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步骤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古诗词都不好教,“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我们柳州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内容来看,默写做为考查的重点,古诗词的鉴赏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涉及诗词内容的理解、名句的欣赏、表达技巧的分析等。因此,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认为只重视默写就行,学生就能拿分;一是为了让学生拿高分,把古诗词进行支离破碎的欣赏,让学生记很多的东西,增加了学生负担,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这两种做法都和高中教学和高考脱轨,学生一上高中,就害怕学古诗词。这次活动中的李明老师上的《将进酒》、丁晓红老师上的《登高》这两节课让我有所悟。我就这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前提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也是评判语文课堂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读不讲,先读后讲,多读少讲”这是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原则。这两节课都以“读”为线贯穿始终。李明老师的配乐朗读轻重缓急、高亢低沉转承流畅,把李白在酒酣胸胆开张之际,由悲壮转欢乐,继而愤激,再转狂放的感情变化展现得栩栩如生。丁晓红老师在点评学生朗读时,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点评,并让点评者现场范读,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通过情感和节奏的把握进而加快对诗词的理解。

  二、     背景点示是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好的诗词常常是作者有感而发,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是诗词的精髓,斟词酌句细细品味这一精髓,别有一番风味。然而,古诗词写作年代远久,写作情景特殊,如不了解,很难感觉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点示写作背景是搭建桥梁,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丁老师在课上对前两联的写景把握时就以“作者登高时看到了哪些景,为什么作者只选写这些景?”这一问题巧妙的点示:《登高》作于767年的秋天,杜甫离开四川、漂泊于峡中之时,晚年的杜甫贫病交加,心情凄凉郁愤。借登高而抒发心中郁结的苦闷。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诗词的内容了。

  三、内容理解是鉴赏的关键“内容的理解” 是鉴赏的关键,如果看不懂一首诗,鉴赏就无从谈起。鉴赏一首诗,首先要理解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或是发表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何种见解。理解诗歌内容当然重在对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上,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领会作品语言的生动、传神、优美、精炼和隽永。这两位老师都花了较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对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但都是把诗弄得支离破碎。例如李明老师在上《将进酒》时,说到:我读这首诗觉得豪放只是他的外壳,还有更复杂深沉的情感隐含其间,我们看第一段李白抒发的是什么情怀?请同学们试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诵读处理的原因以及句子包含的感情。第二段诗人还抒发了哪些情怀?这就把诗歌的整体韵味给撕破了。学生所得到的就是某句诗的意思及抒发的情感,而不是整体的认识和体会。如果换成“ 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 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三个问题,那就能做到全面的把握了诗歌的内容。

  四、体味意境是鉴赏的享受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的鉴赏,应是对一首诗的整体认识,是诗歌鉴赏的享受之举。意境的鉴赏方法,应该通过对一首诗的包括意象在内的思想内容、感情格调以及表达技巧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完成。

  丁晓红老师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登高》的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天下皆秋的意境和久客孤独、悲秋苦病的情感时,老师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诵读转述 ,学生以闭眼想象的方式享受。这样学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总之我们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牢记以诵读为线,先整体把握后意境鉴赏的原则,那么我们古诗词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少儿读书计划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