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创新教学初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创新教学已成为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创新教学探索一条真正意义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之道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从落实数学创新教学的四个环节,浅谈这个问题。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学的氛围 ,铺就教学创新之路。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学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设置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我们传统的数学课程及其教学历来是机械单一,过模式,缺乏适应性。这千篇一律沉闷的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示范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建立起“师生共作”的交互式的教学理念,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巧用激励因素。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上,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能力。学生对鼓励的渴望总是大于严格的要求,更不希望得到讽刺、挖苦和打击。学生大多表现欲强,成功的期望值高,他们总是想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钦佩。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充分给予赞扬,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动性。凡是课堂上学生成功的每一点都给予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定会大高涨,整个课堂气氛会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二、鼓励质疑问难,炼就学生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数学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发表个人独到见解。这样,通过质疑、探索,必定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1、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宽松环境。

  自由、宽松的外在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很重要。学生的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因为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要对学生即使是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给予充分鼓励,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问难习惯。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包办代替,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处生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解题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养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

  3、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

  传统教学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严重束傅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引导启法学生打破常规,根据教材的潜在因素,精选例题,创设想象情境,提供现象材料,沿着不同的方向去质疑问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激发兴趣,培育学生创造品质。

  1、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2、多动少讲、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的能力。要充分得用好教材中新奇因素,师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常规,改变过去教师动手学生看的习惯,采取师生共同动手,或让学生动手老师看的方法。例如:在讲圆锥侧面积展开图时,要求学生积极地动手参与做,并踊跃发言,讲自己的发现:“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扇形的半经是圆锥的母线长,弧长是圆锥的底圆的周长。”这往往比老师讲的效果好多了,既激发兴趣,又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同学们亲自动一动手,做一做,讲一讲,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主动学习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四、衔接课内外,拓宽教学创新空间。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

  1、做适宜的数学练习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肥沃的土壤。

  练习是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一定量的课内、外练习,是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更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因此,选题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按三个层次选择题目和题目的数量:第一层次量知识的基础训练题;第二层次是提高熟练程度练题;第三层次则是着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题。

  2、联系实际应用是拓宽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应用知识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课还是训练课,都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传统的数学教学把知识和运用分开来处理,只重视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忽略了对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意识的培养,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那些能理论联系实际,会将书本知识用之于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那些学富五车,在实际问题前却束手无策的高分低能者,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联系实际应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另外,当学生应用课本知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陈宗遂:《试论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年7月。

  3.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年1、2期。

  4.杨麦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4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数学教学“生活化”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中挖掘生活情景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