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法初探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它拥有较多的是理论和抽象的概括,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有效的导入尤为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素质的培养。课堂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却大有文章可作。好的导入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关系到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和投入度,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关系到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内容深度、广度的认识,能使学生在瞬息就呈现出生命活力,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一起探究新知。好的导入方式,能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奥秘、领悟求知的真谛。好的导入方式,还能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合作中开启智慧之门,得到共同发展,让彼此在交流中开启思维之门,能力得到提升。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歌曲导入是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与此同时,用音乐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例如,笔者在讲授《少年当自强》这一课之前,分别赠送给男生、女生各一个小礼物,即男生的《男儿当自强》歌曲片段欣赏,女生的《铿锵玫瑰》歌曲片段欣赏,那高昂、激动的旋律深深振奋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在歌声中,笔者及时进行引导:男生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女生觉得这首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此时,我们就能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主题,即自强。再如,我们在讲《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框题时,可引用《怒放的生命》来导入;在上《我爱我家》这一框时,我们可以用《让爱住我家》导入;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来导入。歌曲这种文艺作品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确保课堂的高效。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这种导入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音乐调动,但不太持久。究其原因是有部分学生听不清楚歌词,从而影响了效果。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并显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一起唱,这样改进后学生能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领悟到真挚感情的份量。
  二、视频导入,扣人心弦
  恰当利用视频导入来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景,借助这些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孩子们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情景氛围中,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专家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上课铃一响,教室里鸦雀无声,巨幅的银幕上放映着南方某游览区缆车坠落事故的全过程,血肉横飞,哭声震天,惨不忍睹的画面配以雄浑沉重的画外音强烈地震振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突然,画面和声音嘎然而止。紧接着,该教师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很有感情地开启新课导入:“这一案例让我们触目惊心,然而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导入,借鉴电视台主持人的某些风格,使课堂气氛显得庄重严肃,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开启了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为上好这节课埋下了伏笔。在上“我们身边的规则”这一内容时,笔者先播放给学生观看一段公益广告片,大致情景是:一个行人边听耳机边骑车,一路上不是撞电线杆就是撞行人,在他得意忘形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上,导致生命垂危。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噢,我看过的这个广告,下面是……”,学生已经达到了认同,并不时交谈着下一个镜头的内容,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被成功地吸引了。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2010年冬奥会女子3000米滑冰接力比赛的那段视频,当时把这段视频作为《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这一课题的导入,让孩子们比较作为一个中国人经历了那场大悲过后大喜的快乐与发出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让孩子们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感受民族自尊心,进而讨论“快乐与自尊”主题。
  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但这种导入方式需注重两点。其一,注意导入方式的时间性,要做到短小精彩,简单明快,不能喧宾夺主。其二,注意导入方式的自然性,导入方式与课堂教学的过渡要自然,力求成为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三、图片导入,形象直观
  图片具有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大课堂上教学信息容量。有一位老师在上《享受学习》这一内容时,首先展示给孩子们的是一张蔡伟的图片:仅有高中学历,37岁的他凭着多年的坚持,从一名蹬“神牛”的三轮车夫,被“破格”录取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孩子们满怀着对蔡伟能够成为中国教育体制下第一例破格录取的幸运儿的极度羡慕,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看到了他如今努力学习后的快乐,那么他在这漫漫求学路上有没有过异常的艰辛与痛苦呢?在孩子们的思索与讨论中,该课很顺利地进入了主题,即学习的苦与乐。还有老师在讲《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时,首先给大家展示了一组关于父母的图片:父母为了生计疲于奔波的场景;父母等待考场里的孩子那焦急、期盼的眼神;父母在孩子取得进步喜极而泣的激动画面等。当这组图片放完后,下面很多孩子早已是泪流满面,他们的心被这些画面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幕幕是那么真实地发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只是他们从未去思考过他们的父母是如此的不易,老师在孩子们真挚的情感中开始了这神圣的一课。
  图片往往集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警示性于一身,有机地拓宽了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搜集合适的图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选用图片的时候,我们的选材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更要新颖、震撼,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可立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如果案例不新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话,就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时政导入,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笔者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
  笔者曾用过在全国轰动一时的上海“屈臣氏”超市案件来说明《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问题,因为孩子们离开学校就会接触社会,直接或间接都会成为消费者,这就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这一案件,从而使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笔者想在下一次讲解《让我们选择坚强》这一框时,打算引用2010年3月份发生的王家岭矿难事件,让孩子们在这些矿工饿了就啃树皮和木头,吃炸药包装纸,纸箱的纸片和棉衣里的棉花等细节中感动,引导教育孩子们认识到是坚强让这些矿工们被困在漆黑的井底179个小时后依旧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从中让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也要积极对待困境,勇于战胜挫折,坚强面对人生。这些材料时代感强又有新鲜感,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有很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方式能变单纯的说教为中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孩子们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在孩子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时政导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多听新闻、多看书报、多做剪贴,即多收集各类素材,切准社会前进的脉搏,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五、生活导入,倍感亲切
  课本知识的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为了消除孩子们对学习政治的厌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带着一种亲切、愉快的心情学习。笔者曾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带去过两个惊喜,一是给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盛有漂亮金鱼的水缸,并把让其中一个孩子捧着水缸在教室里走了一圈,以便让更多的孩子近距离地欣赏,孩子们纯澈的眼神随着金鱼的游离而大放异彩。在孩子们享受完这个礼物后,笔者又拿出另一份惊喜,即新鲜的红玫瑰,那迷人的芬芳,好看的花蕾,让孩子们在陶醉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进而开始《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内容。又如,笔者在上《身边的诱惑》这一课时选取的是“手机的诱惑”来进行导入:老师的手机前天传来了中19万的好消息,这对我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条件是先交手续费900元,扣除个人所得税后,会把剩余的钱汇入我的个人账户里,你们觉得我该不该交这笔费用?你们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通过设计孩子们身边的事例导入课堂,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较自然地揭示出了“诱惑就在人们的身边,要正确看待诱惑”的主题。再如,在上《走进青春》这一课时,笔者先在课前收集了班上一部分孩子从婴儿时期,童年时期,以及青春期的照片,在上这一课时,笔者有意识地只展现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让同班的同学来猜猜“他是身边的谁”?孩子们立刻兴奋了起来,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与事都特别感兴趣。经过了猜想与讨论的快乐后,我们可以适当引导, “从身边同学从小到大的照片中,你能发现有什么变化吗?这说明意味着什么呀”。孩子们很容易得出“身体外形发生变化,意味着自己正在长大,跨入了青春期的大门”这个结论,从而顺利地导入“青春悄悄来”这一主题。
  用生活导入法,能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使思想品德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课堂激情。
  六、漫画导入,回味无穷
  漫画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 扬美抑丑。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广大学生身临其境、 倍感亲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课时,首先出示漫画“犯罪之路”,漫画的大意是:在一个标有“犯罪之路”的独木桥上,桥旁设有标示牌“禁法行”,桥上一位戴着法盲眼镜的人,正在走上“犯罪之路”的独木桥。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导致人们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淡薄,进而警示人们要认真学法,增强法制观念。教师紧接着问:那种认为“我不违法,学不学法无所谓”的观点对吗?青少年要不要学习法律知识呢?本课的学习将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再如,笔者在上《严也是一种爱》这一框时,也是采用的一幅漫画导入,即“长颈鹿父母”: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做着作业,父母悄悄地站在门边,把脖子从门边一直伸到了孩子的身后,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看完这个漫画后,笔者提问:“当你发现你的父母正在你的身后观察着你,你会是什么反映”。事实上,孩子们对漫画中的故事一点都不陌生,很多孩子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烦心事,所以孩子们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从而顺利引出“成长中的烦恼”这一主题。通过漫画导入,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新课开始时就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体验学习的快乐中学会学习。
  七、故事导入,简单实用
  故事是孩子成长中的好朋友,能让孩子倍感亲切、乐于接受。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使孩子通过故事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去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笔者在讲《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时,先讲述了姚明的故事,他曾经听力差、反应慢、手臂短、刀削脚,几乎都是成为篮球运动员致命的弱点。但他酷爱篮球,自信自己能通过增强体能、艰苦训练获得成功,自信、努力最终让姚明成为篮球巨星。姚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孩子们在听故事中更加崇拜姚明,激起要向他学习的强烈欲望。又如在讲《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孩子们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笔者再讲“子路敬孔子”的故事,由这个故事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去思考:子路是如何对待孔子的误解的?而你又是如何对待老师的误解的?通过这些思考,能让孩子们正视并开始懂得如何尊师。再如,在上《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时,笔者引用的“子舆的故事”与“西汉贾谊‘万年愁’的故事”对比来进行导入:子舆天生驼背,隆肩,颈脖朝天,身体严重残疾,但是他却非常乐观,认为如果上天让他的肩高高隆起,那就是让他用肩膀承载天下;而西汉的贾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整日忧郁不安,最后竟过度愁闷而呜呼哀哉。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孩子们很容易得出“我们要自信”这一主题。
  八、小品导入,还原孩子们的主体地位
  小品导入是教师通过孩子们自编自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容易使孩子们和教师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调动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开发多元智能。初中阶段,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阶段性天性,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从来都不缺乏表演的天赋。例如:在上《我能行》中“自信的误区”这一内容时,要求孩子们依照“自信、自负、自卑”来编排小品。教师这样的点拨能突出主题,为孩子们指明下一步活动的方向。孩子们在教师的提示下,开始有目的地思考并着手排练。孩子们之间通过合作,很快就理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积极讨论、自己编排设计小品内容。“自负”的小品:一个孩子表演“西楚霸王”项羽勇猛善战却逆时代而行,频频取胜,最终还是魂断乌江。不时有学生冒出这样的评论:“要不是他狂妄自大,天下早就是我们楚国的了,真可惜!”其实,从学生的“演和说”中,已经充分体现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教学过程,并引发积极的思维过程。“自信”的小品:学生表演小泽征尔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的场景。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看罢又有学生发出感慨:“小泽征尔是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还竖起大拇指──真棒!“自卑”的小品:学生表演的是初二年级一个妙龄女生因一次考试失误,幻想老师、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嘲笑讽刺而跳楼自杀。观看表演后学生们都沉静了。齐声问笔者:“如何走出自卑的误区呢?”笔者采取的是让其自由讨论总结得出结果。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导入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践中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小品导入”的有效性。
  设计巧妙的小品,对初中的孩子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很好地引发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通过“动一动、演一演”的快乐体验,自己领悟出小品蕴含的深刻道理。
  九、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悬念导入法是教师通过展示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引起孩子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关注,使孩子们产生一种欲求其明的迫切心理状态。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常能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地创建高效课堂。以前曾听过一位专家的讲座,她给我们讲述了她曾经运用过的一次成功的导入,让笔者记忆犹新,回味无穷。这位专家在上课之前,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默不作声地低头看着书。她的一身打扮立刻吸引住了正在玩闹的孩子们:她在平日穿的衣服外面套了一件雨衣,并把雨衣的帽子也严严实实地戴在头上,更奇怪的是她的脚上还套着一双灌满水的胶鞋。孩子们觉得很惊奇,天气很好,而且是在教室,为什么老师今天的举止如此的怪异呢?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观察老师身上了,终于有些同学按捺不住了,上前去询问老师,老师只是笑而不答,继而低头看书,这让孩子们更好奇了,他们的好奇心膨胀到了极点。老师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才娓娓道出这是发生在文革期间,一位知青在炎热夏天晚上读书为了躲避蚊子与酷暑想出的办法。孩子们听后异常地兴奋,每个人都想就此事说上几句,老师进而顺利引导学生展开一场辩论,即“学习究竟是乐大于苦,还是苦大于乐”这一主题。笔者听完这段导入的经历后,除了被这位专家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更是惊叹一个成功的悬念导入竟可以那么强大地抓住孩子们的心。教师在备课时的精心构思、巧设悬念,好比导演,掌控着主导地位,悬念导入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抓住观众全部注意力的本领,制造悬念要以激发孩子们兴趣、启发孩子们思维为前提,合理地利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让其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绪,从而让其主动“入套”,为成功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非常多,除了以上说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动画(flash)导入、游戏导入、提问导入等,它是一门艺术。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但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式,如果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的导入,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其一,导入的题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设计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入胜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不能漫无目的,有太多的随意性,以免让学生抓不住听课重点,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影响听课的效果。其三,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程。其四,导语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导语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导入语言的设计上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和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因此,导语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理解教学内容打基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会继续探索,不断改进,以求让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下一篇:在思品课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