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微课堂教学在九年级化学有效运用的探讨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3-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石鸿军

  所谓微课即微型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以实际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记录与制作产生。其旨在帮助处于不同学习水平与认知特点的学生获得更为高效的知识强化效果,同时也为了提高教师在有限课时内的教学效率。鉴于其概念的分析,我以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为论题,从微课的设计、实践策略以及发展三方面入手展开讨论。

  1. 微课优化备课流程,提升微课针对性水平

  微课,首先在于其囊括的知识内容“微”、时间“微”、讲解方式“微”,旨在为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更为详细的演示,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从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容易集中于某个问题的讨论,使得该部分微课过于冗长;部分教师或未能抓住教学重点,微课不具备针对性,应用价值低。因此,要真正利用微课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发展,必须首先对微课进行备课优化。

  微课优化的备课流程,要求教师首先明确在一节课堂中所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在日常备课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与提炼,包括重点、难点、易混淆点、可创新点等方面内容的提炼,并以课上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判断依据进行微课的录制,使得微课既符合教学计划,又与学生的学习、认知阶段相容。如,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总结,教师可针对各主题知识点进行微课备课,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三方面因素:知识结构因素;学生学习水平因素;表现形式因素。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根据与相关的化学式进行分类,包括纵向分类以及横向分类,是微课具有小主题的针对性;学生学习水平因素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考虑学生普遍欠缺的部分,只针对重难点制作微课;表现形式要求教师明确分类难点与个体难点的差别,提高微课的针对性。

  2.应用于演示教学中,发挥微课普适性优势

  微课的特征决定了其内容的属性,在某些程度上,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可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微课产品的“普适性”优势,使学生能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获得更高质量的强化。演示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十分常见的教学策略,其旨在通过将知识可视化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微课作为更简便、更直观的多媒体教学途径,恰好与演示化教学的本质目的不谋而合,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可达到意料之外的教学效益。将微课用于演示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能抓住一定知识点内的可演示重点,避免笼统化误区;其次,要求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铺垫与引导,使学生能顺利进入高效学习模式。例如,在“化学方程式”微课教学中,教师将课上的实验录制过程进行精炼,剔除多余环节,仅显示实验主要步骤,每段微课尽可能控制在3分钟内,尤其注重化学反应的现象演示,如“Na2CO3+2HCL==2NaCl+H2O+CO2”的化学反应现象为“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关注现象的演示有助于微课优势强化学生知识与实践的联结效应。

  3.微课与互动性相结合教学,促高效化教学

  从微课的制作与使用途径上看,其多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教师的课堂参与比例不高;其实不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本身不具备教学意图,若教师未能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及时加以引导、讲解、练习、组织与互动,将导致课堂陷入另一种不受管控的局面,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高效性也将产生偏颇。因此,要促进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高效化发展,还应将其与互动性教学相结合,只有师生同参与的局面才是教学和谐的最佳状态,才能为维持学生高度的学习态势提供坚实保障。将微课融入互动性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系统时充分把握一定课时内的各个教学环节,及时设置学习任务以得到教学反馈,从而做到教学的实时性监督与优化。例如,在完成“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微课教学引导环节后,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建立小组教学系统,使各小组分别完成“与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与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微课制作,并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解疑引导,以互动的形式促进微课的开放化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情感的一门基础科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为学生认识世界奠定稳固基础的责任,同时对发现与培养化学综合型人才义不容辞。微课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可重复性、提炼性、新颖性等时代特征,对于提升化学这门科学的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实践、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微课的综合效益,才能推动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九年级化学的核心素养    下一篇:如何创设情景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