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个性化阅读应有“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2-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陆华山 吴雪莹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度”。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把握“适度”,讲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才能真正使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一、把握“适度”

  只有建立在文本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学生独特感受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反之,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的感受即使再独特,再生动,也是题外话。为此,作为对话中价值引导者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适度”,实现文本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有机融合。

  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教参”至上。如《金子》一文,原本想强调“勤劳才能致富”,勤劳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真金”的思想。可学生从成功的例子中发现:在现代社会中光有勤劳还不够,彼得会转换思维。有灵活的头脑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注意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是有“度”的,在“适度”的范围内探索是求实,超出这一范围,就走向极端了。

  案例1 《晏子使楚》教学片段:

  师:学了《晏子使楚》的故事,你们对两个主人公有什么评价?

  生: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反驳,从而有力地回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是聪明机智热爱祖国的人。

  师:你善于从课文内容来评价人物,很会学习。

  生:楚王自恃国力强盛,三次侮辱晏子,是个以强欺弱的国君。

  师:你的评价很准确。

  生:……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晏子三次反驳楚王,使楚王很没面子,但是楚王都没有发怒,我认为楚王是一个宽宏大量的国君。

  师:哦,你能从独特的角度来评价人物,真行!

  生:楚国很强盛,楚王完全可以杀了晏子,但楚王没有这样做,说明了楚王是珍惜人才的。

  师:你联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这篇文章通过理解、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悟到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和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很明显,在案例中,学生的回答,虽然角度比较独特,充分体现了个性阅读倾向,但它已背离了教材的价值取向。对待这样的独特体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生的创意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楚王,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先来一个诘问:“楚王没有惩治甚至杀了晏子,是因为楚王宽宏大量珍惜人才吗?”再来一个迂回:“老师发现整个事件中,几次写到了楚王的笑,请细细地去品味楚王的笑,也许大家会对楚王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在学生重新感知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楚王从冷笑发起挑衅,到尴尬无奈的赔笑,到最后不敢不尊重晏子,不但不是宽宏大量与珍惜人才,反而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表现,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晏子的大智大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正义和智慧的力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善于引导,把学生领回理解课文的正确路子上来。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实质上是对学生认识的肯定,也是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平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学生富有新意的解读必须把握“适度”的原则。时下,一些教师只顾“求异”、“发散”,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学生标新立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形式主义,学生真正获得的是什么?有多少?这种使学生认识模糊、思维偏颇的“求异思维”,对学生是无益的。

  二、讲究“力度”

  学生不但是文本意义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建构者。他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一个读者读懂了一篇文章,说明这个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的信息模块,而且这个相似模块被迅速激活,提供了理解该文的基础。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文本中接收意义、提取信息,但在这过程中,读者付出的是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情感和态度等。然而,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情感和态度却未必都能正确理解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文本解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学生主体精神生长的土壤。而这也需要我们教师一步步启发和引导。这里就有个“力度”问题。

  案例2 《小露珠》教学片段:

  师:读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从这些优美的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

  生:我发现小露珠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它能反射出七彩的光。

  生:我发现小露珠是透明的,像水晶一样,还像珍珠一样圆润。

  师用手表现出圆的动作,说:圆润——就是——

  生:就是圆溜溜的,滑滑的。

  生:而且还有光泽。像抹了一层油一样。

  生:我觉得小露珠真美呀,太可爱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它。

  生:我还发现,钻石、水晶、珍珠这些珠宝都象征着纯洁,小露珠不但可爱,而且还很纯洁。

  师:通过读书思考,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内容,你真了不起!把你们的发现和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师生角色扮演朗读)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把这钻石、水晶、珍珠当作礼物,你想把它送给谁?

  生:我想把它送给那些乐于助人的人,因为他们很善良,愿意帮助人,奉献自己,给人们带来快乐。

  师:你心中装着的也是他人。

  生:我想把它送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为了我她日夜操劳,我想把这些礼物送给妈妈来感谢她。

  师:你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我也要把它送给主动帮助别人的人,但我说的不一样,比如有一个人,他看到盲人在路上行走,前面有一块砖头,他就悄悄地把砖头拿走,我就要送给这样的人。

  师:哦,我听明白了,你要表达的是你想送给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是吗?

  生:我要把它送给老师,因为老师为了我们无私奉献,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刚才四个同学的发言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相同的词,就是都要把礼物送给一

  生齐:无私奉献的人。

  师:回到课本,小动物们把钻石、水晶、珍珠这些象征着纯洁的词都送给了谁?

  生齐:小露珠。

  师:哦,这是为什么呢?读读下面一段话。你就会有新的发现。

  继续学习第三部分:花草树木感谢小露珠,因为它装点了植物。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教师讲究“力度”表现在: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意思,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发现小露珠的外表美;老师接着问学生:“象征纯洁的钻石、水晶、珍珠你们想送给谁?”学生则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文字背后蕴藏的含义。这种升华不露痕迹地将小露珠

  扩大到现实生活中入的品质;然后,再让学生从同伴的发言中提取信息。概括出这些人都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这是学生分析概括和信息处理的过程;最后,回到文本,看看小露珠是否也具有这种的无私奉献的品质。学生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与文本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像汩汩清泉流进了学生的心口。

  三、追求“高度”

  文本的感知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多元的,其实文本本身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看,也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文学素养有高有低,而其见地也会因为切入点感受力不同而出现差异。这里就有个追求“高度”的问题。

  案例3 特级教师贾志敏《两个名字》一课教学片段:

  为了迁移课文“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表达形式,并在对话中促成学生体验,贾志敏老师朴实的语言中渗透着可贵的童心。

  师:你好,我有一支铅笔。

  (贾老师主动和一位小朋友握手,并举起一支铅笔。)

  生: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

  (小朋友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自己的笔。)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轻松愉快的对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纷纷争着和贾老师对话。这时,贾老师却让小朋友先说,自己后答,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对话的难度,同时也伴有更多的生成……)

  生:您好!我有一件衣服。

  师:(摇摇头)一件衣服有什么稀奇?

  生:(顿悟)我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高兴地)我也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教室里静极了,但可以感受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腾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突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并深情地)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舍:(快乐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生:您好!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师:(与学生双手相握。并激动地)你好!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平常的一句话,贾老师在训练时却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平淡无波到饱含真情涌动,可谓循循善诱,润物无声。通过智慧的相互碰撞、情感的相互引发、心灵的相互交融,语言形式在交流中凸现,语言表达在体验中内化,师生生命在语言的生发中升腾。让我们清楚地听到两颗心撞击的声音!贾老师最终叩开了孩子们的心窗,引导学生飞到相当的“高度”。

  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动,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灵感,这与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较为相似。只有你的频率与他的频率相同且相遇时,才会发生共振。作为老师应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高度”,放弃不切实际的“高度”,先研究学生的“频率”是多少,想着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频率,如何接近他们,得顾及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感受、欣赏习惯和情趣特征。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