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培养自能读书能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预习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鞭策,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同时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很好地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该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可以从“读、查、思、画、批、议”六方面入手。

  一、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了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二、查

  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僻词。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五线谱”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这样比喻?可以指导学生去翻阅一些乐谱,形象感受它的样子,这样不仅理解了生词,也领悟了这样写的好处。一些历史体裁的课文,如《赤壁之战》《景阳冈》《将相和》更应提前布置学生查阅原著,了解其梗概及背景,以便更好地领会课文。

  查的过程,便是学生动手动脑理解的过程。勤查阅工具书能促进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学文打下基础。

  三、思

  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起初,教师可提示学生思的方向。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提示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不能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进而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还是在向读者揭示一种道理?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是预习中让学生获得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最关键的一步。随预习的逐步深入,鼓励学生扩大思的范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感受,敢于发表独到见解,使学生达到自主求知。

  四、画

  在前面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依学生喜好而定)勾画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詹天佑》一课,文中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并在重点词“杰出”“爱国”的下面用“△”标出。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对一篇文章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一定要对此给予重视。

  五、批

  这一项应与前面几项结合进行,边读边想,把自己读文的过程中的见解、引发的联想或是疑问,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印刷空白处,就像作文中老师的眉批。如《金色的鱼钩》中描写老班长“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多么感人的场面!”“多么让人钦佩的老班长!”等等,《梅花魂》中第13自然段“旁的花大抵是在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为什么称植物梅花为“她”?学生搞不懂,就可以在“她”字旁边批注: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

  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边说边批,并且鼓励学生:批的越多越细,表明你们动脑越多,学的越深越透。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自能探索能力会逐渐提高。

  六、议

  议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是学生预习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信息反馈阶段。学生经过了自己的初步学习,把自己学懂的和不懂的拿到小组上自由发言,与学生交流、研讨。通过争议弄清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纠正错误的想法,从而,更多地发现知识,发现思想,发现规律,培养情感。比如在预习《丰碑》时“将军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样子十分可怕”,将军真的让人害怕吗?为什么有这样的表情?作者这样比喻想突出什么?学生自己想不出,便可以交到小组上跟同学议一议,听听同学们的看法。实在理解不透的就拿到课堂上与老师、全体同学交流。我们大力倡导学生敢于向同学、老师乃至书本发起“挑战”。理越辩越明,当学生头脑中的一个个“?”拉成“!”时,我们才确信学生的学习到位了。

  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的预习,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完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能读书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下一篇: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