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初中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随着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要求从地方物质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体育教学资源及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等方面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了阐释与说明,同时还指出开发不是目的,利用才是关键。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是一个急剧变革,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根本就谈不上要进行什么创造与研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内容及保守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创造性、思辨性及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相悖。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这种集权机制的单一模式用来处理所有教育情景中的课程问题,其内在的固有缺陷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周期长,而且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校的具体特点,更为严重的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其影响也将是全局性的。这种全国规定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时数、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评价标准等做法,很难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体育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此,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指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随着这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从而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至今,三级课程管理出台和新课程实施已将近有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之中,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此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们也确实感觉到了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这些变化中,有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体现新课程本质的变化的,而有些却是出乎意料、背离或者说误解新课程理念而产生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实效性不高。其中之一就是各地方和学校没有吃透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没有认清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没有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地方和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责任和作用。表现出来的是课程资源的欠缺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太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和体育教师仍未树立课程主人的意识,大多数体育工作者尚未树立明确的体育的三级课程管理意识,尚未对体育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层面上做得远远不够,依然扮演着“执行者”、“实施者”的角色,还是期望着国家的学科专家拿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比较消极和被动。这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的脱节,使《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未能很好地在一些地区的学校得到有效的贯彻,有的学校走了弯路、甚至有的学校还“穿新鞋,走老路”。由此看来,建立体育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发挥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三级课程管理中显得更为重要。在这校本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何将课程体系改变过去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如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质?正是基于这些思考与实践指导的需要,我们体育组一班人对此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一、有关校本课程的界定

  所谓体育的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的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这其中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把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初中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国家课程和我地区、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其目标是:

  1、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与其它学科课程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一条乃至多条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路子,逐渐完善实效性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2、通过研究,构建适合小学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学生和教师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辅,建立一些体育活动基地和场地。

  3、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国家课程开展教学的做法,改变教教材的做法,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校外体育资源、社区体育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拓展体育教学的时空,提高重庆市城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有较高层面的了解和理解,使体育教学真正为素质教育服务,为校内外体育一体化的形成打下基础。

  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自身的规律,在开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面向全体教师、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方位引导对三级课程管理的深入讨论;另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教育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2、针对性原则

  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要求,针对我地区新课程资源的状况、重庆市城区小学的性质及教育教学实际、城区学校的师资队伍的现状及课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身体实际、认知差异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3、开放性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很广,它不局限于课堂,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广泛地接触社会,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

  4、实践性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它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总结,去提升。

  5、反思性原则

  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地问一问自己,我们开发的资源是否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我们的开发是否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与需要?我们的开发是否具有实效?我们的开发是否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既广泛又丰富,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地方物质资源

  重庆是一个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丘陵纵横,有“山城”之美名,并且我校地处重庆城区,历史悠久,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情况配置较全,周围各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备。因此,我们根据这一特性,开发了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轮滑、现代舞、攀岩等一些相应的体育项目,利用好校内、校外、社区、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拓展了体育教学时空。

  2、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围绕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的共同的趋势。活动中我们通过召开信息技术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将信息教育的元素有机地渗透到我们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充分地优选、优用挂图、录音、录像、影视等媒体,教育网络,将动作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的知识与技能,这不但开发了体育的信息资源,并且还让学生亲身地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推动。

  3、开发利用师生经验和人文资

  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的开发是相当丰富的,重庆的历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我校的办学历史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规划一个体育活动场地,拟定一份锻炼计划,举办一次家乡体育风云人物事迹展,培养一批体育小助手,打造一批体育尖子等等都是极好的体育素材。

  另外,以学生生活成长的空间、校园环境、社区、家庭也可作为开发的课程资源。我们通过体育节、运动会,通过校内广播、校刊等宣扬奥林匹克精神,宣传体育活动的益处,组织学生参加地区、市一级的各项体育竞赛等就能很好地开发出社会教育资源。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开展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开发了文学艺术的教育资源。通过两操一活动、特色项目队、田径等传校竞赛,开发了体育卫生教育资源。通过对现有教材、现有项目、现有内容、现有场地器材的改造开发了设施资源和课程内容资源。

  4、开发和整合体育教学资源

  在课程改革中,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看成效,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不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决定。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我们从体育教学中的人力、物力、场地器材的创新、开发与实际应用推广;体育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完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新的体育大课程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和处理、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方式的定位等几个方面考虑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与学生生活的整合。我们知道教育必须植根于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彩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最具关联的事与物,才会激发起学生情感的波浪。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状况出发来预设教学流程。

  在开发中,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身体现状,以及时代特点、适当删减教材内容、大胆增添校本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资源恰当选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体育学科努力追求与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整合。如在接力时,就可以把简单的数学的加、减法,语文的组字、写话,科学的拼图,艺术学科的唱、跳、画等融入接力中,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学生也不再是机械地参与了。

  第二,与学校、社区活动整合。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教材所能表达的却极度的有限,课堂教学所能承载的也很有限。为此,我们在整合中要善于将体育融入到学校、社区的各种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体育平台,使孩子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第三,创生校本教材。现行的体育教材都是以范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提供给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怎样将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怎样将看似无用的东西变为我们教学之中的宝贝,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中要有创生的眼光,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积累教学机智。但不管自身的教学艺术高不高,机智强不强,在教学之中都应该积极发掘学校及当地有教育价值的体育资源,将其以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补入课堂成为学习的内容,创生教材,让孩子们了解体育,喜欢体育,享受体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本地区的实际开展了一些适宜的体育活动,如我们的联谊学校地区盛产竹子,我们就将竹子引入我们的课堂,在竹子上作文章,共同开发了与竹有关的校本教材,如跳竹竿舞、骑竹马、套竹圈……,我们针对重庆山多坡陡的地形地势特点开展了一些登山、越野及定向活动,同时将其融入德育教育的素材等等。

  第四,设计开放性的体育作业。在周末或假期中,我们给学生设计与布置了一些开放性的体育作业,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将体育作业以“套餐”的形式呈现。“套餐A”跳短绳五组,一组60个,“套餐B”自然地形跑800-1000米,“套餐C”走跑交替1500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练习。另外,我们还布置了让学生把所学的体育动作展示给自己的亲人或邻里的伙伴欣赏的鉴赏性作业及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资源(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来增加体育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的生活型作业等等。

  第五,开放教学形式。在开发中我们结合教学,课外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现实生活,充分感知生活中的体育。通过参加社会体育实践、社区体育服务等,让学生收集体育信息,掌握大量的生活体育资料,为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求得体育生活化观念的认同与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开发中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媒体拓展学生认知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比如在篮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欣赏NBA的比赛录像,欣赏自己在比赛中的状况,这样不但让学生自己在对比分析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还可培养学生欣赏体育节目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月等活动邀请我们的家长朋友参与到我们的体育课堂中来,一同为孩子的健康设计蓝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为校内外体育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第六,加强教学管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深知:管理的核心是疏和导,而不是管束、压制和强迫。为此,我们组一班人在研究中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课前,认真备课,并针对本课的教学观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1-2个有思辨性的活动题目,供课堂激发学生探究、讨论的积极性;课后,写教学后记,记录课堂中对原教学设计的变更、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教学的体会和感悟;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体育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体育实践、社区体育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地、积极地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体育活动等;把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对于不同的教师,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我们提出“骨干教师上层次,普通教师上台阶”的岗位成长要求,在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的同时,还注重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促进优秀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另一方面对一般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则要求他们树立目标,确立榜样,每学期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个单元的详细教案和一篇教学论文或总结,积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靠拢,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加快自身成长。

  第七,建立健全体育教研体系,建构动态式的校本教研机制

  我们知道,教研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一所学校,主体是学校教师。要发挥教师主体教研作用,必须建立科学的教研机制。只有当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学生成为行动的主人,其研究才最具有价值。“校本研究”是立足于“本土行动”的研究,是学校个性化的研究,也是新课程实质化的研究。

  在体育教研体系的建立健全上我们提倡“以预求立,扎实推进” “以教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一方面坚持教研活动的制度化、序列化和规范化,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常规教学“六认真”评比,教师业务学习竞赛,师带徒,教学研讨等四大类教学教研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组内教师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善于从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认真组织教改实验,及时总结与推广,促进了“周事周毕、月清月高”这一工作机制的落实,保证了各项教学教研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还采用“学校——教导处——年级教研组——教师”及“学校——教科室——科研骨干——课题组——教师”的两条龙教研常规管理体系,在建构上遵照“理念上位、行动下位”,“为问题而来、为有效而去”,“把心静下来、把行沉下去”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到教师的心中去,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到家长的困惑中去。

  第八,开展行动解剖,让教师研究自己,在反思中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科研、教研、教学常规化,把理论与实践,把群体与个体紧密结合起来,为老师建立行动研究档案袋,为老师提供行动反思笔记本,在平常通过相互听课、自我评课,看观摩课,定期检查与反思自己,解剖自己,这样让每一位教师在动态真实场景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从无数鲜活的细节中去发现、提升、顿悟,总结一个个案例,这样使得自己在反思中成长,在与孩子共同关爱生命中,注释精彩人生。这样也使得课后反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成为了一种内化,一种习惯。

  五、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清楚地证明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开发这一途径的确能充实我们的体育课程资源,提高我们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但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开发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与重视:

  1、开发中要正确把握体育课程的价值

  开发使我们明白了:体育课程是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概念去实现,这些东西并不是事先预设的内容和计划,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地升华。为此,我们在开发中要注意把握好体育课程的价值。

  2、开发中要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通过开发我们明白了:努力使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开发的资源,也是课程和教学的整合,它可以提高我们体育教学实效。教学不能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应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人经验,由过去带着体育教材走进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进体育生活。为此,在开发中要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3、开发中要把握好体育课程活动与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活动与游戏化教学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学形式。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活动与游戏化教学则必须突出其个性和特殊性,以区别于其他教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到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身体练习这一要素。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其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体性、变序性等基本特征。

  4、开发中要注重情感诱导,注重特色和创新

  情感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实行体育由知到行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教师要注重进行情感诱导,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我国地大物博,不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大,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差异也很大,为此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形成学校的特色。

  5、开发中要注意整合体育的“三级”和“三类”课程

  整合体育的“三级”课程即是要把体育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体。整合体育的“三类”课程,就是将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活动课程、体育环境课程相互结合,使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力求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

  6、校本课程要采取“开发——实践——总结——提高”的循环式开发模式

  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来说,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校本化以及确立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一阶段要制订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落实相应的操作措施;然后就要实施校本课程的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以后,需对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和总结,以提高校本课程的有效性。

  开发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开发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开发是整合,整合的根本在于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在这几年中,我们虽利用各种途径对体育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开发不是目的,利用才是最终的归宿,这开发只能是为我们今后工作奠下基石,我们将乘着开发的翅膀,树立成功的理想,造就成功的心态,掌握成功的知识,培养成功的能力,铺就成功的人生,在校本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征途中,在增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实效的道路上而尽心求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创设教学情境报告    下一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