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诗歌教学中学生的灵性激发——《秋天》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9-1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静这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我会终生难忘,因为这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公开课。这堂课能够顺利完成有赖于组内江月华老师、廖敏老师平时对我的指导和磨课后宝贵的建议。廖敏老师深夜帮忙制作的PPT也在课堂上发挥了引人入境的效果。课后大组内很多老师都攥写长文给我的教学提出了不少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意见建议,张静拜谢!于是觉得有必要针对自己这堂公开课甚至是今后我的现代诗歌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初读会易让人产生比较简单的印象,觉得无非是描述了三幅秋天的景色画面。但我在研究如何备课时发现,每幅画面并非像看起来的那么“单纯”,三幅单独的画面内部又有着一些联系。何其芳诗歌的语言有着其独特的清丽、明朗、纯净的特征,适合七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诵读。

  这堂课在磨课初期我本打算围绕现代诗歌语言的“非逻辑性”特征展开,但在磨课初期这个教学点的进行使课堂结构显得较为松散,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组内老师建议我更换教学重难点。于是我选择了“秋天藏在哪里?”、“秋天是怎么藏的?”、“秋天被诗人比作什么”三个主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抓住诗眼“栖息”、“游戏”、“梦寐”的解读。备课预期大致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第二,讨论主问题,解读诗歌;第三,学生仿照“秋天······在······”创作一小段诗歌,并做简单地点评。但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第一环节用时过多,导致第三环节没有办法进行。这也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这个问题,我在课后与月华老师讨论过,月华老师说:“诵读的指导是有必要的,但是课上每节都指导会花费过多时间。其实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老师要做的只是需要点一点他,让他自由生发开去。”关于学生的灵性和诗歌的灵性,这两种这么美好的东西,我是否在这堂课上过多地用力打压了下去呢?

  一、读有灵在备课初期,我就诗歌教学到底该先读后品,还是先品后读,亦或是边读边品的问题困惑不解。先读后品,课堂结构明晰,有章有道。但缺点是诵读感情可能只能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了解诗歌中蕴藏的情感。先品后读,直接走进文本,未免突兀,品后再读恐怕会忽视诵读本身对理解诗歌的有利作用。边读边品,兼顾上述两者优点,但又会使课堂结构松散、环节不明。反复思量,我最终采用了第一种先读后品的诵读方式。课后与陈洋老师就这一问题请教时,陈老师也直陈了这三种诵读指导方式的优劣,他表示采取何种方法更这堂课其实要取决于教师对本堂课的定位。由于本堂课是汇报公开课,不可否认地说这堂课的展示性质是占主要成分的,采用先读后品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指导诵读时强调技巧,这种难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是否是强调形式重于情感。灵性的孩子对诗歌的理解是否被框定在了几个重读、轻读、升降调的符号中呢?

  陈老师的意见让我思考良久。在我们诵读诗歌的过程中,由于诗歌解读的多样性,那我们的诵读是不是也应该有多样性呢?不止升降调、轻重读,每个孩子的表情与语气词的变换是不是该给他们更多自己发挥的空间?使得学生的灵性情感在诵读中得到多样化的展示。

  二、品有灵在课堂上学生跟着我创设的三个主问题把三节诗歌贯穿了下来,我自认为预期的效果算是基本达成了。前天与余春玲老师、袁冉老师的谈话才让我发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的差别。在我自认为学生的思维一步不离跟着我走完这三节诗的时候,老教师会着重于学生个性解读,并就此生发开来。

  而我在诗歌文本解读中总是想着怎么把我想得都讲授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我对诗歌的感受。我就想当一个好的裁缝,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面料佳、裁剪棒的衣服强行穿在学生身上。我自认为这样是好的,是顺理成章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并不是一块待裁剪的布匹,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心灵的七年级孩子。我所认为的时尚昂贵的衣服,或许在他们眼里像是“小丑服”。但是庆幸的是我好在这堂课还能自圆其说,但孩子们眼中认为的好衣服却没有呈现出来。像余春玲老师所说他们的灵性被我们三个主问题框在了一个我预设好的思路上。虽然课堂上有问有答,但其实所有问题的答案也都是被框定在我的“衣服”上。

  怎么能解开这个困惑呢?这两日我一直在思考。暂想到以下几点,希望能和各位前辈老师共同商榷:

  1.解惑盲点,跟进课堂动态,离题但不偏题。

  学生有时会对一些犄角旮旯的小疑问产生浓厚兴趣,我之前总会说他们“偏离”了主题,不尊重他们自己的创造性发现。殊不知,这除了打压了他们自我个性化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以外,还很有可能误过了很多很多通向文本核心的新通道。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我在想能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灵性的发现,我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在自己的诗歌解读通道上默默陪同。在某些看似离题的问题中找到核心问题的核心答案,总归再回到主题中。

  2.平时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培养。

  诗歌的诵读和解读如何能把美育贯穿其中,这是我当初设计教学时考虑过的一个问题。我在做学生时深有体会,很多阅读解读的问题在解答过程时我并非像老师一样有着清晰的解题思路,但答案还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就在于平时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养成。尤其诗歌的画面感的产生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的审美培养。

  三、写有灵作文教学本就是语文老师比较头疼的一大问题了,现代诗歌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更是较少接触的体裁,现代诗歌的写作训练我更是有些束手无策、一团乱麻。所以我在课前曾布置他们自己去附中校园去找秋天的痕迹,然后仿照“秋天······在······”的句式,创作一小段现代诗歌。我偷了一回懒,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如何创作诗歌的指导。这就是检验他们灵性的时候了。课前我抽出中午的时间预先看了一遍他们创作的“诗歌”,当然其中不乏生硬摹仿课文句式的“诗歌”,但我也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有“小诗人”潜质的作品,这不正是“小诗人”灵性与诗歌灵性的最佳结合吗?

  这是七年级六班王琳靖同学创作的一段小诗:

  微风走过火红的草地,带走蒲公英的种子,
  种在长满红毛草的地里。

  红与白相交错间,秋天游戏在草地上。

  这是我们七年级五、六班同学都熟悉的一幅画面。因为期中考前我们两个班曾组织去实验楼前的大草地劳动拔草,孩子们在长满红毛草的草地相互追赶奔跑,我记得我当时还用相机把这幅画面拍了下来。没想到时隔两个月后,这幅画面被孩子们入了诗!

  六班还有一名汪锐新同学,我在布置创作诗歌作业的时候曾说最好把你找到的秋天的痕迹带过来,比如王琳靖同学就带来了她的红毛草。锐新却什么都没带,我问他原因,他说他手里抓着的空气就是!原来,他采来的是秋风:

  吹走了地上的片片落叶,吹来了五谷丰登的芳香,夏日的炽热迟迟不肯离去,萧瑟的秋风带它走向远方······秋天紧握在我的手心里。

  《秋天》这首诗中其实很多地方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但我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学识水平就没打算讲解什么是“陌生化”(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搞懂“陌生化”是个什么东西,中文的本科生也不一定搞得懂),依他们的灵性,我看看他们读了诗歌后会不会掌握“陌生化”的写作方法。下面是朱子杰同学创作的一小段诗歌:

  吹落了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在一条干涸的小溪上。

  一条饱食过的蛇游过小溪,准备长眠于冬天,秋天被遗忘在小溪旁。

  秋天被“遗忘”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呢?可见,这些孩子的很多灵感是我们想框都框不住的,他们会飞······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教学技能大赛参赛心得    下一篇:小学6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