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怎一个“美”字了得——浅谈音乐的美育功能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所以,应重视在音乐中进行美育渗透。

  一、欣赏美(引唱)

  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尝试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唱在幼儿园里学过的歌曲,中、高年级同学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学习的歌曲。即使有同学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因为对歌曲情感不同的处理,不同的表现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丰富自己的欣赏水平。在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参与,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受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温习了学习过的歌曲,加深了印象,师生互赠歌又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新歌的欲望, 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感受美(自唱)

  自唱这一环节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低年级同学由于还没有识谱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本上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低年级课本上的歌曲的插图多以卡通画出现,符合儿童的欣赏情趣,上课时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就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的歌曲知识。例如《小雨沙沙》这首歌曲中,强、弱的乐理知识,在书中是以大草和小草体现的,特别地形象,许多孩子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这个问题的,一旦记住了这个小知识,将终生难忘,除了插图以外,教师弹琴、范唱或者播放录音也可以让孩子学习歌曲,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已经掌握了不少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他们可以在老师的琴声的引导下,进行唱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教师只要偶而巡视并和某些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和反馈的过程中,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哪几句,哪几句不会唱,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在全班张榜招贤,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对他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再通过弹琴、范唱或放录音进行点拨,四年级下册课本上有一个单元“五十六朵花”里的唱歌环节《唱山歌》,我就是通过这个方法上的,这首歌是一部老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是典型的山歌,上课之前,我就找机会跟同学们先简单介绍了这首歌曲的背景,他们对歌曲也相当感兴趣,上课时,我没有直接带他们唱谱,而是先让他们听,没想到的是,在听了歌曲后,他们已经有好几个会流畅地哼唱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迅速找出歌中最优美的句子和最难唱的句子,果然,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这首歌中衬词“哎”的旋律最优美、最动听,歌曲的结尾句最难唱,个别同学这时主动站起来教大家演唱,全班学生情绪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将这首歌曲唱会并唱生动了。

  这样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中去,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改变了原来先学歌谱,后学歌词的教学程序,将分离了的歌谱和歌词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让他们集中精力听歌曲的旋律走向、力度的强弱、节奏的跳跃舒缓。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地抓取到词曲结合所带来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同时在看谱唱词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已有的简谱知识,便于发现难点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合作解决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发展。

  三、表现美(评唱)

  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做到唱准、唱美歌曲,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师生可共同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体裁风格、流传区域,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是赞美的还是鞭笞的,是催人奋进的还是引人深思的,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地备课,熟悉歌曲的内容及教材的编写意图,做到透彻地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同时,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新歌,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互相交流预习所得,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做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对说得好的学生予以及时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有一种表现之后,得到老师肯定的美滋滋的心情。

  在评唱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男、女生互唱互评;小组内同桌互评;个人唱小组评;一个小组唱其他小组评;全班唱,师生共评等。在广泛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见解重复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四、创造美(演唱)

  演唱和评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评唱,在充分挖掘歌曲内涵,已获得一定表现力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发挥歌曲效应,让学生在演唱中感悟歌曲的旋律和内涵,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涉及到心理素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将在演唱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是老师在课堂上获得学生感悟歌曲和创新能力的直接信息。一年级教材上有一首由古诗《咏鹅》改编的歌曲,一年级小朋友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如果一节课都坐着凳子唱歌,将是对他们人性的摧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低年级课本上多以图片为主,可让他们仔细观察书本上“鹅”的形态,模仿鹅的动作,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站起来在教室里边唱歌,边学鹅走路,有的小朋友憨态可拘,甚是可爱,充分挖掘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笑声不断,除了模仿动作外,老师还可引导学生:你学会了这首歌曲后想不想唱给你的家人听呢?假如,老师和同学就是你的家人或观众,你将怎样演唱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讨论,根据歌曲的内容、情绪创编情境,让他们自导自演,过足戏瘾。

  学生在这种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表演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正如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的:“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像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淡化”。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让音乐课堂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如何使用“谈话与讨论”法    下一篇:浅析初中音乐的形象图谱教学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