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初探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引导孩子们自主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是解决识字难的捷径,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多思考,多实践。这样获得的知识既扎实又巩固。     一、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     1、利用好奇心,调动积极性。     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门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呢?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如:学习“林”时,我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他们会说:“林是由两个木拼起来的。”这时,我一边小结一边问:“这两个木组成林,有点像双胞胎。再看看这一对双胞胎是不是长得一模一样呢”?“不,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而右边的木最后一笔却是捺”。是啊,你看他们两兄弟正亲热地手挽着手呢!孩子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又认识了“多、双、比、回”,还发现了双胞胎之间的差别。课间,有些孩子说还有三胞胎,我请他们说一说,黑板上一下子出现了“品、磊、淼、晶”等字。我趁机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教大家认识了这些新朋友。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这么快,看来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握好机会,我们就能引导他们在“看字”和“说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发现规律,举一仿三。     2、运用多种方法,培养能力。 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所以我在学生正确掌握生字读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汉字,然后再告诉大家。学生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还有的学生采用编口诀来记忆,如:飘:起风了,邮票飘落到地上;念:今天要用心念书;尖:上小下大等;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比较形声字的异同     二年级是识字量最多的年段,其中形声字较多。我首先鼓励孩子们结合字的意思认识字的形旁,读准字的读音再读声旁,形象地了解什么是“形旁”和“声旁”,逐步渗透“声旁表音”和“形旁表意”的功能。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区分形声字,教材通常把一些同类的形声字放在一起进行集中识字。如在教学第三册教材《识字四》中“苗、猫、描、锚、瞄、喵”这一组形声字。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后,再要求学生观察这六个形声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异同。孩子们大致能归纳出:(1)每个字里都有苗,因而读音一样或相象;(2)偏旁不一样所以意思不一样。再通过朗读儿歌结合形旁来区分和理解它们的字意。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区分许多形声字组,如: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跑(我在跑步),炮(炮火冲天),抱(用手抱),泡(在水中泡一泡),饱(饱食一顿)等等。     三、采用多种手段巩固效果     我的体会是不宜依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抄写来进行识字效果的巩固。而学生刚进校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我们可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玩中巩固识字效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以下介绍我采用的几种巩固识字方法:    1、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       2、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3、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4、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四、借助生活拓展识字范围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五、课外读写扩大识字量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随着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词语,再试着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句子,读给别人听一听。做到以识促写,识写结合。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探    下一篇: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内驱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