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动手又动脑的活动中学好数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纵观低年级的概念教学,我发现目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情况:①由于学生的感知不足,因此没有形成表象。②因表象不深,无法形成概念。③由于概念不清,因此无法将所学知识指导应用。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不仅受制于教师的态度,还与教学的方法密不可分。并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接受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又动脑,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它又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动手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说理。这样手、脑并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一、在动手又动脑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

  即学生在具体学具的操作中,有足够的体验、感悟的过程,以使经过感知的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再现的形象。

  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识过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识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经过“动作——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中尝试学习,进而对有关事物、图像等形象的感知和对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的领会,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除法的认识”时,由于除法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认识这个全新的知识。教材在第一课时的安排中就出示了“分桃子”这个情境图,图中有两只猴子对着8个桃子,提出了“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桃子”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将它们平均分成两堆,让学生动手去分,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都可以,但一定两堆分得的要一样多,这样圆片分完了,学生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从学生容易理解的事物入手,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初步感知了“除法”与“分一分”之间的关系。

  二、在动手又动脑中逐步抽象,形成概念。

  即在具体的学具操作中,一步一步地将在认识过程中所感知到的这一类数学知识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创造“动一动 ”、“想一想”、“说一说”的机会。唤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如还是在教学“除法的认识”这一课,由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分一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关系,教材又安排了“分苹果”、“分糖果”、“分香蕉”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还是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动手实践。如在“分苹果”一课,教材安排了“4个盘子和12个苹果”的情境图,提出了①“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苹果”的问题 ;②“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的问题。在解决 这些 问题 时,可以让学生用适当的学具代替实物,动手分一分,从而得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接着,再对比这两道题的不同点,使学生懂得:在分苹果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已知要分的总数和每份数,求可以分几份。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懂得这两种情况都用除法解答,从而建立了除法的概念。

  三、在动手又动脑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新知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然而巩固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它还要继续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它的巩固新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双重作用。因此,即使是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也不要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效果。

  如在巩固“除法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除法这个概念有更明确的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应用前面形成的概念判断每个问题是属于除法中的哪种情况,以便正确地加以解答。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这样既便于学生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而言知,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尤其是在概念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直观教具,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进一步掌握它,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并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一定要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走过场、摆花架子。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一项活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控制好时间,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逆思教学法”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数学审题“四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