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促进小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几点尝试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门课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方向。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的尝试与体会。

  一、“兴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从兴趣入手,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弱。如由“兴趣”入手,利用他们对各种事物均有好奇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在“趣”字上多做文章,让他们在娱乐、游戏、学习中接触电脑,逐渐使其产生好感,发生兴趣。例如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电脑课时,先不急着介绍电脑知识,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听电脑演奏的音乐,电脑播放的电影、动画,向他们介绍各种有趣的电脑游戏,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自由地玩各种各样的学习、娱乐游戏,接着播放“儿童学电脑”教学光盘。利用了教学光盘中浅显易懂的语言,直观形象的计算机彩色图片和生动活泼的卡通动画,详细又完整地介绍了电脑的用途,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电脑的巨大作用,促进了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的欲望。

  二、“情感”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当中。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比如,可以使用“谁来做一回小老师”“谁告诉他”“谁来帮助他”等话语。第三,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这也是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

  三、“游戏”促学

  游戏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渠道,电脑教学可利用这个优势,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对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时,计算机游戏是绝好的“练兵场所”,如在玩《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接触电脑、感知电脑,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竞赛”促学

  小孩子们有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一面,针对这一点,我尽量争取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情境,让他们互相竞争,争取超越别人,从而激发起他们使用、掌握电脑的兴趣。如在教学指法练习这一课时,通过开展学习竞赛,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之间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打字速度进行跟踪记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在练习指法,同时也是在和自己的思维、操作和体能进行一番竞赛,如此不但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意识的养成。而且促进了学生指法水平的提高。

  五、“合作”促学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情节应当多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做到全方位互动,即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体现合作;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实践练习。比如指法练习时,通过游戏软件的操作,学生大多获得了好成绩。另外让学生互相检查手指、眼睛,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合作小组,追求多层面的成功。

  六、“练习”促学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练习不仅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许多电脑知识是在反复、大量的使用中才能熟悉、体会、掌握的,因此,会用之后,还要多加练习。但这里讲的“练”,并不是简单、机械、重复的练习,而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应是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电脑积极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领悟一些深刻的道理。“练”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控制“质”、“量”。设计课堂练习时既要体现灵活有趣,又要注重应用,以使课堂教学更富个性化、活动化、探索化的色彩。练习的质和量应事先周密计划好,练习的题目应当选择趣味性、知识性、探索性较强的题材,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多组练习,每组练习各有侧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选择地提供练习题。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多练,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就可以少练,对那些特殊学生教师也可以提供特殊练习,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证了训练效果。

  2、强化基础。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上机操作,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多动手操作。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上机操作时学生兴趣的激发,将直接影响练习的效果。如在打字练习时,让学生输入自己写的一段话,比输入书本上的一段话兴趣更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练习时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实际应用汉字输入法及灵活处理实践中的细节问题。使学生在乐学、趣学中将书本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3、“扶”、“放”结合。布鲁纳提出:我们教某人学习一门学科,决不是要将结果记在心中,而是帮助他参加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去。电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教学生学电脑,培养的是其驾驭电脑的能力,而不应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操作,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电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教师在“练”的过程中应充当一种“牧羊人”的角色,即努力营造一种学生自己独立使用电脑的氛围,让他们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如此,可让学生摆脱依赖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关键的是可让他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疑惑,教师再给予必要的、关键性的指点。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校园网络建设探索与应用    下一篇:应用新理念 指导信息技术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