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读《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0-06-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怎样教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诗意语文的要义又是什么?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僵硬机械的说教,而是对人思想的引领,具体到语文而言,其要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教育“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我们应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语文教育的本真。倘若我们的语文照亮了学生的生命,也必将照亮自己的生命。这是我对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最深刻的体会。

  我不想羞羞答答地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我渴望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心灵的湿润和颤栗。于是,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盈盈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中的场。西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事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淮特海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东西统统忘记以后,剩下的那些。是的,剩下的那些,是融入了生命、化作了精神的人之素养,是人格的基因”。语文,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对教育对语文的理解,刷新了我传统的认知,更深入读懂了教育的内涵,读懂了语文的内涵。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 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我的语文教育之梦,王崧舟如是说。

  我以为,诗意语文的要义,不在于读了多少诗、写了多少诗,在于擦亮孩子的诗的眼睛,在于唤醒孩子的诗的精灵。诗在孩子们的读写之中,更在孩子们的读写之外。如果,运用语言文字只是为了掌握字词句段篇,却不能丰盈一个人内在的言语生命;如果,运用语言文字只是为了提高听说读写书,而不是更真诚、更自由地去表达和创造自己的思想之美、体验之美、心灵之美,那么,运用语言文字对孩子而言又有何用?经典有着巨大的种子能量。读经典,就是要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精神土壤上,静待花开。终有一天,受过经典熏习的孩子们都会在人生成长的某个节点上“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因为,那里才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年轻的时候,我们会有很长时间的学习和模仿,学习那些各个领域里的“高僧”,但最终,千万不要让榜样和偶像把自己淹没了,因为说到底,你才是那个“高僧”。

  语文的诗意在哪里?在文本,在文本之美,在文本的秘妙中。诗意是文本本有的,内蕴的,语文教学指向言语之美,实在是诗意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的第一法则。诗意,在精致的构思技巧上。像《与狼共舞》一课,紧扣课题逐一展开,教学指向的是文本的“双关”写法,其实,双关在这里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种创作思路,就全文的构思看,与象共舞既有“和大象一起跳舞”的表层意思,更有“和大象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的深层意蕴;诗意,在不朽的精神母题目上。《诗经.采薇》一课,抓住“杨柳依依”这一经典意象,一唱三叹,层层递进,力图进入我们民族性格中最凄美,最柔软,最精微的精神寄托。《采薇》中“杨柳依依”这一意象的创造、传承、并最终化为“送别”这一精神母题,成了我们民族一代有一代约定俗成的心理记忆和诗性寄托。诗意,在深邃的哲理境界上。《游山西村》一课,毫无悬念却别出心裁地演绎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意蕴和人生境界;诗意,在出乎意料的章法上。《刷子李》一课,经过二度设计、二度演绎后,学习目标的指向变得非常明晰。全文围绕“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抓住“果然,轰然,悠然,居然,竟然,忽然,恍然”等表现心理变化轨迹的词语线索,巧妙而自然地揭示了“一波三折讲故事,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一文本核心;诗意,在细致入微的线索上,《唯一的听众》一课,在充分感受到“不教而教”的教育智慧的同时,也集中挖掘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言语表达之美;诗意,在鲜明的语言节奏上。《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通篇洋溢着的是一种慢的节奏、慢的情调、慢的风格和生命回忆;诗意,在匠心独具的表达手法上。《夜莺的歌声》一课,环境描写是其重要的文本特点,我们在这里能发现并确认这环境描写的种种作用和意义。文本的诗意,往往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存在,他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所有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

  文本的诗意如何开掘?王崧舟建议文本细读,让文本细读指向文本诗意,在文本细读开掘文本诗意,使文本细读成为文本诗意的实现过程。这是诗意语文走向实践的重要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直面文本,体验原初的诗意。

  字斟句酌,品味精微的诗意。

  互文参照,彰显深层的诗意。

  擦亮语言,揣摩形式的诗意。

  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的诗意。

  寻找缝隙,挖掘蕴藉的诗意。

  厦丏尊先生为《爱的教育》所作的序言中发过这样一番感慨: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但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教育的水是什么?是情,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语文之池,无疑是文,就是文本的话语形式。我们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句话导致了课程边界的模糊和消解,于是,语文成了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学科。事实上,语文作为一门课程,一门学科,它是一定有门槛、有边界的。所以是“池水”正是由“池”这个边界规定着的。语文的边界到话语形式为止。没有话语形式的情,只是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是话语形式让这团血肉模糊的东西逐渐清晰化、条理化、语词化,逐渐走向棱角分明,骨骼清奇。文附着了情,才是语文这门学科有别与其他学科的安身立命的边界和底线。

  总之,诗意语文,诗意教学,语文课堂就变得更加有生命的张力,泰戈尔有诗云:上帝通过创造发现了他自己,我坚信:生命通过语文发现他自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低年级写字课教学反思    下一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