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优化教学结够的五条途径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抓住了课堂教学结够的优化,也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改革。同时,它必然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因为,整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过程的时间结构的统一。它不是线形的,而是立体型的;不是单一的“环节”或“过程”,而是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到许多教育教学因素的复杂结构。任何课程结构都可以把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学生、设备、环境统统组装起来,形成一个个综合体。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原则、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前提。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然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因素的变革。

  什么样的课堂结构才是优化结构呢?怎样使课的结构优化呢?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系统的各个要素只有通过结构才能组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愈合理,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愈协调,课堂教学就会进入最优境界。笔者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课谈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包含以下五个部分。即知能结构、时间结构、认知结构、信息结构、训练结构。

  1.知能结构──具体的、明晰的、可测的课堂教学目标,它包含认知的容量、思想教育的要点和技能训练的重点。

  知能结构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感情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因此,知能结构应当包括理解掌握认知目标,应用操作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创新创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先将这些目标列入课的结构,然后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所接受。如果各个学科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任务有计划地列入课的智能结构中去,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全部实现,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益定然会大大提高一步。

  优化课的智能结构应着重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首先,从科学的系统目标出发,在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其次,从教学实际出发,缜密地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智能结构,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时间结构─----  一堂课各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为宗旨。

  优化课的时间结构,首先要明确方向,摆正位置。在明确课的主攻方向,摆正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讲解与练习、重点与一般等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现在有许多课的时间结构不尽合理,主要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各种关系处理不够恰当;或心中无数,“开无轨电车”;或重教轻学,教师独占讲坛,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或重讲轻练,教师一讲到底,把教学过程变成向学生“灌”知识的过程,忽视智能训练;或轻重倒置,详略不当。因而,只有方向明确,位置摆正,才能使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层次清晰,才能确保教学指标落到实处。

  优化课的时间结构,还必须使时间安排符合教学实际。时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常量,它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作出安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任知习惯进行分配,根据教学的环境、教学的手段、教学的风格以及课的重点、难点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外语课是实践课,用在训练上的时间自然要多些,而理化课则要安排演示实验的时间;学生知识基础好,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可讲得粗些、简些、深些,学生知识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的班则宜讲得多些、细些;教学环境好,教学手段先进,可缩短任知过程,教学环境比较差,教学手段简陋会延长任知过程,课的时间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时间,以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3.认识结构───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以人类以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遗产,使个人的认识达到当代社会应有的知识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知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化认知结构也显得更加迫切。

  优化认知结构必须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总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虽然整个认知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只要我们从整体上遵循这一认识规律,就为认知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根本性的前提。

  优化认知结构必须使教师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合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堂设计是合理的,施教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由于思路与学生不合拍,教学效果大减:有的教的速度过快,学生思维跟不上;有的要害处交代不清,学生思维受阻、中断;有的语言不够准确、鲜明,举例不够恰当,学生思维处于板滞状态。要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教学的思路合拍,除了按严格的思维逻辑安排教学的进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并且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使“教”适应于“学”;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使他们精力集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加强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适应于“教”。只有“教”与“学”相互适应,才有师声思维同步,才会出现最佳的认知效益。

  优化认知结构,教师还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认知条件。主要指:

  (1)填漏补缺,扫除思维障碍,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录相、幻灯、图表、实验等等,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帮助学生跨越思维上的障碍,奔向知识的彼岸;

  (3)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或由此及彼,注重沟通,或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千方百计使教学目标为学生理解、接受,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新知。

  4.信息结构——教学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失声活动积极,配合默契。

  教学过程,说到底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信息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优化信息的结构,先要摆正教师、学生、教材这一课堂教学中三大信息源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是信息源,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信息,学习教材,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对教师来说,教材和学生是信息源,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从事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程序的依据;教材(文字)是人类超地域、超时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第二载体,是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凭据,师生都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并把信息反馈给对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着与组织者,他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师生的信息活动围绕它展开,必须保证它的中心位置。优化信息结构,要正确处理好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原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认知活动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同信息反馈联系在一起,课上的师生活动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有了教师发出的信息,才有学生的读书、思考、讨论,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过来的信息加以处理,掌握教学的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再生教学信息,传播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事实上,课堂上信息反馈是复杂的,除师生间相互即时反馈外,还有学生群体间的相互反馈,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等,形成课堂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反馈形式,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有生有色、生动活泼。也正是这些信息的传播、反馈,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然而,师生之间的信息活动不是任意展开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包含引起、调整、控制三个因素,他反映了事物发展各个阶段彼此间有规律、连贯性、不断交替的过程。师生间的信息活动亦是如此。既然课堂上的信息活动呈现多向性和复杂性,那么,教师就要善于驾驶和控制信息活动,采取适当导向措施,控制信息活动的方向与范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5.训练结构——规定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步骤,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的途径。优化训练结构,首先,要有很强的训练意识。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讲的内容,还要考虑练的内容和方式,在设计训练上下功夫。学生也要懂得训练的作用,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每一项训练。其次,要抓住训练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练,真正做到练在根本上,练在关键处,同时注意训练容量适当,难易适度,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再次,要精心选择训练方式,周密安排训练步骤,提高训练质量,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    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