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想象 擦出创新的火花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而衡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想象能力的高低,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想象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催化剂”,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创造条件,感受猜想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性的想象往往就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之中,学生的热烈讨论之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之际,学生思维火花才会开始绽放,各种想象才会产生,才会有创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能够挖掘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这也是语文创新教学的艺术。如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问学生:“冰雪融化后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挥想象,“冰雪融化后是河水。”“冰雪融化后是泥土。”有一学生却说:“冰雪融化后是春天。”多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超越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利用结尾悟空白,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文中最后一句写“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有的说狐狸得意洋洋地夸自己聪明,笑乌鸦是个大笨蛋;有的说狐狸美美地吃了一顿,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我接着问:“狐狸会不会再遇到这只乌鸦叼着肉呢?乌鸦还会上当吗?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这样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新的高潮。这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更新和创造,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二、创设平台,大胆猜想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要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统一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读了《蜗牛的奖杯》一课,可引导学生讨论:你想对蜗牛说点什么?蜗牛以后会怎样做?我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想象,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

  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画面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读写练习,培养想象力。如教学《狼和小羊》后,我重新播放多媒体课件,当狼扑向小羊时定格,引导学生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结尾。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连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几个同学也举起手来。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没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打死;也有的学生设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在地上求饶,结果还是被狼吃掉。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我相机点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改编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就能借助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神思自由的创新境界,得到了创新训练,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提高效益,鼓励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我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形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更新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的机会。我在古诗教学中,就大胆更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猜想。叶圣陶先生在谈古诗教学中指出:“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古诗大多出于名家之手,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既有鸟语花香,也有喜怒哀乐,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并非附着于面,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扩充,如在讲解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古诗想象一个小故事,学生兴致很高,写到:一天,贾岛要去拜访一位仰慕已久的隐士,他爬上山,来到隐士居住的地方,他敲敲门,没人开门 , 又喊人,也没人答应,只得来到一棵松树下乘凉,一边自言自语:“隐士可能出去了,我在这里等一等他吧!”过了一会儿,他看见了隐士的小书童,便招呼他过来。贾岛对小书童说:“你师傅去干什么了?怎么这么久都不回来?”小书童说:“师傅出门采药去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他不回来。”“那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书童说:“我只知道师傅在这云雾笼罩的深山中,不知道师傅确切所在的具体位置。”贾岛只好十分惋惜地走了。回家的路上他想:隐士远离尘世,以深山为家,与松林相伴;似白云般洁身自爱,又如云雾般行踪不定。因而贾岛写了一首传诵至今的诗 ---- 《寻隐者不遇》。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分析,为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作为教师,重点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让学生有想象的定势,千篇一律,而要“引在前”,“引”学生仔细分析;“引”学生大胆想象;“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激发学生猜想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课后延伸,激发想象

  知识是具体的,课文所包含的是有限的,学习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不断丰富头脑中的信息,更是为了让存储的信息在联想、想象中活跃起来,发生裂变,使有限变为无限,从而拓展思维的空间。在很多课文中,作者都留有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的空间,这些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着力之处,让学生填补这些空间,常常能获得思维训练的高效益。如:《谁的本领大》这篇童话故事可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想象风和太阳的语言、动作、表情,想象怎样把风和太阳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丽的丹顶鹤》可以让学生读读、画画、想想,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学中创。这样,不仅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创造思维。

  总之,学生有无限的创造力。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教师只要充分信任学生,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创新性思维铺路搭桥,不断开辟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学生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语文学习中自由翱翔。

  阳光雨露禾苗壮,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想象,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活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下一篇:开展实践活动 让语文活起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