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有效方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陈君庆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不但对语文教学的巩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设计者,为了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进行课前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形成最优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获得思维及智能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本人认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有以下做法:

  一、阅读教学开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课程应考虑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受汉语言文学特点的影响程度,对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教师不能够将认识文章整体的手段立足于对部分的分析,而应该强调语文阅读的整体性。对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的指导应该要以阅读理论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使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建立创新的意识。通过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对整体性阅读方法的掌握、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运用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摆脱厌学的状态,纠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㈠、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阅读教学开展的指导者非初中语文教师莫属,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的制约。阅读活动被称之为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而阅读的本质常常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所忽略的,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也在教学分析和教学表演方面被忽视了。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是当前教学中教师所惯用的方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收以及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的培养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训练,这样的模式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培养,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培养以及主体意识的形成,语文教师多数都认为这些与他们是无关的,且与阅读教学目标也是无关的。对于少数人才了解的研究性阅读,其实质是大部分学生所不了解的,所以自然不了解研究性阅读是如何进行的,以及研究性阅读对于思维能力提高有什么帮助等。可以说,开展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阅读教学对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展阅读教学占用的课时多、耗费精力大、短期内难以达到明显效果就是其原因,因此,制约着初中阅读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有许多语文教师错误的认为阅读教学的开展与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关系不大。

  ㈡、阅读教学开展欠缺引导拓展

  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习一篇解析一篇。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以及知识拓展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这样就不免忽视了学生的课堂阅读,即便是对其进行的提问、分析、归纳也是在学生并不了解阅读内容前提下,通过教师“讲”,让学生依照规律去背诵、学习,学生很难在阅读时间少的前提下真正走进文本。为了应对考试要求,教师通常以考试阅读模式为参照来对学生进行课文教学,对于难写的字词、文言常识以及名言佳句等要求熟记、背诵,由此对其理解性做一些总结、归纳。把语文当作训练,造成严重后果: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将学生逼向“地下”,不想思考,缺乏个性。教师为结论而教,学生语感已经钝化,阅读已成为枯燥乏味的技艺。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这种阅读教学的八股中被抹杀,难以对文本和情感进行交流、对话,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也匮乏。不能让那些充满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成为学生的渴求,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大多数教师会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习惯性的对文章内容、含义以及主旨体会比较重视,而对文章语言表达的体悟和认识也就被轻视了,而对词句“好不好”“为什么好”就是其仅有的拓展停留层面。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也就得不到很好锻炼及培养,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也难获取。“文以载道”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文中“寻道”、“取义”是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学重“义”轻“文”由来已久,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在这方面一直试图“纠偏”,但效果不佳。

  ㈢、初中学生本身阅读量少

  很多初中生(尤其是农村中学)除阅读课本以外,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少,适合他们读的好书也是凤毛麟角。即使有阅读,也只是浏览故事情节,自发式的、漫无目的阅读,很少有同学认真细读精品,《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初中学生中完全读过四大名著的人数相当少,读过鲁迅、冰心等现代作品的人就更少了,更不要说外国经典作品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尔基《童年》了,学生可能为了应对语文考试最多看过一些《优秀作文精选》、《名著精华》等等。

  这样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质量低下,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布置课外做作业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大家都明白,多看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方法,教师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开展阅读教学课,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有目的课外阅读,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积累文学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对策

  学生应该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获得发展,这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是其内涵所在。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下面笔者就以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对策。

  ㈠、课本为向导,加以适量拓展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注重对个性化阅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取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发展培养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学习的目的。提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创意的阅读,从而使其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通过对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的利用,不仅思维空间能得到拓展,同时阅读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因此,在追求实效的阅读课上,除了注重指导朗读理解文本的能力,老师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掌握学习方法和运用语言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例如,从课文的课题入手,通过学生的质疑来展开文本的阅读,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能使教学的脉络更为清晰。

  ㈡、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朗读教学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不仅要读的朗朗上口,还要读的有节奏,使学生能够通过读而产生疑惑,通过读获得感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对其情境进行想象,从而实现其朗读中的感悟升华。学生要能够准确、恰当的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表情达意。学生一般都是要通过准确、流畅且有表情这三个阶段的朗读从而掌握朗读的方法。朗读是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也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对于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情怀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总之,语文老师要在对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的课堂阅读进行教学时转变观念和角色,使教学不仅能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其实际行动还能够观照自身的教学,对于偏差能够做到及时纠正,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习惯得到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得以形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议“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下一篇:对“简单语文简单教”初步理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