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年代,创新已成为新时期国家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腾飞。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他还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重要话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不仅包括“硬”环境,即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教室的布置,学科活动室的建立等等;更重要的是“软”环境,即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情有趣的教学形式。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下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下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宁”是,学生的记忆才会大大的提高,联想也会更丰富。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学识渊博更重要。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呢?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四,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

  三、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法、归纳法等。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的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四、允许和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教学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带有创造性的见解,是极其可贵的。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想,善于质疑,大胆发问,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

  五、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势,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的心理学角度看来,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的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的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一年级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中:1+4=5可以变成5=1+4,4+3=( )可以转换成( )+3=7。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六、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要知道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建立起人的记忆能力的知识,另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创新。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为了巩固深化学生的知识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请你猜猜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学生的兴致很高,非常踊跃,学习的热情立刻迸发出来,把整个学习氛围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当然,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我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下一篇:浅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