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合理运用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江东门小学

 
  姚睿
 
  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合理运用
 
  内容提要:
 
  当今信息技术课堂上,很多信息技术的课堂因为教师教学语言组织的不足而造成了课程松散、进度邋遢、气氛不够活跃等弊端。这些弊端不但出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而且一部分公开课和示范课中也有这些现象。另外,在公开课和示范课课后的评课中,信息技术教师们更多的是对课程本身和技术细节的关注,而对课堂教学语言组织方面关注得似乎很少……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能恰当使用组织良好的教学语言,那么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合理运用
 
  正文:
 
  教师的语言组织,一直是语、数、外等主学科课堂的重点关注内容。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语言的组织运用似乎就不如语、数、外等主学科教师出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理科出身,文字功底有所欠缺或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组织不注重是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很多信息技术的课堂因为教师教学语言组织的不足而造成了课程松散、进度邋遢、气氛不够活跃等弊端。这些弊端不但出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而且一部分公开课和示范课中也有这些现象。另外,在公开课和示范课课后的评课中,信息技术教师们更多的是对课程本身和技术细节的关注,而对课堂教学语言组织方面关注得似乎很少。
 
  笔者曾经对听过的信息技术公开课和示范课做过一个小统计,发现课堂教学语言组织得比较好的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不是专业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语言组织得好的反倒是那些原先教授主课后来转教信息技术的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可能专业技术上不如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但是课堂教学给人的整体感觉却比较干净利落。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组织也应当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能恰当使用组织良好的教学语言,那么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原先教语文的“半路出家”的信息技术教师,本人现以自身的浅薄经验,对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使用合理高效的教学语言进行一番论述。
 
  一、 信息技术课课前准备与课堂引入段的教学语言组织:
 
  课前和学生交流,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习惯。这对于课堂教学是很有裨益的。然而信息技术教师们在课前却很少有这类的活动,特别是在平时上课更是如此。这就让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从一开始就显得干巴巴没有生气。实际上,信息技术课课前准备时,可以参考主课的方式,先从一些趣事或者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之类开始,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下面引入新课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可以问一问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季节了解一下学生的生活情况,以此来安排课堂的教学主题。例如,秋季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秋游的情况,有了明确的主题,比直接安排教材上单调的主题更容易让学生有学习的热情与激情。
 
  上课时一个优秀的引入设计,可以给课堂增色不少。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课程性质和教师专业偏向的原因,信息技术课的引入段呈现“技术化”的现象非常明显。本人对听过的所有LOGO语言课程《画正多边形》公开课和示范课引入段做了个统计,发现基本上这些引入段是出示一些正多边形或者有正多边形结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让学生描述图形,最后引入课程的。在此,教师的目的很简单——让学生认识正多边形(姑且不论认识正多边形和REPEAT语句有多大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非常少,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们基本也就不注重自身语言的组织。况且,教师在没有做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说,学生们未必就能够说到重点上,这样,引入段就可能会显得拖沓冗长。对于结构紧凑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后来某一次本人也上了一次这节课的公开课,在设计引入段的时候,本人就改变了“看图形、学生讲”的老方法,先找了个学生向他发了六次“蹲下”、“起立”的命令,同时让他做这些动作,然后本人问这个学生:“累不累?”学生答:“累。”然后本人就说:“你动作做得累,本人发令发得也累,请问各位同学,谁能够用一句话把本人刚才发的命令全说出来?”这样,学生立刻就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了“把‘蹲下’、‘起立’命令重复六次”,于是便顺利引入了REPEAT语言的教学,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用REPEAT语言画正多边形的教学。这种简洁明了而且指向性明确的语言组织,不但能够让学生们提起兴趣,而且也能够让信息技术课的引入段紧凑而干净利落。
 
  二、 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组织如果能做到如下几点,那么课堂必定能精彩起来。
 
  1、多运用合理的幽默语言。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试想,一个没有笑声的信息技术课堂和一个常伴随着笑声的信息技术课堂,哪个更有生气?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理科学科,其性质决定了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充斥着大量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从而影响到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例如原来本人见过一节公开课,那个信息技术老师就很会用幽默的比喻创造课堂气氛。在讲到文件操作时,有三个命令:删除,彻底删除,恢复删除(还原)。当时正是六月份,天气热,再加上这节课理论性比较强,有个别学生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该老师便说:“被删除的文件并没有从文件夹中消失,仍然占有硬盘上的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同学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大声说:“RECALL吧。”与此同时,和睡觉学生相邻的人已将其捅醒了,醒来的学生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笑,一会儿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见此情况该老师又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将你PACK,你也已经被RECALL了,那么我们全班这个文件夹继续工作。”笑声把困意都驱散了,三个命令各自的含义和功能让学生们在笑声中都理解了。这个信息技术老师如果还是在死板地照本宣科,那么课堂绝对不会出现如此效果,瞌睡的学生估计还会继续瞌睡下去。所以,只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适时合理地用上幽默的语言,课堂效果必会事半功倍。当然,信息技术教师们可能幽默细胞不多,但只要注意培养,总会有所成就的。
 
  2、教学批评要含蓄,教学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现在实际的非主学科的弱势性质,使得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由此信息技术课上教学批评收效甚微,效果远比不上语、数、外。信息技术课由于理论性强、操作频繁,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再加上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不重视,则更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合理的温和含蓄的语言就能引导学生,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而在评价学生操作的时候,不妨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不能盲目地表扬,因为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多少都会有一些不足或者不规范,所以在肯定的时候必须及时、正确、恰当地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不能让学生过分骄傲,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于信息技术教师的理科出身,对于事物的理解评判更趋向精确化和机械化,所以经常会走“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的那种极端。要做到全面而温和的评价,必须从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
 
  3、多设置疑问激励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有一次听过一节自编教材的QBASIC活动课,上课时讲到两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教师就采用“故错设疑”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列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编程序,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该教师将其做了个很妙的比喻——“两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怎么办?”这个问题一丢出来,立刻就有学生叫了起来:“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时,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适时地设疑并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达到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编程思想的目的。
 
  三、   信息技术课课后和课余的教师语言组织:
 
  主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一节课上下来之后,教师一般都会抽几分钟时间对整个课堂进行一下总结、分析与点评,这种点评对于梳理本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借鉴主学科这种课后总结分析的方式,以增强教学效果。这里的点评分两种,一种是学生点评,让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小结。另一种是教师点评,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的学习思路与学习内容。两种方法应该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运用。学生点评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小结。假如教师长期坚持让学生点评,学生就会刻意去关注整个课堂,从而减少了开小差的机率。同时,让学生点评也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术语规范能力等。当然,学生点评不是光让学生说,教师必须在学生点评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否则学生点评的效果很可能会出现偏差。而教师点评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理清整节课的思路,让学生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非常清晰的脉络式的把握。教师点评比较适宜于理论性的课,或者相对比较复杂的课,这样的课学生往往点评不充分,需要教师亲自进行点评与分析。教师点评的语言,一定要做到简单明了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在课后不多的点评时间中真正达到点评的效果。
 
  经历了课前、课堂、课后语言的交流后,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学会在平时和学生多交流。信息技术课由于不是主学科,教师教的班多,跟学生见面的时间少,所以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就放弃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实际上课余交流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大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老师交流,从而进一步喜欢上学习这门课程。另一方面通过课余时间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另外,教师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多引导学生自学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语言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而且这门艺术一点也不比其它学科甚至主学科的教学艺术差。从表面上看者只是口才问题,而实质上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体现。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才能利用合理而高效的教学语言,把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文理交融,行云流水,这是个非常值得考虑和实践的问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LOGO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利弊探讨及其对策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