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故事会”在语文教学中的神奇作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我即兴讲了一个爱情故事《田螺姑娘》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我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在“讲故事”这个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相信没有几个学生不会上“钩”的。

  其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求知最有效的推动力,没有了兴趣,老师如何打开学生紧锁的心门?在学习辛弃疾的作品时,我先让学生们阅读文本及注释,让他们自己去亲近、领悟、欣赏文本并获取知识。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辛弃疾的几个生平故事,没想到刚才还打瞌睡的几个学生,马上提起了精神,津津有味地听我讲起了故事来。

  其二,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

  要上好一堂有语文味的课不那么容易,要上出语文味来更要费一番心思。根据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使人疲劳,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课堂有“语文味”,单是做到让学生不打瞌睡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我总会想方设法讲故事给学生听,调节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三,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

  《新课标》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单单让学生阅读课本注释的作家简介的做法似乎已经不和时宜了。语文教师应该熟知作者的生平事故,以创设一种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故事情境中与作家达成心灵的交流,获得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感性知识,同时也获得更多的文史知识。当然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仅仅的解读文本根本就满足不了现在教学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当今学生的需求。

  其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如果仅仅拿它当“工具”,未免低估了它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改变以空洞的过多过细的分析代替学生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去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强的实践性,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审美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有故事的语文课堂确实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作文教学绽开创新的花朵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语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