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感受生活,让学生自由作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没有写的欲望,却偏要写,硬要写,心里一片空空的,那怎么能写好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生活情感体验。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学生在上早自习,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自不转睛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还有的小声说着。看那神情,他们是多么喜欢呀。于是我就说:“美丽的雪花像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的心已飞向雪花。我们现在就出去看,但要看清楚和想清楚:雪花怎么飘下来的?你怎么接住的?接到雪花是怎么样的心情?接不到又是怎样心情?它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有什么变化?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等会儿请同学们说说、写写。”学生欢呼雀跃,跑向操场,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帽子、围巾接……有的在追着雪花,操场上一片欢笑声。随后学生口述自己观察所得,然后写下来。这次作文充满童趣,写得特别成功。一位学生写道:“那雪花就像跟我捉迷藏,我去追它,它又轻悠悠地往上飘,只好静静地等,我仰着脸,它亲吻着我,有时又很淘气,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雪花的感情,充满了学生生活之趣。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表达了真情实感,体现学生特有的生活之趣。

  通过社会实践引进生活的“活水”。作文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感觉器官参与得越多,作文的思路也就越宽广,越容易唤起表达的欲望,作文水平的提高就越显著。如写《雨中的校园》时,把同学们带到校园里,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操场、教学楼等景物,对比与晴天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先从整体上观察:整个校园在雨中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接着看花草树木的变化:雨中的冬青树更加翠绿,花坛中的小草长出了嫩芽,梧桐树发出了新枝。再观察下课后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许多同学在雨中尽情地玩耍,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有的说:“同学们的各式各样的花伞,像在雨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有的说:“花伞像会走路的大蘑菇,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在引导学生观察后,再调动其它的感觉功能,如先让学生侧耳倾听下雨的声音,学生有的说:“小雨‘沙沙’地下,雨水‘哗哗’地流,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的‘交响曲’。”再领着同学们到雨中淋一淋,让他们找雨水落在头上脸上身上的感觉。有的说:“小雨珠落在脸上,好像有一只凉凉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有的说:“小水珠落在我的头发上,像是给我戴上了无数颗细小的珍珠。”此外,教师还让学生们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一口气,闻一闻新鲜的空气。有的说:“清凉凉的空气,吸一口好像洗一次肺,真痛快。”有的说:“带有泥土味的空气,吸一吸,让人感到特别舒服。”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感受更贴近事物、贴近生活,情感流露得更真实、更自然,学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有生活体验,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