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负载着广博的人文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感情,它作为小学生开启人文之门的第一把钥匙,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塑造理想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必须体现“人文精神”,循循善诱,好学之不如乐学之,乐学之不如善学之,让儿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由于语文教学是从识字入手的,只有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才能进一步开展别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如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融进“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外部世界。”对于刚刚踏入语文殿堂的小学生来说,识字是其必须要翻越的第一道“山岗”。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翻越“山岗”,并在翻越的过程中培养浓厚的兴趣呢?
  1、布置优美的教室环境
  课堂环境是学生识字环境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差了,要纠正往往是事倍功半,相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觉主动翻越这道美丽的“山岗。”教室的墙报不妨是学生喜欢的画,在画上有拼音和汉字。如:第四册归类识字(二),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如鸟类、兽类、昆虫类的名称,把它们用纸折出来,贴在墙报上。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这几个生字的 理解。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只有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一些关怀性、鼓励性的语言,充分发扬民主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体会到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他们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伙伴。如:“最近你又记住了哪些字?请你写下来,写的越多越好。”“你能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几个字的?”在阳光般的关怀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去掌握生字。当然,老师及时而恰当的鼓励(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产生越想学、越爱学的想法,不知不觉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生字。
  3、拓展自主的识字领域
  课堂识字教学只是学生识字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生活才是他们广阔的识字空间。教师应当把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习惯。可以每星期设置一节“我来说说生字”的交流课,让学生自由交流他们在生活中新认识的字,如在看电视、看课外书、街道两旁招牌上的汉字等。通过课堂平等的交流,以及老师恰当的提示,巩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的来源。
  二、重视应用,培养能力
  学过的知识在经过应用之后,学生不但会对课堂学习有一个再现、独立思考的过程,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识字也是如此。在小学生对识字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对所识的字加深理解,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当然上山有很多路,绝不能只允许学生一条路上山,在引导学生应用汉字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这点,识字应用的途径很多,应该做到多重组合,立体开放,在生动活泼的情感互动中发展应用能力。
  1、说
  汉字是抽象的符号,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汉字分解成几个有机的部分,想象成一个具体直观的情境,变抽象为直观,变符号为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例如学“稳”是,让学生进行联想,展开想象,产生了许多情境:“禾苗(禾)很着急(急)”。“禾苗(禾)急急忙忙(急)地长出来了,农民看见后,‘稳稳’当当地走了。”  “春天,一位农民在田里种禾苗(禾),他心里想(心),到了秋天,我带着镰刀()和铁斗()来这里收割,这样,我今年的生活是安稳(稳)了。”“一个人看见(禾)苗被风吹歪了,(急)忙跑过去把禾苗扶正,让它站(稳)。”  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观察,有自己的语言,思维活跃,往往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因此,教师在识字过程中扮演成是学生的朋友 ,是学生的导师,其着诱导的作用,使学生在民主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冲破了“标准答案”的樊篱,达到独立思考,别出心裁,有所感悟的目的。说还可以通过找“朋友”、扩词(一字开花、词语接龙)、造句、告诉新续、给同伴和父母讲故事等形式,达到识字目的,提高识字效率
  2、写
  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的练习,可以是写词语:一字开花,领悟接龙;也可以是写一句话,造句、悄悄话;也可以是一段话,教师给出图片等直观的情境,让学生用上生字新词写几句话等。一次带学生参观本校的周恩来纪念堂,当学生看到了周恩来的画像及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后,马上由欢笑变得严肃。 在画像前,纷纷表示有话对周爷爷说。我及时鼓励他们写下来。有的学生写“周爷爷,您真了不起,我们要向你学习。”另一个学生写“我现在就好好学习,长大了也为国家做好多好多的事。”这样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一方面是巩固学生已经认识的汉字,另一方面也开始培养学生应用、驾驭汉语言的能力。
  3、编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更喜欢展示自己的“杰作”,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杰作”——联想识字法、字谜、写话、故事等。及时记录、收集,编辑成册,册名为《星星草》,并注明作者,存放在班级的图书箱。当学生翻看题着自己名字的得意之作时,油然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
  三、领悟内涵、陶冶情操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陶冶是对学生的思想的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不但使辉煌的民主文化得以传承、绵延不绝,而且其中也积淀了丰富又深厚的人文情怀。而识字是一个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过程,它将塑造儿童的意识和心灵,积淀价值规范,丰富思想情感,提升道德品质,熔铸意志品格,强化心理精神。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心理的启迪。
  其实,汉字字形的规律性,已经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去展示其所蕴涵的广博人问因素。如“日”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先出示“日”字像太阳的甲骨文形体图形,再讲解由“太阳”到日的转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劳动人民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太阳。这样的过程不但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增加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再如“攀”字,教师可以这样来描述:“一双‘大'’手‘紧紧拉着树间的杂草( ),用力往上爬,他多勇敢啊!”从“攀”中体会自己一定要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这种富有情感的感知、想象和启发,能让感性思维丰富的小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一科学表述,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寻找一个“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让我们把握时代脉搏,认清课程性质,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书目:
  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
  4、李维武:《什么是人文科学》,1999年。
  5、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1999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下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下一篇:巧妙设计 轻松作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