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议论文不可触碰的十条红线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超   广州市知用中学

  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里说:“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当下高考作文,能够体现学生对具体问题思辨、分析能力的“议论文”成为考场主流文体。关于考场议论文“应该怎样写”,“前人已述备矣”。但考场议论文“不应该怎样写”的“底线”是什么?出现哪些情况会导致写作必然失败?还较少有人总结论及。笔者经验,一篇材料议论文,如果出现以下10种文病中的一种,或称为考场议论文的“十条红线”——如果触碰了其中的任何一条,就会导致写作失败,不会得高分——这是对议论文的最低要求。如果触碰了两条以上,那就更悲惨了。

  一。、审题不准。对材料主体内涵或写作要求理解不准,犯了写作方向战略性错误,必然失败。

  二、。 文章出现病句。特别是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有一两个病句,就给阅卷老师很坏的印象,导致失败。

  三、开头没有提及材料或者引用材料太多。不涉及原材料或照抄原材料,两个

  极端,都可能失败。

  四、开篇没能用一二句话把论点简明写出。论点不能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多

  致失败。

  五、论点之后,不是议论分析,而是直接举例子。只有事例没有思想分析,当

  然失败。议论文还是应该以议论为主。

  六、例证不简明扼要,而是详细叙述。造成议论文主体不是“议论”而是“事

  例”,叙述文字过多,当然失败。

  七、通篇不见一处“深刻的思想,闪光的语言”。整篇文章没有一处深刻、出彩、

  令人眼睛一亮、忍不住要多看一眼的精辟认识和语言。通篇泛泛而谈,陈词滥调,空话套话,必然失败。

  【范例展示】: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谋职类,营销类啊……读这些书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职、盈利……其实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工,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可以在已知之外,获得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中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成就,很多来自这样的机会。根据以上材料引发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例文1】:

  做“无用”之事,成大用之人

  广州考生

  书店里最畅销的往往是考试、营销类的实用书籍,它们助人直接走向成功。做事情目的性强当然无可厚非,但太过功利化、求捷径,可能越走越偏,越走越窄,欲速则不达。(概引材料,提出总论点)

  “无用”的未必真无用,它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分论点一)。做“无用”之事是一种广泛的、多层次的涉猎学习。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不同的领域学习中,人们的收获是不同的。大范围的接受知识,不知不觉中便收获了许多。《职来职往》的主持人刘同,在他的书中写到:大学时他经常沉浸于CD店,随意挑选那些吸引人的、有个性的歌曲试听。在这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引人注目,为他以后的媒体制作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刘同在漫无目的的选歌、听歌中,无形中学会了宣传销售法。

  “无用”的学习涉猎是感悟世界的桥梁(分论点二)。曾在电视上看过某位名人谈获取“灵感”的方法,说他平时上班、出访多用步行,为的是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寻求灵感的来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也曾说,走出农村后,总会找时间回去看看,久而久之,自然为他写出优秀的农村作品打下基础。大家或许有这样的体会,在阳台为花草浇水的时候,在人行道观察树干纹理的时候,在仰望蓝天白云的时候,在密林中观察昆虫鸣禽的时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感动。英国的达尔文,法国的法布尔,他们的成就,很多得益于这些“无用”之工。

  读“无用”的书是塑造大脑的利器(分论点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因而每本书都有不一般的内涵。过于狭窄地阅读,功利性地做事,往往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局限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趋于同化、僵化。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同为启蒙思想家,但他们的主张不尽相同。他们相互研究过对方的学说,他们也在批评对方中完善自己的学说。可见每个人、每本书都有改造人思想的功能,关键在于你是否将其为自己所用,并使自己的眼光更具洞察力。看似“无用”的学说理论,恰是修补完善自己思想的利器。他让你时刻更新自己,完善自我。

  “李白斗酒诗百篇”,借“酒”,李白留下了千古名篇;观赏白鹅,王羲之悟出了书法的真谛;博采众家所长,董仲舒创建了新儒学;酷爱柔道,普京养成了果敢坚韧的品格,钟爱诗词,毛泽东养成了浪漫扩大胸怀,喜爱桥牌,邓小平形成了缜密严谨的作风……饮酒、观赏、博览、柔道、诗词、桥牌……这些看似与他们的主业无关的“副业”,似乎“无用”,但却在成就他们的事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无用之用”,富含大智慧,它带给我们知识,深刻我们思想,丰富我们情感,拓展我们技能,提高我们素养。而这是所有功利性的行为无法比拟的。“无用”实为大用,做“无用”之事,成大用之人。(总括全文)

  【点评】:

  《做“无用”之事,成大用之人》是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评分58分。文章审题准确。开篇概括引用材料,提出总观点:“做事情目的性强当然无可厚非,但太过功利化、求捷径,可能越走越偏,越走越窄,欲速则不达。”

  本论分三个分论点展开,运用大量典型例证和引证,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有广度和深度。最后总绾全篇,重申论点,首尾呼应。全文采用“总—分—总” 结构,鲜明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点评:张超)

  【例文2】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下水文)

  (张超   广州市知用中学 )

  事物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些“间接”作用,尽管短期内不明显,甚至看不出来,长期看作用巨大(概引材料,提出论点)。

  陆游总结学诗经验时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就是说急功近利地为学诗而学诗,往往难以成功。一些看似与学诗“无关”的“诗外”之工,却起着意想不到作用。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凡事过于直接的追求,往往欲速则不达,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换个思路,曲径通幽,反而能取得好效果,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务实之外,不妨务点虚,读点“无用”之书,做些“无用”之工,扩大知识面,寻求别样的途径和灵感,条条大路通罗马,出奇制胜。(引证)

  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和惠子就探讨过“有用”、“无用”这对概念。庄子的观点“无用”就是大用,一棵疙瘩弯曲的老树,因无用而不被匠人砍伐,却因此枝繁叶茂,终享天年,给人遮阴避雨,岂非大用?一座房屋,墙壁房顶起支撑遮盖作用,里面的空间似乎无用,但却是最大的用途。人走在山路上,有两尺宽就够用了,其余部分看似多余无用,可如果将其余部分全部挖掉成万丈深渊,只剩下两尺宽的“有用”之路,你还敢走吗?所以,很多事请,看似无用,实则大用,不可或缺。《红楼梦》中宝、黛二人都不爱读当时的“有用”之书——《四书》《五经》,都爱读些 “无用”的“闲书”——《楚辞》、《庄子》、诗词、杂剧……凡怡情悦性者,旁学杂收,无不涉猎。因此他们颇具“才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例证、喻证、类比、引证)

  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又多才多艺,涉足一些与其专业看似“无关”的领域。达·芬奇是杰出的工程师、科学家,同时又是伟大的画家;爱因斯坦是出色的小提琴手,他说:“如果不是音乐艺术修养,他将一事无成”。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假期补课,不补习数物化,却补习语文《孟子》。杨振宁说:“物理是什么?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到尽头是宗教。”钱学森是物理学家,但他对绘画、音乐、摄影深感兴趣。他多次感慨:“在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钱学森晚年所倡导的“大成智慧”(集大成得智慧),其核心理念就是:打破各领域的界限,把科学与艺术结合,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结合——无用变有用。(例证、引证、层进)

  古人有“道之用”和“器之用”之论。所谓“道之用”即理论、原则之用,所谓“器之用”即工具、器物、技术之用。中国人一向务实,这是优点更是缺点。比较注重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的“器之用”,而忽视抽象的、更高境界的“道之用”。所以中国古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缺少系统的理论探索与总结,缺少科学思维,有的只是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技术和经验,如四大发明之类。对待新生事物,我们往往首先考虑是否有“器之用”,而对更高层面的纯理论探索的“道之用”不感兴趣,探索不够——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落后西方之缘由”。孔子说:“君子不器。” 这是说君子不能仅了解技术层面的“器之用”,还要懂深层的“道”。在科学史上,很多“纯科学基础理论”,在诞生之初,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看似“无用”。可随着发展,作用巨大。如原子理论,最初看似无用,后来运用其理论制造出原子弹、核电站、核动力等。(例证、层进、对比论证)

  一个学生在学校念书,校外的世界似乎对他“无用”。但是如果把这些“无用”之地全都消除的话,他在学校念书又为了什么呢?他原本以为有用的学校至此也变成无用了。可见,有用与无用之间,不可采取二分法断然切割,因为它们是相互为用、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层进论证、对比论证)

  (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5年第12期)

  【点评】: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是篇教师下水文。引用陆游诗句做标题,既体现论点,又有文化含量。

  第一段概引材料,提出论点:“事物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些‘间接’作用,尽管短期内不明显,甚至看不出来,长期看作用巨大。”

  本论部分大量运用例证、引证、喻证、类比、层进、对比等论证方法,体现论文的广度、深度和逻辑力量。

  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有用与无用之间,不可采取二分法断然切割,因为它们是相互为用、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

  1、议论文采用对比结构和多种论证方法

  学生思维一般片面、单向,不善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作文局限于单方面的例证(典型事例论证)、引证(名人名言论证),再多的事例、名言也显得片面肤浅单调,难以深刻全面。不妨采用对比结构(对比论证),在正面论证等之后,再反面论证。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谈问题,在对比中加强文章深度和广度。正与反,好与坏,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可构成对比。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对比——横向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阶段对比——纵向对比。

  其实不仅是对比结构(对比论证),议论文中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多种论证方法,除了常见的例证、引证外,还有对比论证、层进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申论证(归谬法)等等。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无形中就加强文章深度和广度,也能克服了篇幅不足的弊端。

  【范例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例文3】

  带着枷锁的舞蹈 (下水文)

  (张超 广州市知用中学)

  人生就好比要穿越一片沙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我们倡导、追求的“自由”,是以遵纪守法的“不自由”为前提和条件的(概引材料,提出论点)。

  孔子说:“七十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引证),就是这个道理。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引证)。自由、民主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但“自由、民主”的前提是“法制、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个人追求自由的前提是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和权益以及社会良性运转。没有法治、道德的规范约束,会导致无法无天、天下大乱的混乱无序,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人们失去了安全感,所谓“自由”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正如任何体育竞技比赛,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场地的限制,在规则场地之内可以自由发挥,各显神通,失去了规则和场地的限制,就无法比赛,也失去了意义。这好比带着枷锁跳舞,跳的“无拘无束”、优美动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舞林高手”。(正面例证、类比、喻证)

  又如艺术,包括书法、文学等,都讲究自由创造,展示个性,所谓“艺无定法”。但这个“无定法”是以“有定法”为前提和基础的。 “无定法”,不是“没有法”,更不是“不用法”,而是先学章法,再到不拘成法,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这才是“无定法”的真正含义。从“有法”到“无定法”,是一个漫长的境界提升的过程。张旭的狂草书法,看似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无拘无束,其实练习狂草者,都有着扎实的楷书基本功,都要先学习楷书的章法,否则“狂草”也就成了“乱草”,失去了规范、内蕴。(正面例证、类比、喻证)

  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庄子所追求的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 “逍遥游”,以及所谓“至人、神人、圣人”,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连庄子本人也做不到。如果你让庄子例举出生活中这么一个绝对自由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举不出来,所以它只能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靠想象,虚构出这样一个神人:“邈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反面例证、引证,对比论证)

  大文学家苏东坡是很洒脱、追求心灵的恬适自由,但苏轼离不了那个社会和时代,苏轼有选择不被贬谪的自由吗?没有。儋州尽管不是沙漠,但也是荒蛮的瘴疠之地呀,苏东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但他在贬谪之地活得很旷达,心是自由的:“短篱寻尺间,寄我无穷境。”正像匈牙利诗人斐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里的自由,我理解主要是心灵的“自由”。就像一尾鱼,鱼在水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是自由的;可鱼又不能离了水,这又是不自由的。我们追求的正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刃有余的境界。(例证、引证、喻证)

  2、议论文采用层进论证,加强深度广度

  议论文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逻辑思路展开。也就是:是什么(论点)——为什么(分析)——怎么办(措施),这一思路体现了层进式结构或层进论证,能更好地体现议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就是开门见山的提出论点,或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分析问题”也叫“本论”,一般是文章主体,就是针对论点展开论证。“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就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很重要,应是论文写作的重点所在。常见有些论文,问题提得尖锐深刻,分析得也头头是道,但怎样解决,怎么办,则语焉不详。仅“破”不“立”,论文的价值就要打折扣。议论文采用层进式结构,就体现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步步深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比如针对“人云亦云”展开层进式论证。首先提出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接着分析问题——人云亦云的表现、危害、本质和思想根源等。最后解决问题——怎样防止人云亦云、方法措施等。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思路,仅是层进式结构或层进论证的形式之一,凡是文意逐层加深的,或多角度多方面阐述,都体现层进式论证,体现论文的深广度。

  【例文4】

  用语言的彩虹搭建心灵的桥梁

  ——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语言与沟通”(下水文)

  (张超    广州市知用中学)

  众多共知,语言在人类沟通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分论点一)。人类在没有形成复杂的语言系统之前,也即鲁迅所说的“吭育吭育”的时候,生存几率和工作效率都是极低的。当人类形成了复杂、高效的语言系统后,才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发展进化,“人猿相揖别”,成为地球的主宰。

  即便如此,不仅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间沟通困难,就是同一国家民族间,由于方言的差异,也给沟通带来障碍(分论点二,进一层)。材料中古时东瓯国与晋国的语言就不尽相同,火虎不分,一字之差,酿成房毁人亡的悲剧。可见语言的统一何等重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何其巨大。就我国家来说,可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就世界来说,可见推广世界语的必要性。(例证、引证)

  语言在沟通中还要讲究技巧和艺术,这决定了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分论点三,进一层)。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邹忌”,《触龙说赵太后》里的“触龙”,《烛之武退秦师》里的“烛之武”,都是语言沟通劝导大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证、引证)

  不仅如此, 语言更关系到民族的统一和凝聚力(分论点四,进一层)。“使用共同的语言”不仅便于交流沟通,更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和国家的象征,是国家和民族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媒介和联系情感的重要纽带。相反,要想分裂一个民族和国家,最简单有效的离间方法就是使其语言异域化,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文化和心态。正如梁启超所言:“欲兴一国必先兴其语言,欲亡一国必先亡其语言。”希腊神话中,人类欲建“巴比通天塔”,上帝恐惧,使人们语言杂乱,不能相互沟通配合,最终阻止了人们建塔。可见语言对一个民族团结是多么重要。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借教师韩麦尔之口道出:“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例证、引证)

  语言虽是沟通的重要手段,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分论点五,进一层)。在“沟通”中,人们之间的价值观、志趣、情感、修养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所谓“有无共同语言”,绝不是指是否说“同一种语言”,而是指有无相同价值观和志趣等。所谓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与人之间若心心相印、互相理解、配合默契,有时无需借助语言,一个眼神、表情、动作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苏联影片《布谷鸟叫了》,反应二战时期三个人——一个苏军,一个德军和一个苏联少数民族姑娘——意外相逢在一起的故事。开始三人因语言不通,充满敌意,但最后三人由于患难与共,心灵相通,最后化敌为友,成为患难之交。(例证)

  当今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国家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包容,尤其必要(分论点六,进一层)。中美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两个国家,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一个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且相距遥远,从语言到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各领域都存在巨大差异。但20世纪70年代,双方都有沟通了解的意愿,都努力尝试沟通,在巨大差异中也找到了沟通方式——乒乓外交。用“小球转动大球”,终于实现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打破了阻碍双方沟通的隔膜,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传为外交史上的美谈佳话。(例证)

  现在科技发达,沟通手段便利快捷多样化,但人际情感日渐隔膜(分论点七,进一层)。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网络、QQ、微信等多种手段沟通,“天涯若比邻”,空间距离似乎拉近了,但人们的情感却隔膜疏远了。如何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加强人们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努力克服阻碍人们情感沟通的种种障碍,增强互相理解和信任,成为当今面临的新课题。(例证、引证)

  (《给学生留下“语言与沟通的广阔空间》发表于《语文学习》2004年第7~8期)

  3、议论文多角度阐述话题,加强深广度

  【例文5】

  说古论今话”常识“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常识“(下水文)

  (张超    广州市知用中学)

  ”常识“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角度一)。所谓”常识“就是大多数人所共知认可的普通知识。人是社会动物,饮食起居、人际交往、工作学习,道德规范……可以说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常识“的规范指导。一个”常识“普遍失效的时代,整个族群都可能走向疯狂。譬如砍掉一个人的脑袋比切断一根黄瓜,心理压力要大得多,这是常识。但如果一个人或一群人变得砍掉一个人的脑袋和切断一根黄瓜的感觉差不多,违背了常识,那么这个人或一群人肯定疯狂了——战争或扭曲动乱的时代,就可能把人变得疯狂,变得”失常“。

  常识易知而难行(角度二)。很多常识性的东西,道理并不艰深,人人都知道明白,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所谓”易知而难行“。譬如”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孝敬父母“、”遵守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是常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冯玉祥给张学良的《做人箴言》:”要小心,要谨慎,学吃亏,学让人,遇事能忍,生活俭勤;不自夸,不骗人,诚诚实实,厚厚墩墩,乃为根本。“可以说里面每句都是常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常识具有时代性,不断发展变化。(角度三)。鲁迅说:”从来如此,便对吗?“ 司空见惯、从来如此,便不以为怪,不以为错。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相对性。一个时期的”常识“,另一个阶段也许是”错识“。比如”家天下观“”天圆地方观“”神创论“”地心说“等,历史上都曾经是”常识“,可现在却是”错识“。现在认为是常识的,将来也可能成了”错识“。鲁迅的《药》中,当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时,当时的民众凭着那时”家天下“的”常识“,愤义愤填膺地斥责:”这是人话么?简直是“疯话!”可今天如果某人说“国家是某个人的”,大家肯定又认为是“疯话”了。

  囿于常识,可能束缚创新的手脚(角度四)。譬如,苹果熟了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在一般人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常识”,无需大惊小。如果有人质疑为什么会这样?习惯于“常识” 的人多半认为这人脑子有问题。而牛顿却从这“常识”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杨振宁说:“在科学上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科学总是在怀疑推翻前人的理论中前进的。”这就是说,不能用多数人认可的“常识”为准绳来断定是非对错。

  许多被视为“定论”的常识未必正确(角度五)。譬如人们常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眼见”就一定是实吗?很多幻视、错觉、赌博魔术中的障眼法,自然界的一些未解现象,不都是“眼见”吗?可照样骗你没商量。可见“眼见为实”的常识也信不得。如今用过去的“常识” 已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些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如对秦始皇、曾国藩、李鸿章、洪秀全等人的评价。

  常识须不断推陈出新(角度六)。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基本论断。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宗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对人类自身和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之中。这都是“推陈出新”。中国社会的进程,由苏联的“高度集中”模式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由民主法制不健全,到如今法制比较健全;由过去的闭关自守,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哪一次社会的进步,不是对“常识”的发展和扬弃?总之常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无止境。(总结全篇)

  (原载《现代教育报》2009年7月19日)

  八、。整篇文章,论点不明,不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

  论点是什么,要证明什么——判断的标准就是自己不能用一两句话把能统摄全文的论点概括出来。整篇文章东拉西扯,逻辑混乱,不知所云,最大的失败。

  九、。字数不够。这是显而易见的硬伤,不成篇或篇幅不足的文章,当然失败。

  十、书写潦草,难以辨认。给阅卷老师印象极差,容易失败。作文书写美观当然好,起码做到工整易辨认。

  以上导致考场议论写作失败的“十种文病”——“十条红线”,有些看似

  老生常谈,并不新奇。但关键是“知易行难”——了解知道并不难,难在写作中确实做到避免触碰。学生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的议论文习作,看看触碰了那一条或那几条“红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改正提高。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之痛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