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应坚持把握的几个取向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涌现了许多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前所未有丰富多彩。但是,当我们冷静观察,不难发现同时也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忙碌,但是,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原因固然有多方面,本人反思和分析自己及他人的教学案例,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取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把握适宜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取向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他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这显然是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怀疑和无声抗议。正如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语文教学专家王荣生教授也说过:“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

  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总之,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我在试教七年级课文《捅马蜂窝》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只拟定了1.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2.感受课文细致而充满情趣的语言,两个教学目标。以“说说自己童年做过的一件冒失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导入,通过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或教训,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明白:我们每经历一件事总会明白点什么,每一次心灵成长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感知课文后,复习记叙文的要素,接着放开手脚,引导学生自由选读,通过品读、研读感受课文细致而充满情趣的语言,最后点明“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以心理描写展示‘我’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行文思路与方法,为学生今后进一步阅读学习作基础。由于目标切合实际,内容精当,学生感觉轻松愉快,学有所得。

  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为“应试”作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囗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教师的囗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上对话多了,活动多了,讨论多了 ,气氛活跃了,但往往又将真正的“语文”淹没了。例如当下不少人热衷于设计课堂表演的环节,而实际上大多数的表演只是热闹了课堂,展示了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学生的才艺,博得听课老师和学生的一笑,对学生的学并无多大意义,有的反而削弱了语言情味的体验。有位教师在一节写作指导课上,让学生把几个描写心理活动的语段内容表演出来的设计就让人不知道有什么用意。

  二。 把握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自主的课堂的取向。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是引导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求,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种需要更强烈。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相信学生,引导中大胆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摸爬滚打”,只有在这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真实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也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了,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方面李镇西老师执教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把提问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把解答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认真的钻研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自读、自想、自问自答。不仅如此,李镇西老师还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让学生明白学习要靠师生共同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不应该只是等待教师传授知识;通过恰当的方式不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清楚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要求;创设交流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设疑问,以问激思;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学生为本,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现代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是课堂实用时间差异造成的。现实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一节课中隔三岔五的讨论,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势必造成少数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思考分析的全过程,多数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分析全篇课文的机会,还有少数的学困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理解的机会。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待学生,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去发现,并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 把握从关注教法到重视在学法的取向。

  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怎么学的问题。“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现象过程。……为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的读写能力(不能排除听、说能力),这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关系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素质,能不能符合国家要求的问题。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这样:激发求知的欲望,努力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形成严谨求实、不断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不仅能使之学到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 教师示范,指导学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一个主要渠道是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法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所以,如果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中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是“填鸭式”,而不是理解上的接受。因此教师示范,引导学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学法。而且引导的过程必须层次清楚,难易适中。例如,课内小结,在总结规律处引导,运用知识,在转化能力处引导;创设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上引导;巧设辅垫,在知识衔接处引导;围绕重点,在新旧知识生长点上引导;区别异同,在知识的易混处引导;品位语言,在抓关键词句中引导。我想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引导也许是“零存”但确实是潜在的“实存”,因而必须是持之以恒的,才会有“整取”的收获。

  2.指导学法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即使是课堂上的群体指导,也应分清层次明确要求,不搞一刀切,调动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对接受能力强、反应较快、基础较扎实、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介绍一些灵活的方法;对基础较差、困难较多的学生,将方法梳理的更明确,使他们感到接受容易,行之有效。

  3.组织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是系统的秩序渐进的学习,有内容的规定性、时空的限制性和群体性,所以应当联系实际,不妨在课堂中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和学习经验,在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科学学习方法的实践成果,增强学习信心,共同进步。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崭新的天地,为创新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语文备课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