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梁维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中的第一段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了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推行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一、加强汉语拼音教学,促进普通话表达能力的提高。

  汉语拼音是识字、阅读、写作、学习普通话的基础。过好了汉语拼音这一关,就为识字、造句写作、学习普通话扫清了障碍。通过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可以认识掌握汉字。认识掌握了汉字,就能读书看报,说话写作。在当前推广普通话中,更是形势所需,社会发展所需。这是因为语言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广东方言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需要语言的交流,况且我们要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更需要有高素质的语言能力。因此学好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而言,我们教师本身对汉语拼音教学还有所忽略,说普通话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有待我们教师提高认识,加以重视。而学生的汉语拼音仍不过关,说话能力差,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连听普通话都听会,以致在作文中出现语句土语化,说话写句不通顺、不规范,有时还闹出笑话。这就是忽略普通话教学的弊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普通话能力训练,要从低年级抓好汉语拼音关,一级一级循序渐进,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使学生能说一口流利顺畅、准确的普通话,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二、加强汉字的书写能力培养,促进运用的能力的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的每一个学段,对要认识的汉字,及培养书写习惯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并且各个学段,都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的意识,讲究练字的效果。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学生的写字能力确实很差。而有些教师总是说学生的字写得不好,其实症结还在于我们教师身上。一是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按要求写好规范字,使学生潜移默化,依样画葫芦;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书写基本功的指导与训练,对学生应怎样执笔、运笔、笔顺、笔画、书写、字的间架结构的基本功训练少。只求在识字教学中读读字音,简说部首结构,略讲一下字义就算了。没有下功夫指导写字。而设置的写字课更被遗弃了。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写字课是训练文字书写的难得的机会,我们只有重视写字教学,才能让训练学生写好一手汉字,熏陶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情趣。至于文字的运用的能力训练也不能忽视。在组词、扩词、遣词造句、写话作文中对词语的运用还很贫乏,词语延伸扩展能力低。这也是我们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老师教生字只侧重于音形方面,看轻了由字扩词,由词成句的训练。尤其是学生的写话作文中,老师总认为错别字多,词汇欠丰富,语句不通顺,有话说不出,有字写不出。咎其原因都是我们老师对这些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少。因此,在指导学生运用词语方面,要加大训练,训练学生要真正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及其延伸,也就是从意境上体会,品味字词,要从真情实感上体会,品词造句、口头语言表达、写话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就会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素质能力才能提高。

  三、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从当前素质教育中,我们就是要抓好语感训练这一个环节。但是怎样训练好语感能力呢?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抓好“读”这一基本训练。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中,很多老师总是说学生说话不流利、不完整、不连贯,朗读时语气表情差,这些问题根源,就在于我们教师在指导朗读训练时指导还不够,教者本身基本功不扎实,基本要领不掌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意思就是说,要读得正确,发音要清晰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而目前学生中唱读现象严重,或者把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读得断断续续,究其原因,就是训练指导不够。要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出不同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依我之见,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首先是教师要重视读这一训练,以读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训练呢?一是示范性感染作用,指导学生仿读、跟读,还可以从老师身上言传身教,老师做好范读,更会有事半功倍作用,这点就需要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二是创设一个良好氛围,创设一个情景,熏陶情感。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这类课文,就利用挂图、幻灯投影等手段,创设一个美景指导学生欣赏美景、激发情感、抒发赞美之情,从而带着欢愉赞美之情去朗读课文,自然会读出感情来。同时注意导读和学生自读。导读就是老师有针对性选择内容,先示范,后让学生按要求朗读,师生共同配合,以引为主,读出效果。自读就是让学生平时自己选择内容去读,多读多练,从读中去体会感情,从读中品味出语气感情。总之,在语感训练中就是重视有感情读,读出感情来。只有这样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才有感情,朗读时才收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抓好以上三方面的训练,经过几年的实践,相信不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小学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有效渗透    下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