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课如何组织课堂辩论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20-01-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历史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历史教学中,面对学生信息闭塞,历史知识匮乏的现状下,要将历史课上好,存在不少难题。历史教学一般都是满堂灌,以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为主,使很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甚至老师也对历史课有了一种无奈感。鉴于此,以辩论赛的形式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融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效果良好,尤其是在初三总复习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具体做法是:

  1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或者下课时给学生布置作业,一般会给他们一些两面性的历史话题,让他们通过查找课本相关知识点,自己总结梳理辩题内容。将学生事先进行分组,一般为两大组,一方为正方,一方为反方,分别给予他们不同的代号,比如楚汉相争、美苏争霸等历史名词。让他们分属不同的两大阵营,各自代表各自的观点,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辩论。事先讲好规则,人人都要发言,人人都要参与,相互监督,如果对方有人未参与进来,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并且不停的渲染所属阵营的集体荣誉感,如果对方被辨的哑口无言或者无人站起应辨时,则判定对方为负,负的一方交由胜方全权处置。

  2课堂环节在辩论开始前,五分钟时间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由各自的组长进行自己观点的陈述,接下来就是十五分钟的自由辩论时间,双方通过列举史实,引用时事及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辩论,以此来证明己方观点的正确。在此过程中,老师充当裁判和场外解说员的职责,适时的引导学生;接下来的五分钟时间是相互提问时间,双方各自两分半钟时间向对方任意成员提问,所问问题不得脱离自由辩论时双方所阐述的话题和老师的适时点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某些学生参与热情不够,他只有时时刻刻关注双方辩论的发言和老师的点评,才有可能不被问倒;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最后五分钟,老师进行小结和评价双方的表现,勉励积极参与者,鼓励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在下次能有更好的表现;下课前一分钟,由胜方对负方做出惩罚(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在学生行使这一胜利者的权利是,要把握好尺度,以免造成学生间的矛盾,而使这节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这一心灵特点,这样一堂课下来,完完全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学活用,通过双方的辩论让所有学生都分享了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且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于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和培养历史观有良好的效果,在进行总复习时,这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某一专题内容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这一教法的作用还有以下方面: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化这一专题时,教师给学生这样两个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百年屈辱;鸦片战争的一声跑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从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对不同观点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查阅和整理,进一步熟悉课本,学习好一点,为了让对方承认自己一方的观点,他会自己进行思考,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权威,更有说服力,在引用课本知识的同时,他也会提炼出自己的见解;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他为了不使自己的阵营落败,也会积极参与进来,主动去课本上找相关内容,以便自己在辩论中发言。这样,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好学生会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分享给别人,而基础差的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有话说,也会去主动的看书找内容,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反倒比好学生发言的次数要多,而且还是恰到好处,不时会说出亮点,活跃氛围。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是老师的作用却是画龙点睛,适时的评价和点评都对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贯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双方的辩论和老师的点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重复记忆,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2、陶冶情操,促进德育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非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运用这一教法,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在讲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建立和巩固的时候,给出话题;如革命和改革,那种方式更好?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独立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那个更彻底?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那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等等。再如给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这一话题,并进行相关拓展,如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了封建城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3、培养能力,提高素质(1)培养学习迁移能力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辩论来培养学生这种迁移能力。 以拿破仑的功过这一话题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他是法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并对他的生平有了一定的介绍。但是如何让学生认识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同时通过拿破仑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和彻底性。既满足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求知欲望,又加深了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

  (2)培养分析比较能力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课堂辩论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平台。利用相互辩论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和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给学生这样一个话题:美国、德国何以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后起之秀,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进行对比,参照,以及在辩论中的观点,再加以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评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运用课堂辩论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满堂灌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课堂辩论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疑将为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制类型与解题技巧    下一篇:历史审题思路及答题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