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20-06-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思想品德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法制、国情、生命、心理健康、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基本内容的教育。在发展道德认知的同时,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学,创新精神。

  正文: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中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者和实践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而要在中学生中大力倡导和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功能,必须依赖于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展开。现结合我的实际教学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增强课程标准意识,强化思想品德学科导向。

  初中生由于他们的年龄不大,涉世未深,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可塑性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这一学科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性质,牢牢把握课程思想性培养的导向,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展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要明确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少年的头脑,让青少年立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学科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二、明确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青春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灯,照亮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要坚持正确的理想,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举例分析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例如:围绕“权力和义务”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列举身边关于如何享有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事例,讨论“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得出“权力与义务一致性”的结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选取课堂的思想性主旨,把教学中心真正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注重学生实践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努力把其融入到生活当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例如在讲授“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进行“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时,帮助学生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结合学生身边一些关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培养“四有”新人;讲授“参与政治生活”时告诉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和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关注社会热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探究活动材料较多,教师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点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思考、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手段进行探究,并要求学生提出可行性方案,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时,要求学生调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倡导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构想,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从而获得探索研究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思想品德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法制、国情、生命、心理健康、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基本内容的教育。在发展道德认知的同时,特别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启迪、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