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浅谈计算机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信息化教育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颖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催化教育革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基于此,本文拟对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强调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要以课程为出发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就像黑板、粉笔一样,成为常用工具。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主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做课件,作为传递知识的工具,而更应成为与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环境。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科为中心或以分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有课程体系已成为阻碍教改推进的绊脚石。打破这种僵化的课程体系已刻不容缓。要从原有的体系中突围出来,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方法。学科之间的整合是到目前为止为教育界所认可的解决思路。这里所说的整合,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在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树立课程总体结构的观念,关注不同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从而打破“学科中心”或“分科主义”的定势。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正日益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如多媒体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比较多的是以一种呈现、展示课程内容的面貌出现的(教育信息的展示平台),而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成熟,它将以一种智能化的教、学的平台而出现,真正地实现个别化的教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认知工具。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将提供各类学科学习的智能化平台,成为信息化实现的技术载体。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老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总的要求是: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能有效地利用、获取、筛选、创新、评价信息,要具备数字化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具备课程整合的备课能力。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学生、信息技术等角度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使各个要素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4.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探究

  要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建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改变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这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4.1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

  随着网络的信息高速流动和广泛共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访问到最新的海量信息,教材及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惟一途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并将孕育全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由单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收知识变成主动学习;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模式成为必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审美的良好情境中,学生和教师一起,通过自主的音乐学习,在音乐课上获得了音乐的审美愉悦,丰富了情感体验,陶冶了高尚情操,例如:上音乐课时查找所需要的图片或文字重新组合成自己的观点以帮助记忆内容,到了上课时,再让学生上讲台来当个“小教师”,与同学分享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不足之处教师再做补充。如此一来,不但扩大了学生信息吸纳量,加常会介绍作曲家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可要让学生了解一个作曲家、了解一部优秀作品背后的故事,不是课堂上三言两语能概括得清楚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简要介绍,虽然知识量小,但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后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更是有如船过水无痕。因此,在上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深所收集信息的印象,也使学生感到,他们是音乐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对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4.2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教师应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为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创设适当的环境。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节奏,体会音乐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丰富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定会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和烙印。可一提到欣赏京剧,学生第一反应便是“生涩难懂、听不懂在唱什么、过时的音乐、提不起兴趣……”。在京剧欣赏课上,让学生感兴趣,才会有更深层次理解的动力。于是上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罗马尼亚的摇滚乐队Blaxy Girls为2008年度Golden Stag国际音乐节特殊筹备的单曲If You Feel My Love的混音版本,这支带有浓厚中国京剧风味的歌曲是音乐节的一大亮点,MV一经播放,学生们的注意力立马就给吸引了过来。这首歌曲的前奏部分采用了京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部分唱段,不过在配乐及节奏速度上稍作了变化,便使得这个唱段变得“很摇滚、很流行”。利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如临现场带来的震撼及冲击,瞬间改变了学生心目中京剧的死板印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老的传统不一定是死板的,京剧的发展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海外的流行音乐,京剧跟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诉说着浪漫的爱情,诉说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也可以很有趣、很流行。

  4.3运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在运用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如交响诗本是一种标题交响音乐,是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的影子。在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时,我一直在反复考虑,怎样才能将作曲家心目中母亲河及沿途风景的音乐形象,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单凭听音乐教师随曲分析想必大部分学生会摸不着头脑,所以在欣赏这一个环节当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分别播放三个无声视频的场景,分别是:猎人在林中狩猎的场景、河流奔腾向前的场景、村民举行婚礼载歌载舞的场景,看完后紧接着播放三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充当一回“配乐师”,试着为刚才所看到的三个视频画面配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一定会牢记于心。”如果在播音乐时,我直接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分析给学生听,或许只有一部分的同学能理解并记住,可运用了多媒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加深了对主题音乐的理解与记忆,使音乐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有效地化解了原本是抽象化音乐欣赏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也就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使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就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总之,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了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等的改变,这是与课改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效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利”,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带来的“弊”,把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完美结合,让音乐课堂即充满活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喜欢音乐,热爱音乐,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实践分析    下一篇: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