的号召示范下,学生自然而然鼓起掌来,从而形成浓郁的激励团结集体氛围,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当教师把掌声献给学习较差或性格内向学生的时候,会更强烈地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班主任教师要注意掌声不要仅仅献给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对关键时候遭到失败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找出适当的理由,让全班学生给予掌声鼓励。鼓掌这一体态语与其它体态语有所不同的是,它伴有声音,而且这种声音与赞扬肯定的程度有关,掌声越响,节奏感越强,它所表示的鼓励和赞扬的情绪越强烈。

  鼓掌有时没有赞扬与鼓励的含义,而只是制造一种气氛,主要用来组织学生唱歌时,以拍掌来增强歌唱的节奏。注意用作节奏的鼓掌,必须与乐曲的节拍相和,掌声要响亮。 掌声有时还用来表示提醒的意思。例如,分小组的讨论结束时,班主任老师可先鼓几下掌,当学生的讨论停下来时,教师可以宣布分组讨论结束。

  总之,鼓掌是一种积极的体态语,运用适时适当会给教育教学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4)双臂体态语

  在上肢体态语中,双臂的体态是其它体态语的基础,无论是姆指,还是食指,还是手掌都是在双臂位置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换句话说,双臂的体态语所传达的信息是在其它体态语的辅助下发生的。我们在这里单独提出双臂体态语进行讨论是因为双臂体态有时会表露教师的一些心理变化,从而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一些影响。

  双臂倒背。最常见到的是双臂倒背,这一体态所传达的是一种自信,一种权威显示信号。我们发现有此习惯的人常常是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执勤的警察、在士兵面前的军官都喜欢将手背于身后。据有关研究显示,双臂倒背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权威显示,而且还能起到”镇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极度紧张或焦躁不安状况时,双臂背后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双臂倒背于后给人的感觉是坦然自若,不慌不忙。 据观察,在教师中较普遍存在倒背双臂的习惯,年老教师比年轻教师使用的频率高,男教师比女教师使用的频率高,教师在对学生不满或批评学生时经常倒背双臂。倒背双臂会让学生感觉教师的威严。因此,教师在一些适当的场合,比如监考、巡视学生做课堂作业时可以适当采取这种体态。但是在一些场合教师不应采取这种体态,比如和学生个别谈话时,不应把双臂倒背起来,因为这样做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学生心理上会生产一种压力,妨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双臂交叉于胸前。双臂交叉于胸前这种体态传达的人的内心情绪比较复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在参与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件的时候,人有时双臂抱肩;对某件事感到无所谓时,有时双臂抱肩;而悠闲自得时,人们有时也喜欢两臂抱肩。美国一位体态研究者曾做过一次小实验:在一次会议上,他故意诬蔑听众所熟知和佩服的几位名人。他的这种讲话持续了一段时间,突然停止下来,并要求听众不要动,保持他们刚才的体态。结果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保持双臂交叉于胸前的姿势。可见,当人对于某件情不以为然,或是有不同意见时,喜欢采取双臂抱肩的体态。中国体态语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要求某校高二学生在听课时双臂交叉于胸前。学生以这种体态上了不同教师的两堂课。结果一位老教师在讲课时表现得无精打采,一位年轻教师表现得紧张而不知所措。老教师说,学生像一个旁观者,我讲得没有劲,不提情绪。年轻教师说,学生似乎很漠视教师,好像是在审视教师的讲课而不是在学习,让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我们实践生活的感觉,我们可以断定,双臂抱肩(双臂交叉于胸前)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消极性体态语,在教师教学教育活动中不宜于使用。尤其是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不快的时候,这种体态尤其不宜,因为这时双臂抱肩会给学生一种压力或蔑视的感觉,不利于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当然,这种体态并非完全是消极的,有时给人一种休闲自在的感觉。教师与学生在课下谈心时,如果辅以微笑,也能给人以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感觉。所以,对于双臂交叉于胸前这一体态教师要仔细体会,灵活掌握,避免副作用。双手叉腰。双手叉腰是手部体态还是双臂体态说不清,它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是单一的,有时是讲话者对听众的威慑,有时只是讲话者对某一事件的威慑态度,而不指向听众。总之,这种体态是一种富于进攻性的体态,给人的感觉是咄咄逼人的气势。班主任教师在生气时或是批评学生时喜欢采取此体态。所以,我们建议当教师的讲话是直接针对学生时,最好不要采取这种体态,因为这种体态容易造成对其心理的伤害。但是,当教师的讲话是针对令人气愤的第三者的时候,这种体态会有助于教师感情的表达。例如,谈到社会上某种丑恶现象,讲到激昂时,不妨采用这种体态,并辅助其它体态,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双手插兜。把一只手或双手插入口袋。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消极性体态。这种体态给人的印象是随意。如果双手插兜的同时,其它体态同时表现出无精打彩的话,那么,总的印象将不是随意,而是懒散了。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体态。

  双手撑桌。将双臂支撑在讲台上。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中性体态,它传达的信息可能是讲话者体力上的疲倦。它不具有进攻性,也不具有威慑性,但它给人的感觉不是振奋,而是低迷。如果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长时候采取这种体态,学生会变得无精打彩。所以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采取这种体态。

  2、头部体态语

  头部是人表情达意的最丰富最细致的部分。眼睛、嘴、眉毛都集中于头部。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心灵世界。“前苏联作家费定说:”啊,眼睛,远比烦琐不足道的语言来得丰富。“

  (1)眼睛情感表达方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情感的桥梁。眼睛是人体最灵活多变的器官。据有关专家研究外界的信息约有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目光是重要的情感传递中介,由于眼睛的重要,我们首先谈谈眼睛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表情达意方式与功能。

  微笑。微笑并不是仅仅通过眼睛就能完成的,但是我们认为,真诚的微笑体现在眼睛里。所以我们把微笑放在眼睛这节里论述。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失去了微笑能力。有时我们听一天课,没有见到班主任老师一丝笑容,课堂里像阴得死沉的天空,压抑憋闷,学生失去了活力,教师失去了生机。在社会交往中,微笑是最佳的选择;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微笑同样是最佳的方式。我们提倡真诚的微笑,我们提倡会心的微笑,我们提倡理解的微笑,我们提倡宽容的微笑,我们提倡鼓励的微笑……微笑可以几乎应用到任何教育场合而不出错,只要你的微笑是真诚的,善意的。我们建议,每一位教师每一天微笑着站在教室的门口,我们建议每一位教师微笑着说出每一天的第一句话……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建议,先不要发火,而是微笑着对学生说:”你来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当我们微笑着开始一天的教育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天的工作变得舒畅了。

  注视。将目光较长时间地固定于某人或某物。注视辅以不同的视线、视角或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严肃的表情、低缓的语调,加上不动声色的注视,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威严,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会慢慢收敛放纵,教师这时再给予语言的说服教育开导,自然而然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亲切的态度、和蔼的面容,加上鼓励的注视,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对于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会调动起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他们会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打通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一位优秀教师曾说: ”提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回答,因为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回答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那么如何保证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鼓励,充满信任的鼓励!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一个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学生一般很难一语中的,常常是或顾此失,或偏离方向,或想得太浅。这时我不急不慌地等待着,亲切地注视着,我的目光里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学生都能读懂,他们是聪明的,不会辜负我的鼓励和期待,因此苦思冥想,总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经历一个艰难思索过程得来了东西,感受特别深刻。所以,许多听过我的课的教师都说:真佩服你的耐心,那么多人在听课,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竟能亲切地注视着学生静心等候……“亲切的注视是一种鼓励,是一种鞭策。教师要有耐心,要相信学生。

  环视。目光在讲话对象范围内作较大的范围的扫描。这是一种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眼势语,是一种无声的组织教学手段。环视时教师的面部表情应显得自然、灵活,安祥、亲切,像春风拂面,使烦躁的安静,使萎迷的振奋,使自卑的自信。 环视的运用一般在教室内,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在教室外,多用于排队集合、开会等集体活动。

  上课之前。上课铃声响过,学生刚刚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这时教师站在讲台前,安静、亲切、慈祥地环视一周,能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开始上课做好准备。教师在全班学生情绪普遍躁动不安之时,运用目光给予鼓励,促使学生稳定情绪,树立信心,教育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开端,使得后面的活动自然展开,最终获得好的效果。

  在讲课、组织班会过程中,教师也经常通过环视调控课堂气氛。这时的环视节奏、表情,要根据当时课堂的情况而定,如果当时课堂纪律涣散,学生交头接耳说话,教师的环视要严肃、庄重,让学生感到一丝威严;如果当时学生精神不振,教师的环视要亲切,并说上几句振奋精神的话……

  提问之后。在课堂教学或在班级教育活动中,当教师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后,如果暂时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可以环视全体学生。其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环视,以发现哪位学生能够回答,因为,题目比较难,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拿不准是对是错而不敢举手时,面部表情是犹豫的,这时教师给予鼓励,他也许能大胆举手回答;二是借助环视以鼓励每一个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时的环视,目光饱含鼓励与期待,在重点学生身上可以稍停片刻,给予鼓励,效果较好。

  (2)头部体态语

  在这里我们单单提出头部来论述是因为头部的姿势也常常传达了某种信息或情绪,而这一点常常被研究者忽视。人与人交往时,头部的姿势位置表现了一个人的态度,比如,头仰向天,往往表现不屑或看不起;头部稍偏,眼睛注视对方,面带微笑,表示倾听;扭转一边,或左顾右盼,常常表示心不在焉,等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头部的姿态,如果,头部的位置正确,再辅以相应的眼神、手势,教育效果会更好。

  (3)嘴部体态语

  嘴型的变化与人的情绪、感情、心态等紧密相关,除了眼睛之外,嘴型可以说是窥视人情绪变化的另一扇窗户。嘴角挂的一丝笑意表露心中的欣喜;嘴唇紧抿表示心中的不满或意志的刚毅;嘴唇微张可能是想某事而发呆或看某事吃惊;嘴角耷拉下来可能是生气的表示;嘴角上扬可能是喜上心头……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嘴型所表达的情感,会给你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我们要提醒教师的是嘴不要长时间张开,因为这种嘴型常常给人以呆傻的感觉,应尽量避免。

  (4)消极体态语

  所谓消极性的体态语是指对教育教育效果起负作用的体态、姿势、动作。研究表明消极的体语损坏教师形象,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破坏性体态。下面做一简要的论述。

  抠鼻孔。教师在课堂上或与学生谈话时,有时会用手抠鼻孔。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体态习惯,一是不文雅,二是不卫生。老师上课用粉笔写字,手上必沾上许多粉笔末,如果用右手抠鼻孔,便会在鼻孔里沾上许多粉末,既影响教师,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不卫生,所以这种习惯,必须坚决改正。如果鼻痒难挨,必须给予处治时,可背过脸去用手纸或手绢轻擤。擤后要注意不要把纸随手乱扔地下,而要扔于纸篓中;手绢要折好放入口袋。挠头皮。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体态动作,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觉。在课堂上必须避免。 打哈欠。本来这是人的一种疲乏时的生理反应,我们列在这里是因为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课堂上会把疲倦感传染给学生,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实在疲倦,可以背过脸,或以手掌遮住嘴部,轻轻张开嘴,打一小哈欠。如果,教师有幽默感,还可以对学生说:”老师的瞌睡虫千万不要传染给你们。让我们唱支歌,把瞌睡虫赶跑好不好。“这时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同时也消除了教师打哈欠的尬尴。如果在是与学生个别谈话时,要打哈欠,可以站起身来去佯装倒水或做其它的事情,以掩盖之。

  拍脑门。用手掌轻拍额头一次或数次。这是一种轻度自我谴责行为,一般是在忘记完成某些事情,或忘记了某些知识时的习惯性动作。有人说这是一种积极体态语,有人说是消极体态语。说拍脑门是积极体语的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忘记了某件事,或某个词等,拍拍脑门,再说上几句幽默的话,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坦诚、直爽,课堂气氛会更加和谐,有助于学习效率或教育效果的提高。说拍脑门是消极体态语的人认为,拍脑门会降低教师的威信,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拍脑门的动作的效果要视课堂情况而定,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老师忘记了某事时,拍拍脑门也无妨,可能增加教学教育效果。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如果教师随意拍脑门,会更降低教师威信。所以,这样的教师还是不拍脑门,或少拍脑门为好。

  腿部抖动。有的教师讲话时,喜欢一脚踏在讲台的横木上并不停的抖动,采取坐姿时,将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不停抖动。这是一种不好的体态。在成年人中,这种腿部抖动动作比较常见,但作为教师,应尽量避免,它会给学生留下轻浮、不稳重的印象。

  瞪眼。瞪眼是发怒时的一种面部自然表情,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教师,却应该有意加以控制。如果教师在生气发怒时,二目圆睁,双眉倒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什么益处。对于调皮的学生,看到老师的这副样子,他会觉得好玩;对于老实学生,他会觉得害怕,不在所措;对于优秀学生,可能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关系的隔阂。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生气时最好先不要瞪眼发怒,静下心来,想一想对策最好。

  漠视。最伤害人自尊心的一种眼神。有时,学生兴冲冲地跑到老师跟前说一件事,老师只是随意用眼睛一扫,便把学生放在一边,好象没有这个学生一样。这种是一种令人伤透心的漠视,教师必须避免这种使用这种眼神对待学生。不管教师当时手头多忙,如果学生找你谈话,教师应放下手头的事情,亲切招呼学生,用一种关心的眼神, 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学生会从中得到自信。

  七、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艺术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极大。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1.班级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正常秩序、新学期学生座位的安排、自习课、考试纪律、考勤、请假制度等管理内容)2.班级各项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小图书馆组织、黑板报小组组织、教室布置等)3.了解研究学生(班级日记、班史编写、周记检查、学生档案建设等)4.学生卫生保健(卫生习惯培养与检查、常见病的预防、学生身检等)5.班级总结评比(年级操行评定、评选三好学生、班级总结入奖惩等)6.假期生活管理(校外学习小组组织、假期作业布置及检查、学生联络网的组织等)。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班主任不应满足于按常规办事,而应发挥工作中的独创性,以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创造出更多的班级日常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在这一章班级日常管理我们不做系统的论述,而只是通过一些艺术的管理手段来说明管理工作并不是机械的管理,也是能发挥创造性的艺术工作,从而激发广大班主任教师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不同情况,创造性的管理自己的班级。

  (一)班干部选拔任用艺术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集体管理的第一步,没有班干部,班主任光杆司令,班级是管理不好的。所以说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好得好,后来的工作会得心应手。这项工作做不好,后来的工作会磕磕绊绊,事倍功半。班主任必须注意班干部的拔作用工作。

  1、干部民主选举法。现在的许多班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通过全班学生民主选举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好办法,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并不是班主任老师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尽到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更应该做好选举前的组织动员工作。许多文章对班干部的选举过程有所论述,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

  2、特约委任法。班主任为了某种特殊目的,比如帮助某后进生,调动他的积极性,可以委任他担任某一班级干部。应该注意是的,这种委任不应该是班主任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应该事先与班委会成员交换意见,征求他们的同意后,在进行委任,最好是通过班委会进行委任。

  我们想多说一句的是,班主任对班级有影响力的非正式小团体的”小头目“,有的班主任教师为了稳住班里有影响力的小头目,不让他们闹事,往往用封官的办法给予安抚。这是一种办法,但是班主任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做好这些小头目的思想工作。否则,收不到效果,反倒把班级搞得一团糟,再撤换罢免就晚了。

  3、轮流执政法。这也是班干部管理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是,班里的所有成员按事先定好的期限轮流担任班干部。这种办法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锻炼每一位学生的工作能力。但此办法也有弊端,就是组织不好,干部搭配不当,容易造成班级的混乱。

  (二)违规违纪处罚艺术

  处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没有处罚的教育可以说不是完整的教育。因为,第一,”人“并不是完全自觉的(许多人不承认这一点),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第二,由于客观原因,”人“会犯各种错误,有时犯了错误,自我并没有认识是犯了错误,只有客观给予报复后,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对孩子来说,这个客观应当包括教师在内。教师为了提醒孩子下次不犯同类错误,处罚是必须的。所以,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必须有适当的处罚,对被处罚的人有利,对他人更是一种保护措施。在学校里处罚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常规手段。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处罚的目的是告诉学生这样做是错的,警醒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处罚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处罚就可以了。比如魏书生发明的”唱歌法“、”写一份说明书法“,都不失为好的”处罚法“。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许多班主任处罚不当,或者说是处罚失当,体罚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避免的。 处罚手段是班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运用得好,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运用不好,不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运用处罚手段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度原则。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及自己认识情况,对照学校有关违规违纪处罚条文,给予适度的处罚。如果”量刑“太重,当事学生不服,则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如果”量刑“太轻,则起不到教育当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的效果。

  适度原则同时有另一层含意,是说处罚手段不能滥用。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处罚学生,搞得学生人人自危,个个害怕,班级成了”劳改所“,久而久之,处罚就失去了效力,班主任失去了威信,班级不但管理不好,而且迟早会”天下大乱“。(2)及时原则。这条原则是含意是,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处理。因为,学生犯错误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较紧张,在等待着老师的处理。这时班主任老师如果及时给予处理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如果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不及时处理,拖了很长时间不表态,不”结案“,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无能,没有办法。如果班主任过了很长时间再处理,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记忆淡漠,处理也就起不到教育作用了。 (3)公正原则。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坚持公正原则,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切忌偏心。如果处罚不公正,”看人下菜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损害了班规规纪的权威,班级管理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4)情感原则。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惩戒手段,但不排除情感的作用。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处罚前,一定要讲清处罚的根据;处罚后,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多找被处罚学生谈心开导,使被处罚的学生从心里感到震动,相信老师是爱护自己才处罚自己的。 不管何种形式的处罚,都必须以爱护受教育者,唤起被教育者的自知为目的。如果违背了这一点,任何形式的处罚都是不足取的。那种伤害学生自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必须坚决摈弃。

  (三)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象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表扬应实事求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表扬应该把握时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这一点,有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的进步苗头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的火焰不要熄灭。表扬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出来了,教师便及时给予表扬。另外,如果一时学生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班主任教师不妨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学生理了发,可以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的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班主任表扬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一学生向上的良性循环。

  1、口头表扬法。这是班主任经常用的表扬方法--站在讲台前,说上几句某某学生,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绩,然后说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之类的话。这种表扬方式简单方便,但有些单调,激励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班主任应该探索更多更新颖的表扬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歌声表扬法。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用歌声表扬。如果班主任歌喉嘹亮,班主任可以选一首歌献给被表扬的学生。如果班主任五音不全,羞于开口,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共唱一首歌献给这位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歌声加上掌声,其激励作用会更强。这种方法对于外向型学生更有效。

  3、喜报表扬法。学生给家长争气是他们最自豪的事。如果班里某位学生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班主任老师,或是班干部写封表扬信,寄到学生家里,家长会脸上有光,学生会心里添彩,家庭气氛会更加和谐,学生会受到更大鼓励,激励效果会更持久。这种方法对于后进生,或是过去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最为适宜。 当然,表扬也不能滥施,要看准火侯,找准时机,让表扬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高点。

  4、”奖品“自我选择表扬法。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好爱,后进生更是如此。所以,当后进生有了进步,不妨让受表扬的学生自己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为表扬,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足球,不妨组织学生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做为奖励。当然,这种表扬不是迁就学生,而是要选择有意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多,班主任老师勤观察、勤总结,多借鉴,日积月累定会摸索出丰富多彩有效的管理方法。

  八、班主任家长工作艺术

  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教育环节,它的教育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合作是完成教育计划的重要条件。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班级家长会一般是教师向家长汇报班内学生思想、学习、健康状况,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和家长一起研究改进教育方法等。家长座谈会是根据具体问题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征求意见,研究学生情况,改进班级工作。这两种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形式都是班主任经常运用的。在利用这两种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会议主题和研究的工作重点,切忌勿忙无准备地召开家长会。另外,在召开家长会之前,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会议内容,让家长来开家长会做到有所准备。家长会上的讲话班主任应做比较充分的准备,最好写出讲话提纲。讲话应以鼓励为主。对个别学生比较严重错误或缺点,不要在大会上点名道姓地讲,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会后留有关家长个别谈。

  家长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家访。家访的目的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家访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即学生在家情况和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要向家长介绍情况,即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纪律表现等。通过访问,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步调,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家访之前,最好和学生打好招呼,对学生家庭情况作一初步了解。家访时最忌教师向家长告学生的状。与家长谈话时最好请学生一起参加,也要允许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

  家长工作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但这项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家长,一般说来,多数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的正确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健康。但也有个别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思想上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起来,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同时了解家长,针对家长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每个班级五十几名学生家长,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同,文化修养、政治素质不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有差别。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多数家长是有权威的,也有极少数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不高,或者说影响力甚微,做家长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到这些情况。

  在做家长工作的时候,应该考虑不同的家庭情况。比如,同样是学习成绩不好,若是家长有见识,思想水平比较高,能正确教育子女,可以直言不讳地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分析孩子的不足,共同研究提高教育孩子的办法。若家长思想狭隘,又好面子,这就不可当着其他家长的面介绍他孩子的情况,即使在适当的场合,也要注意谈话方式,在谈学生成绩时,可以用”最近一段时间有进步,但是……“这样的语句开始谈话。肯定进步,指出不足,常常是与这种类型家长谈话的基本方式。

  办好班级家长学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举办班级的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教育的理论与教育技巧。家长学校有函授和面授的两种。函授即通过发放学习资料,传授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家庭教育理论和经验;面授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家长传授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班主任办好本班的家长学校,能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好形式,不仅传授了教育理论,而且沟通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把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师和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必须研究家长的不同类型。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家长大体分为五种类型:物质刺激型、惩罚型、放任不管型、束手无策型、科学教育型。这种分类并不十分科学,互相之间有交叉和重叠,比如束手无策型家长开始时可能是物质刺激型,或是放任不管型,或是惩罚型,后来因为以上方法造成教育的全面失败,最后成为了”束手无策“的家长。我们在研究了家长的教育类型后,方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家长类型,准备不同的教育策略。一位学生家长是个大老板,非常有钱,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并且有自己的教育理论--”树大自然直“。班主任针对这种情况,家访之前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查找了许多资料,收集了许多”树大不直“的事例。家访时,这位家长十分傲慢,手持大哥大,仰坐老板椅。班主任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娓娓道来,从他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谈起,谈优点,谈缺点,讲现在,谈未来,一个个事例,一个个教训,慢慢地这位家长放下了自己的架子,静听,点头,最后信服地说:”老师,谢谢您给我上了一堂课,过去我一直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现在看来错了。今后我一定配合您搞好家庭教育……“从此以后,这位家长变了,常常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在校品德表现和学习情况,并汇报孩子在家的表现,这位学生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教育下,学习、品德有了很大的进步,以理想的成绩升入中学。 我们应该看到,不管哪种类型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根据这一共同点,只要我们找好切入点,班主任老师就一定找到与家长共同的话题,只要班主任老师推心置腹,讲话入情入理,以理服人,一定可以医治好家长在教育上的疾患。班主任要和家长合作好,关键在班主任一方,班主任要主动,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当好家长的参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定会取得最佳家校结合的教育效果。

  九、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偶发事件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性格异常、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天灾人祸、外来干扰等。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处理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有时后果虽不严重,但造成的影响却对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十分不利,所以,班主任必须十分注意偶发事件的处理。注意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处理方法,努力防偶发事件于未发,即使偶发事件突发,班主任心中因有备而无患。

  偶发事件的特点是:

  突发性。偶发事件的常常以突然的方式爆发,常常和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的重大变故或学生本人的意外遭遇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学生在校严重伤害、病患--骨折、眼伤、急腹症等。由于偶发事件的突发性,常常搞得班主任手足无措。例如,北方某校,一位学生上课时说肚子痛,老师说,能坚持的话就坚持到下课。学生于是坚持上课。下课之后,教师认为是一般的小病也没有特别注意,就让这位学生一个人回家了。没想到,这位学生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死去了。原来,这位学生患的是心脏病。(此事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中播出)

  偶然性。偶发事件往往是出于人们意料之外。例如,南方某一学校学生上体育课,一个学生把足球踢到了校外,于是这位学生便翻墙去找。其它学生在校内等,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回来,喊也没有回音,另一位学生爬上墙头一看,原来第一位学生掉在了农民化粪池中。这一事件是非常偶然的,同时又是突发的。偶发事件一旦发生便在班级和学生个体中造成爆炸性的反应,轻则中断正常的课堂授课,重则影响全校教学秩序。

  紧迫性。偶发事件,一旦发生必须马上予以处理,班主任必须当机立断,妥善解决。上面所举两个例子,说明偶发事件一旦发生,教师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采取果断措施,给予妥善处理。由于偶发事件的特殊性,处理偶发事件往往不能依靠常规办法解决问题,而需要班主任运用高度的教育机智加以特殊处理。处理偶发事件,首先,班主任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沉着冷静,不慌不乱。控制感情,做到沉着冷静,对于人命关天的事尤为重要。其次,了解情况掌握分寸。”了解“是教育的钥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在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注意调查研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给予处理。再次,当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善于依靠集体的力量,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

  李政道博士虽人到高龄,但仍旧是那样地风度翩,方形脸上棱角分明,华发向后拢着,整齐而有序。他喜欢笑,微上的嘴角带着幽默。他喜欢动,灵活的眼睛像在在说话,有时候,站着不说,学生也知道他要讲什么,在他的无声的表情中师生们爆发出春雨般的笑声。他的西服笔挺而平民有, 穿一双皮鞋,显得稳重、沉着、镇静、安详。他干净无须的下巴的铁青更显出一种钢铁般的美。 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是沙哑的,方言谁也听不懂。无激情,必然得到无激情的听课。台上台下,死水一潭。 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宽容“往往和”大度“连在一起,学会宽容,是一个教师高超教育艺术的又一把利剑。

  这是在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课堂上,教师正在讲数学,突然,从教室的后面传来了粗犷的浒歌曲的声音。这声音很大,全班都能听到,以至于讲课的这位数学教师不得不停下来,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向学生们:”这么美妙的歌声真把我陶醉了。这首歌曲我也特别喜欢,就是我自己唱不好。我们今天下午制个时间,一起请这位同学给我们唱一遍,好不好“政里一片掌声,”那么,我们继续来解这道题……“原来,那位学生在头天晚上看电视,被走红一时的一个摇歌星迷住了,到校上课,仍不能从头晚的兴奋中出走出来。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做为一名教师的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班主任教育中等生的艺术    下一篇:精细化班主任管理实践与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