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创设情境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治性情,活动愉快地学习。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课堂情境创设;音乐渲染情境;教师涌读,引入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联系生活,获取情境;巧妙提问,设置情境;精美导语,融入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关键词:课堂情境  创设  促思激趣  怡情悟理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国外不少教育家对情境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本世纪50年代把情境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他在成人外语学校中首创了暗示教学法,每天教授一千个个语单词,成功率竟达98.08%。这项惊人的教学成果立即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学术界围绕它展开了热烈的探究式讨论。其实,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情境教学。它将学习和唱歌、游戏、演戏等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对情境教学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从60年代起就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创造、构建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并将该理论应用于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现今,在素质教育的滚滚洪潮中,语文教学经历着翻天覆地的革新。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我也开始去思考为什么强调情境的创设?怎么创设情境?

  (一)为何要强调情境的创设呢?

  1、体现先进理念,符合教学规律: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创设情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符合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

  2、促思激趣,怡情悟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妙,而先于学习事件的情境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要、认知准备和情感因素;学习中的情境则直接涉及影响学习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种种因素以及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把握。学生可以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甚至我会学。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身临其境,吸收知识,开启智慧,陶治性情,思维活跃,悟性特强,能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这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对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有着无与伦比无可估理的作用。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救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堂上他仍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留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泣如诉、的感情流动。

  (二)、课堂情境的创设

  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本人试从创设情境的方法方面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1、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给人有很强、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项羽“闻四面楚歌”而失兵败军,最终乌江自刨。可见音乐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地效果。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就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同范读语调的选择一样,也应同文章的基本情调一致才行。否则。背景音乐非但不能促进情境的设置,反而会影响课文本身的感人色彩。比如《荷塘月色》配以《月光奏鸣曲》,显得恬静和美。《为了忘却的记念》则配上深沉的钢琴曲《命运》;《故都的秋》配上忧伤低沉的小提琴曲《天鹅之死》。

  2、教师诵读,引入情境。

  教师的捅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要善于据文定情,因文传情,创设不同的情感基调。例如:有的文章激越热烈,有的深婉、绵延,教师就要领会作者的情感为教学创设情感基调:对激越热烈的,教师要用高亢、迢劲的音调和迅捷的语速来感染学生,如教授话剧《届原》;对探婉、绵延期,可用柔和或低转音调和舒缓的语速来熏陶学生,如教授散文《荷躇舟笆》。总乏丫圭针对不同的文章,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进入不同的课文意境。

  3、扮演角色,体验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创设一种表演情境,由于心理位置迁移到人物的心理位置,就能透过表象,很快理解课文。

  例如:古文《核舟记》教学中,涉及诸多空间位置,所以我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黄、苏、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两小组表演,学生们认其研读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

  再如,《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教学,“蒋干来访”一书,文字十分传神。两人见面,周瑜的一句一针见血的“为营氏说客耶”,使其机智敏锐跃然纸上;一个由“昂然”到“博然”的转变,将蒋干自作聪明的书呆子气暴露无遗。然而,学生读这段文字,除了对周琐的赞叹,似乎就只剩下对蒋干的不屑,理解得不深刻。因此我设计了“假如你是蒋干”这一提问,让学生进人角色情境。——下面是一段课堂实录。

  师:假如你是蒋干,我是周瑜。我问。“子翼良苦。远汐江湖,为营氏作说客耶?”

  生甲:(老师的话刚落。便性急地站起来)不错,我的老同学!现在茵操八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你大难临头,则顿营操才是你唯一的一条生路!

  (全班哄堂大笑)

  师:(叫住笑得最响亮的一位女同学乙)你不同意他的看法?

  生乙:周瑜不一刀宰了他才怪呢!

  师:请说明理由。

  生乙:周瑜连“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惯例都可以打破,为什么就不可以杀死大叫要他投降的说客呢?

  师:分析精彩。——你的高见呢?

  生乙:我想应该委婉些,应该……应该说,唉,老同学,你看我是那种人吗?我…我…

  生丙:这是一个女蒋干嘛!她的回答与蒋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不敢承认自己的目的是说降这一事实。

  师:那么,怎样回答才算是恰如其分的呢?大家思考三分钟。……

  整堂课,因为一开始就以“假如我是蒋干”的假设让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讲座热烈,最终同学明白了,蒋干之所以有“愕然”的表情,之所有欲盖弥彰的回答,是因为矗立在他面前的是机智过人的周瑜,别一方面,这样的描写,也正好衬托出周瑜过人的机智。

  4、联系生活,获取情境。

  学生都喜欢贴近生活的文章,联系生活情境,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头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所以,必要时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外的理解就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比如,我在上《背影》这一课中,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一个疼爱我的小故事,通过教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对文中父亲爱子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这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比如《我的》的一课中,我先请学生说自己心目的教师形象,然后拿学生写给我的意见,自我批评还不是一个好老师,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来看一位好老师,请同学和自己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告诉大家课文中的老师好在哪里。

  5巧妙提问,设置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须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入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施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是说,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巧妙提问,创设悬念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里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所以巧妙的提问,顿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如教学《孔乙己》时,为了明确孔乙已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某教师提出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孔乙己叫什么名字?”乍一想,学生们觉得是废话,题目不就是吗?又细想,不对,于是他们翻书,讨论指出:原来孔乙己只有姓,名是“别人随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借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接着再问:孔乙己苦读半生,最后却落到求乞为生,穷困潦倒的境地,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部不曾有,这是由什么造成呢。经教师这么巧妙一提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因对名字的思索而引发的对本文主题的思考中产生了悬念情境,学生不难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语出:孔乙己虽然热衷科举,但是正是那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

  6、精美导语,融入情境。

  优美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感情引入到课文情景中去。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设出各种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置各种导语,如诗词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创设的情境中。

  例如: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在开讲时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春》这一课中,健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销春天的诗。上课时我留学生起来充满激情地朗读这些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褒检锦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仍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仍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

  再如:学生爱听脚,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曾瞬到一边教师讲语法课。在教条件复句和转折复句的时年,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百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模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丙句话各是什么复句?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本来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故事起了点活作用。

  总之,箱美的导语创设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钨匙。

  7、利用多媒体,创设话境。

  利用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情境,从而达到对课文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的教学,某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一开头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抒发的是诗人对周总理的痛停缅怀之情,表达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这位世纪伟人的共同心声。但由于时空造成的感情阻隔,今天的学生己不易产生感情共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歌感情,该教师剪辑了记录片《十里长衔送总理》的历史场面,编入数学软件,进行课前感情导入,

  播放了十里长街人民送别总理的视频影像:哀乐声中,天安门前,总理灵车缓缓开过,十里长安衔两旁站满为总理送行的群众,人们手捧白花,臂缠黑纱,眼含泪水,悲痛欲绝;天安门广场降半旗,北京在悲哀,整个中国的哀悼……并伴有沉痛的话外音:“1976年1月8日9点5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长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呕心沥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催人泪下,令人难忘。利用多媒体营造的悲哀氛围成功地突破了时空造成的教学上的难点,迅速有效地让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再如,一教师在分折《项链》的主入公玛帝尔德的性格时,人物的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性格显而易见,几乎无需作任何分析概括。然而,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其实还仅仅停留在表层掐象的把握上。于是,该教师选择了“借项链”这段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录像片断,剪后配上字幕,让学生给画面配音。学生一下于兴趣倍增,纷纷在具体的情境中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绘声绘色地模企人物语言。经过难备,三位同学登台表演,。其声情并茂的配音表演令同学和老师惊叹不己。学生之所以表演地谁妙惟肖,正是极好地借助多媒体情境达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达到对人物形象深层次的把握。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不止以上所述,但不管方法如何,目的只有一个,即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淘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帮劲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文本,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下一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