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追寻“情化”语文教学的通途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深挖文本情感点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丰富的情感资源,去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去点燃学生追求崇高、追求完美的火焰。李白眼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是如此的壮美;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草堂春景是那样的明丽;老舍笔下的猫乖巧、淘气、轻盈、俊俏、机灵,又是那样的使人赏心悦目;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一种不屈的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烁的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激发学生生命激情的钥匙。而寻求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正是文本的情感点,即文本与情感的媒介——图片、标点、字词。

  1.图片传递情感。教材中的插图往往是对教材的补充和说明,巧妙地利用插图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能催生符合文本的情感渲染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插图,在配合文本语言的同时也把烈火烧身的邱少云的刚毅、不怕牺牲的精神渗透进了图片。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之时,学生就能感受到邱少云那可贵的品质。

  2.标点传递情感。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章中起着连接句子、区分句意的作用。有时作者借助有限的标点符号却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有助于触发学生的情感。《忆铁人》一文中铁人说的一句话:“哦?……咳!”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加三个标点,却把铁人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写活了。小小的标点,意蕴深长。

  3.字词传递情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字词承载着一定的情感点,而作者也是依托这些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因而,体会作品的情感,也可以从字词入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的“飞”字既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速度快,又体现了红军战士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可见,把握关键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课文内容。

  4.句子传递情感。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句,通过朗读、体会、品味来领会其中蕴含的意味,从而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个句子所传达的是“少爷”对自己知识空乏、所处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闰土见多识广的羡慕之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重点句进行品味,那么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5.段落传递情感。文章的重点段落往往是作者感情最集中、最强烈的部分。教师可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6.情节传递情感。许多课文都有生动有趣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在这些情节的转变中又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深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丑小鸭》一文中的丑小鸭,随着它长大的足迹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自身和他人),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的不幸,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人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的道理。这就是作者借助故事情节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倾述内心真感情

  1.朗读中倾吐真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主动获取这种感受,深刻体验这种情感,充分理解这种见解,从而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这里的体验不是理性地了解、知道与懂得,而是一种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一种境界,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要达到这拉的境界,则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如读老舍的《猫》一文,如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猫”温柔可亲“,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呢?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什么叫温柔可亲“,那么就算学生词汇很丰富,能理解,能讲出比如”很温和,很柔顺,让人感觉很亲切“等解释,但学生是否真能体会到这种感受了呢?似乎未必,因为这只是对词语进行理性的注解,而并未激学生这样的体验与感受。如果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家里的小猫”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那可能是痒痒的,柔柔的,暖暖的,很舒服的。再让学生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想的呢?那可能是感觉猫很懂你的心,在与你交流,或者觉得它很调皮,在逗你玩,等等。只有激起学生以前那种曾以有过的感受,学生也才会真正感受到温柔与可亲的感觉,才能在朗读中表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习作中倾吐真情。作文是学生抒写情怀的一条有效途径,没有”情“也就无所谓文,”心由情动,文随情发“便是这个道理。没有了作者的独特情感,文章便会干巴巴,显得生涩无味,让人厌倦不已。”水死是因为没有流动,文死是因为没有感情。“由此可见,”倾吐真情“为作文之本。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创作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时,曾为文中的一个火枪手而流泪。在他行文至结尾时,由于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中一个火枪手非死不可,而他又很喜欢这个人物,可是无论怎么设想新的情节,却始终无法改变这个人物的命运,为此,他伤心至极,不禁痛哭流涕。可见,写作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只有动情才能去感动读者。

  学生作文亦是如此,只有真情流露才能真正培养写作能力。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只是无病呻吟,是为写作而写作,根本谈不上情感的流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干巴巴的,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旦激起了他们内在的情感,也往往能写出一篇很不错的作文,至少比平时那些生搬硬套的作文好上许多。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调动、激发、转化、延续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一种想写作的冲动。一旦学生能以情入文,那么,学生就会变得能写、乐写、爱写作文了。

  笔者感到学生不是不会写好文章,而是没有找准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情感是学生习作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打开学生情感之门,学生才会有真情、创新意,才会写出情文并茂的作文。

  情感的力量可谓绵中有坚,轻中有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语文,这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它需要那些懂情感、有激情的人去阅读,去领略,去品味。这样,语文的生命力才会经久不衰!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下一篇:浅谈如何为话题作文拟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