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如何让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知道一味地灌,一味地填,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机械而无情感。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以学为乐,致使部分学生厌学恶学,中途辍学。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至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比如,在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事,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另外,通过以上方法引入,还让他们感觉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生物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二、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 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 .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要有“惊讶声”

  有些老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缺乏激情。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的艺术性可大大增加教师的魅力,语言温和、风趣,会极大地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极大的亲和力。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比较枯燥、抽象。如果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比如我了解到有少数男同学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学习细胞癌变知识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做比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的教育效果好得多,而且又轻松地掌握了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

  2.做到语言的简约流畅、准确严密

  语言虽说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但它仅仅对听觉产生刺激,难免会令学生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切忌罗嗦,用语要简洁、流畅。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总是用最短的时间,利用谜语、儿歌、成语、典故等引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

  入求知状态。

  科学来不得半点含糊,课堂语言必须要注意严密性,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术语的良好习惯。因而教师用语一定要准确,注意俗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口头语与专业术语的异同。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从最适温度、低于最适温度、高于最适温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表述;再如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而不是二重性或两面性。

  3.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若一味地平铺直叙,必然很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更别提启迪学生的思维了。结合学科特点,我有意把演讲的艺术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或高亢激昂,或和风细雨,或如高山流水,或如青风拂面……在跌宕起

  伏中,给学生以美感,学生如身临其境,极易插上幻想的翅膀,进入知识的殿堂。

  4.巧用比喻化疑难

  如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亡和睡着了。这样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仅理解透彻,而且也记得牢固,能灵活应用。

  5.妙用诗词添兴趣

  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夯实了知识点。再如在细胞的结构一节中,讲到液泡时,我先引述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然后提问:“为什么枫叶会红,莲叶是绿,荷花又是红呢?”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在探索出自然景色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时,也领略到枫叶似火,莲叶如碧,荷花如日的景色。深刻体会到一种灿烂的色彩美。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提

  升。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坚持启发式进行课堂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

  状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有趣,获得最佳效果。

  1.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例如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讲解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得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讲解光反应形成ATP时:ADP+Pi  酶 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结构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转运到我们的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可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人类就能过得非常洒脱了。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联系大家熟悉的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讲述: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酵母菌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4.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效

  适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快结束时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如在讲授“植物体的水分代谢”一节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偏偏从树根往树顶上流呢?” 这个问题一下就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再如讲水平衡的调节中,通过表格讲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区别时我问:“为什么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比原尿中高许多倍?”当时大约过了2min左右,都没有学生能回答出来,我再问学生:“煲汤的时候,发现汤淡了一些,怎么办?”学生马上回答,“加盐!”我又说:“如果不加盐,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煲久一些。”有同学说,接着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5.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锰);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常见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色。

  6.开齐开好实验

  有句话说得好: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有些实验不必要求达到准确的结果,只是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过程,从中获得乐趣,夯实双基。如植物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实验。

  总之只要我们心系学生、善于钻研、加强学习、大胆探索,一定能上好我们的每一节课,而且会趣味盎然、生动活泼。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把握学科思想 理解生命本质    下一篇:浅谈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