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析隔代教育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二、背景

  在国外,西方国家对于0到3岁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这个年龄段的育儿机构工作是十分严谨的,他们的育儿人员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必须有专业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些专业的育儿人员可以从生活到学习以及孩子们心理上给孩子们全方位的照顾。有了这样的保障,西方国家的幼儿们在出生之后,父母就可以完全放心地投入工作中了。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上海,0到6岁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一半,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再随着社会高岭化趋势的形成,(我国已经步入世界老年化人口国家,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隔带教育越来于普遍。

  三、形成隔代教育成因

  1、  父母方面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成功,另外一方面又要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是无暇顾及到孩子。(我国有个互相比的习惯)

  一些夫妇离婚后,为了不影响再婚,谁也不肯要孩子,最后,孩子的惟一去处便是爷爷奶奶处。有的夫妇双方“下海”经商,深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好把孩子托付给父母。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工作繁忙,收入偏低,追求享乐,超生躲避等等

  2、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方面原因(我国家庭结构——421金字塔式)

  原因一: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原因二: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原因三: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原因四:祖辈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通过调查发现,部分老人对于抚养孙辈,不但无怨无悔,还深感幸福。他们认为身边有个孩子可以驱除孤独感,不仅无苦可言,而且感觉其乐无穷。当然,祖辈抚养孙辈,更多的是出于无奈。我校学生何某的父母去年南下打工,只好把他托给奶奶抚养。可怜的老太太六十有五,且患有多种疾病,连自己都要人照顾,教她如何不气愤,大骂儿子不负责任,但骂过之后又无可奈何,总不能把孙子扔下不管吧。只好勉为其难地将其抚养。

  四、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利方面: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具备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祖辈家长带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优势一: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优势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不利方面:因素一:容易形成溺爱。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我校一件事:一孩子改试卷分数的情况、、、)

  因素二: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因素三: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因素四: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

  ⊙隔代教育有的是很乐意,但更多的无奈,谁不想享享清福?谁不想和同龄人聊天?喝茶?甚至隔代教育有时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时把小孩带出什么问题,子女又骂。当然也真的没有办法,这也由我国现实所导致。我国,一个父母负责孩子上学、结婚、生子,还得带孙子等直到老死,可以说很辛苦。既然是现实,不带孙子恐怕别人还指指点点,与其天天把那当作无奈,甚至痛苦还不如掌握一些隔代教育的方法,把那变成开心的事。下面我们就说说隔带教育的方法,在交流方法之前让我们来看看隔带教育的误区:

  五、隔代教育的误区:

  1.在生活上,用物质的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

  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生活需求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投其所好。他们总觉得“自己童年受了苦,不能苦孩子童年”。这种一味的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抗挫折、经风雨的能力。殊不知,对有些孩子,你对他满足越多,他越不满足。(温室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如果成绩好的话也是高分低能)

  2.在心理上,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比别人有用,往往求全责备。

  我有一个邻居的孩子,天赋不算好,他曾考过一次比较好的成绩,那是在小学,现在是初中,可是他的爷奶要他每次考试至少保持全年级前三名,第一次就落到二十名,后来每况愈下,可他的爷奶还是一味的罗嗦唠叨。如果孩子的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容易使孩子丧失进取之心,缺乏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3.在观念上,有少数老人认为骄横泼辣的孩子将来不受人欺负,对孩子过于偏袒,迁就和溺爱,不分是非曲直。

  9岁的强强在学校是个小霸王,稍不如意,他就打人。孩子的父亲说,他们夫妇长年在外,孩子管得少,教育的任务就交给爷爷。孩子小时挺纯的,在外面老挨打,爷爷心痛,觉得这样下去孩子会受人欺。于是就叫孩子还手,孩子不打,爷爷亲自做“示范”:把脸伸过去,让孩子一巴掌一巴掌地打。孩子在打爷爷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也“练”出了胆量。后来只要同学跟东东过不去,必遭东东一阵好打。

  还有一个孩子,寄养在外婆家里,无法无天,屡教不改,他外公罚他跪地要打,可外婆也跟着跪地不起,声称要打先打她,全身心地保护外孙,致使外公无法正常教育外孙。一些老人有糊涂认识,导致学生养成极端自私狭隘的心理,粗暴任性的性格,遇到争端,他们总是逞强霸道,丝毫没有宽容和忍让。这种学生往往惹是生非、不服管教、妄自尊大。

  4.在教育方法上,老人全部包揽家务劳动,使孩子失去一切锻炼的机会。

  现在的孩子小,心疼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以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长此以往,他们怎样去建设祖国或者怎样去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成家立业。

  六、隔代教育应该怎么办或者方法、对策

  (1)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培养其生存本领,不要凡事大人一手包揽。

  (2)要克服偏袒行为,分清是非曲直。现在的孩子好动,易惹祸,发生了矛盾纠纷,长辈要调查研究,分清发生问题的责任界限。小孩子往往是纯真的,只要你分清了是非,他们肯说真话。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处事才能得当。

  (3)正确全面评价孩子。对其优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对其缺点,多指导改正克服的方法。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在教育孩子上,隔代长辈要和孩子父母保持一个腔调。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统一。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鼓励孩子利用电话和书信与父母联系和沟通。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5)增强孩子爸妈的家庭责任感。

  对于孩子汇报的情况,告诉远在外地的或者不常在家的孩子父母不能偏听偏信,使两代人产生隔阂,从而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告诉您的子女——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6)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经常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反映孩子在家情况,形成合力,发挥作用。

  七、现象及支招

  现象1:老人“爱无度”孩子被宠坏      建议:让年轻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爸妈很宠孩子。女儿喜欢被抱着睡觉,白天我妈会一直抱着,晚上我带孩子,把她放到床上她就哭,爸妈听到哭声就会出来抱怨。”张红的孩子刚满1周岁。她说,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女儿竟养成抓人头发、抠皮肤、打手掌、嘴巴咬人等坏习惯。

  张红说,父母还喜欢宣扬老传统。对孩子吃钙片、鱼肝油、奶粉等很不能接受,总说“以前养你们的时候该怎么吃怎么吃,还不是一样长大”。

  “我发现,要让父母接受新的育儿观念,我们子女自己讲不太有效果,需要第三方权威人士介入。”张红说,她发现有三种声音父母最愿意听:医生的嘱咐、媒体上的信息、邻居的经验。

  【教授支招】0~3岁正是儿童情感依附的关键阶段,白天由老人带孩子,到了晚上,需要把带养权归还给父母,双休日时,一家子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分配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意义。

  无论怎样,祖父母不能替代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让年轻的父母逐渐进入自己的角色,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现象2:孩子爱顶嘴老人没权威      建议:追溯家庭影响给孩子树榜样

  “隔代教育”的主角之一,老人们也有一肚子的苦水。

  “孙女竟然这样给我规定:打电话、写日记、换衣服时我不得靠近她,否则就是侵犯隐私。”对11岁的宝贝孙女,沈婉珍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古灵精怪,大人比较宠,现在一句重话也说不得。”

  小孩子很会顶嘴,在孩子使小性子时,好说歹说也没用,只能抬高音量,在气势上“压倒”他,但就是这个,最近也越来越没效果了。

  【教授支招】不少家庭都很看重小孩的学业,对孩子心态的培养却比较少,孩子容易变为个性很强的小公主或小王子。遇到孩子顶嘴,一方面,大人不应该有“我是大人我就是权威”的心态,要看孩子是不是顶得有道理,给他们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追溯家庭的影响,如孩子的爸妈是否尊重老人,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让孩子看到老人在家里是有权威的人。另外,老人可以用精神奖励的方法,对孩子每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孩子的表现,评定今天能得几颗五角星,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现象3:孩子课业压力大老人干着急      建议:不要过多关心,给孩子空间

  已经16岁的孙女是朱志和一手带大的,目前在杭州某重点中学读初二。但随着孩子长大,朱志和渐渐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孙女的课业压力很大,每天作业至少到晚上11点才能完成。而从孙女小学三年级开始,作业本里的内容她就有不少看不懂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嚷嚷着让孙女快点做,早点睡。

  “我家小伢儿才上小学,写两个字就喊累,我也不懂,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场,遇到同样问题的老人很多。

  【教授支招】爷爷奶奶疼爱小辈,孩子做功课时常在旁问长问短,其实,过多地打扰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做孩子口中“烦人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如果不能给孩子学业上进行辅导,就留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例如,孩子在做作业,家长不应该在房外把电视开得很响,这样会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

  现象4:吃饭慢学东西不坚持说了又不听

  建议:少命令控制,多商量沟通

  吃饭慢、做作业慢、学东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余玉静的7岁孙子让她很头疼。掰着手指头,老太太罗列出一大堆难题。

  【教授支招】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少命令、控制,多商量、沟通,要以疏代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前先思考孩子到底要什么。比如孩子做作业慢,要分析是因为不会做还是不感兴趣,再和孩子爸妈商量,采取针对性的方法。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可以对孩子进行“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即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朋辈的影响力,彼此之间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知识,以唤起共鸣。多约邻居孩子一起玩耍,(不是瞎玩,选择品行等好的,让其影响孩子),孩童的同伴关系能满足他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也能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

  对策:少一点点爱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常对自己的儿女严格要求,而面对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时,却怎么也爱不够,家长架势和威严荡然无存。其实,只要少一点点爱,隔代教育就能变得更完美。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实施呢?第一,和平时保持一样的习惯。要求孩子每天都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可能这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有时电视看得起劲,就会要求“今天就晚一点睡吧”,这时候爷爷奶奶要坚持自己的决定。其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宝宝自己做,这能让宝宝明白——我自己也是很能干的。相反,如果事事代劳,宝宝就是能自己做也不愿做了。

  暑假,爸爸妈妈要上班,彬彬和外公外婆在一块。某天一家人逛商场时,彬彬看到了一件小火车模型,这架小火车可以在设定的轨道上轰隆隆地跑,爬山坡过隧道,彬彬很喜欢,让爸爸妈妈给他买。妈妈告诉彬彬:“如果你真的很想要这架小火车,妈妈可以给你买。但是你要每天帮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坚持两个星期,爸爸妈妈就给你买。”彬彬很不情愿地哭了起来,被爸爸妈妈带回了家。可是,外公外婆却在第二天偷偷给彬彬买了回来。

  对策:更新旧观念

  其实,彬彬妈妈所采取的方法叫“延迟满足”。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加上物质生活十分优裕,结果造成了对孩子的极度宠爱、有求必应。长久下来,孩子就会觉得“只要我要求,就可以得到”,往往不再愿意花上一段时间去等待。为此,家长应该善于利用甚至制造一些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机会,比如在游乐园玩耍时可教育孩子遵守秩序,排队等待;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游戏等等。这能让孩子养成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做好每件事的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外公外婆就是因为不明白爸爸妈妈的心意,才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老人要学习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的“孙子兵法”。

  爷爷奶奶和婷婷在一块时,几乎都呆在家里。奶奶要出去买菜、爷爷出去理发,都一定留一个人在家陪着婷婷,如果婷婷要求和爷爷奶奶出去,奶奶就会说:“小宝贝,听话,外面多危险啊,就在家呆着,乖!”在家里呆上一整天,在婷婷的强烈要求下,奶奶才会在傍晚带她去小区绿地玩一会儿。

  对策:给孩子适当自由

  老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然不是坏事。可是,也不能因为安全,就把孩子禁锢在家里,一步也不让他们多走。爷爷奶奶如果要出门,只要不是太远(比如买菜等),可以把孩子带上,孩子还能帮助爷爷奶奶提一些比较轻的东西,这样他会有成就感,学会帮助他人。还可以在晚饭后带孩子出去散步,给孩子购买一些运动器械,比如绳子等,让他去草坪上跳一会儿绳。只要稍微注意安全,孩子就能玩得很开心,要尽量给予他们这些自由。

  暑假里,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着带孩子时,很多父母就认为这完全是老人的事了。当晚上下班回家后,孩子想要和爸爸妈妈亲热一会儿,爸爸妈妈却说:“乖,爸爸(妈妈)现在有事情要做呢!你去找爷爷奶奶,让爷爷给你讲故事!”

  对策:父母要担起责任

  爷爷奶奶替代父母,这是一类客观事实。有许多家长平时非常忙,回家后孩子缠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常常拒绝,而某些爷爷奶奶也赶快把孩子带走,“别耽误爸爸妈妈工作了!”其实这是不妥当的,爸爸妈妈需要担起教育的主要责任。虽然这在现实中做起来很难,但还是要坚持。下班回家,即使再忙再累,父母也要抽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老人也需要监督自己的儿女:“你应该和你的孩子相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下一篇:全民参与 构建低碳校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