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再像从前那样单调,而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同时也伴随着种种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心理健康问题了。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社会的发展也密切相关,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非常重要了。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谈到一个人健康还是不健康,不会像从前那样认为只要不生病那个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不生病只是一方面的健康并不能说此人完全健康。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的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特别是现在更多的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有些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性格脆弱;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冲动;有的学生孤僻不合群;有的学生忌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娇生惯养;经受不起一点挫折;更有的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也不能更好的得以发挥。因此,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其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与此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就显得很重要了。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的中小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存在着交互作用,没有身体的健康就难以保证心理的健康。因此,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其学习效率。

  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及其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病变的苗头,就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它在量变过程中得到以终止和消失;如果确实患了心理疾病,应及早给予积极的治疗,使之尽快恢复健康。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教育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是由教师的身体欠健康引起的。比如:教师的不良习惯对学生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时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同时,其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靠被动学习的效率不高。而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其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会想学,乐学、会学,同时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适应人才国际化的发展需求。

  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切极具创造力,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在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焦虑、孤独、敌对、恐惧、抑郁、智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与自我否定等。所以,也就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以及自身,帮助其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进而增进社会稳定。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塑造良好的个性、健全的品格,提高其道德水准,从而净化社会风气。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在知道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后也要知道对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策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中就明确的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尊重性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心理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有一个全面的分析,要防止和克服心理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第二,全面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的学生。学校的一切教育都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第三,差异性原则:在注重全面的学生发展时也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并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四,活动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顺应青少年内在成长的基本需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题。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五,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效果。第六,发展性原则: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也要把握学生的过去与现在,很好的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第七,保密性原则:教育者应该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给予保密,学生的名誉与隐私应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第八,尊重性的原则: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承认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承认学生在人格上具有和教育者一样的地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有:更新教育观念策略;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的策略;优化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的策略;注重心理素质提升和预防重于治疗的策略;强化心理咨询从单一向多元协同共建的发展策略。第一,更新教育观念策略指家长教师都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和家长不能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否则会有一些负面的效应。第二,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的策略指为了更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专门的渠道。第三,优化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的策略指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第四,注重心理素质提升和预防重于治疗的策略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通过分析和科学测试,检查出有心理隐患的,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避免不良事情的发生。第五,强化心理咨询从单一到多元化协调共建的策略指的是心理咨询从单一的机构建设转为立体网络型的机构建设。在学校所在地区內,设立区域性的一些咨询服务机构。

  当今小学生的学习比几十年前的孩子要紧张得多,他们要面对许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心理上受到伤害。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它反映了能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

  许多家长过于追求分数,怕孩子考不好,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给孩子布置许多家庭作业;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除了学习任务外,不顾孩子兴趣与否,硬叫孩子去学美术、书法、器乐等,对孩子寄予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有的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分数。冗长而又艰巨的竞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不堪。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成绩总上不去,有些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总比不上别人,认为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差生,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喜欢独处,不爱与人沟通,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做什么事都鼓不起劲儿,因此也导致对学习消极对待。在现实中有些学生,做事的动作特别慢,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家长由于缺乏耐心,由其自由发展,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下降。此时教育者应该找来家长,先提醒家长不能不理小孩,告诉家长,孩子不是智力有问题,只是动作慢了点,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然后跟学生说:“你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跟他说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对自己有信心。经过家长和他自身的努力相信慢慢地就会对学习有兴趣,成绩也会有所进步。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

  (二)在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机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教育方法也一样重要。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创设各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来说,还是对教育者,对学校,对社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如果今天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毫无疑问,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就令人担忧。也就说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一个人是否有健康快乐人生的关键,而这也正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生学业适应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师生关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