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教师的三个转变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素质教育的高潮—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如何迎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笔者认为,要与时俱进,在课改浪潮中把握先机,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理念的转变

  “教育要改革,理念须先行”。教师的教育实践都离不开理念的引导。长期以来,教师肩负重任,虽然也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尝试,但是在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下,改革的步伐总是慎之又慎;虽然有着培养优秀学生的良好愿望,却又不得不朝着培养优秀“考生”的方向不断努力。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教育不改革就不可能做到三个“面向”,也就不能适应“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实施需要。

  创造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素质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新“课标”中,贯穿始终的就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落实新“课标”理念,就要摒弃应试教育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能不能达到考试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重复、简单训练、接受学习。学生的探究、实质性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很少。而新“课标”则要求教师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地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理念转变虽然会受到社会、学校的大环境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在改革浪潮中,不进则退,只有积极吸收新理念,顺应潮流,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瓶水”。细细推敲,这句话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是知识吗,是否还包含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成分?学生杯子里的水,是不是都来自于老师,学生能不能从别的地方取水?教师是不是扮演了倒水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就是倒水的过程?甚至,为了让学生杯子里的水满得快一点,教师是不是可以用“灌”的动作?

  传统教育中,我们很多老师扮演了倒水者,甚至是灌水者的角色。学生往往忙着接受,生怕不小心接不好而漏接了。他们不知道“水”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水”有多大的用处,更不知道怎样取“水”。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角色。

  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不放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待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已有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问题情境的设计者。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围绕知识和情感目标来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现”的转变。发现和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以恰当的形式来进行有效探究,如个别探究、小组协作探究,全体共同探究等,所以教师又要扮演组织者。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碰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有时也可能需要教师与学生协作探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扮演指导者和协作者。通观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充当知识的“权威”和学习过程的“裁判”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行为的转变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重考纲、重教材”。重考纲,往往会以“培养优秀考生”为目标;重教材,往往会局限在书本而忽略丰富的教学资源。考纲只是课标的局部,教材只是资源的一角。只有“重课标、重资源”,才能把握整体,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育的总目标。

  教学是“教”和“学”的综合过程,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往往忽视“学法”的研究,新“课标”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重视“学法”的研究,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设计上要改变以往“重知识、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评价学生,要全面看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现状,作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引导学生向“知识丰、能力强、品质优”的方向发展。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新“课标”,理念的转变是前提,角色的转变是关键,教学行为的转变是保证。 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转变,站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一定能在“课改”中走出一番新天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听、说、问、评”促教师成长    下一篇: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创建优质课堂的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