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逆向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9-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学科思想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支点,也是语文课堂的总指导。但它不像数学的学科思想那样明确地分为几大版块,而是与时俱进地随着语文课程改革标准而有所变化。笔者立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尝试着把高中语文学科思想归纳为三方面,具体如下:一、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注重其人文性。二、既要注重学生的共同发展,也要注重其个性发展。三、既要重视听说读写,也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达到学生会学语文、爱学语文的目的。

  针对以上所归纳的高中语文学科思想,高中语文课堂设计需要从知识的积累、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三个方向去考虑,授课方式则注重以学生为主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设问体现层次与创新性。对此,笔者以逆向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有针对性地展现高中语文学科思想对高中语文的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因为它需要师生有较强、灵活的逻辑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常用的是先分析后归纳的顺向思维或是比较单一的、缺乏新意的惯性思维。这样的阅读难以产生思想的碰撞,难以散发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显得单一枯燥、缺乏趣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那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求异思维的一种,简单理解就是对常规思维、习惯性思维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则是指大家都朝着相同方向、习惯方向品赏鉴读、思考问题时,教师能适时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对立面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得出新的思想、创立新形象。所以读鉴赏文章时,习惯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能令问题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更独特,能令思维更具新颖性、批判性、全面性,意义重大。

  (一)运用逆向思维阅读思考更易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

  “曹操称象”就是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典型。一般人的习惯性思维就是要知道大象的体重就是要称大象本身,而大象体积很大难以称重,因此难以解决问题。曹冲的聪明在于他运用逆向思维,抓住问题的本质是要知道大象的体重,然后由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知道大象体重的方式可以有哪些?这样一思考就跳出了惯性思维,自然而然就想到用“替代”法,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可见,运用逆向思维思考能让思维更灵活、能更巧妙地解决问题。

  例如宗璞的短篇小说《鲁鲁》中有这么一道阅读题:小说以鲁鲁坐在大瀑布前的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嚎结尾,可谓匠心独运。试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是一题探究题,较有难度。这时需要把题目转换一下:为什么作者要以鲁鲁坐在大瀑布前哀嚎结尾? 简单点来说就是思考运用这个情节的原因。原因的范围很大,角度也有很多。这时运用逆向思维,问题就能轻易解决,回到这个问题的的结论就是作者运用这个情节作结尾的原因是该情节具有特定作用,那么小说以某情节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就一下子扣回小说考点:小说结尾的作用: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对读者影响的作用等。可见,这样思考问题时有时需要学会转换思维,从结论往前推条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答案便显而易见。

  (二)阅读时运用逆向性思维可以令思考更具新颖性。

  运用惯性思维阅读会令阅读感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可以令阅读品鉴另辟蹊径,更具创新性思维。例如当学生普遍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个观点只是具有普遍性,却没有绝对性,尝试换一种思维思考,站在原有观点的对立面思考,可以让自己的思考更新颖。于是便能得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更体现了一种辩证思维,深深吸引了别人的眼球。

  再例如在学习古诗《归园田居》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行为?”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都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逃离樊笼的行为是明智之举;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选择是值得颂扬的。这些评价是正确的,但却显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擦不出思想的火花。一些可能有别的想法的同学也会被大众思想所牵引而不敢表达。此时,教师就得引导学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固然令人敬佩,但面对同样的境况,也有一些人选择坚守,希望能凭借微薄之力去改变什么。当学生接收了引导,他们便会尝试着用逆向思维思考,抛开原来的惯性思考,重新思考评价陶渊明辞官归隐、以保高洁的行为,有些仍会坚持原来的立场,有些则会辩证看待,有些甚至批判。这样就展现了学生新颖独特的思考、多层次的思维空间,令思想的火花熠熠生辉。

  (三) 阅读时运用逆向性思维可以令思考更具全面性。

  阅读时,单一、大众、从众的阅读思维也会限制学生的独创性,令其思考狭隘,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站在大众思维的对立面思考问题,让思考更全面。

  例如很多学生在阅读鲁迅名篇《故乡》时,对小说人物杨二嫂形象的分析总是显得单一,认为杨二嫂仅仅是个可笑而可恨的人:她的眼里只有"物",只有"利",只有"钱",而没有"人",没有感情。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思考,并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进行逆向思考。学生便会发现“孔乙己”、“阿Q”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杨二嫂则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原来杨二嫂也本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人,但残酷的社会、生活把她摧残成一个假丑恶的人。这样一运用了逆向思维辩证地思考,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则变得更全面、更丰满。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思考意义重大。阅读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充满探索、争议的过程,每一个观点都可以从正反两面去思考,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不能以标准化、单一化的阅读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注重逆向思维的运用,让学生的阅读思考更新颖、更全面,让其个性得以展现。当然,逆向思考、换位思考也要注意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绝不能只求新颖独特而颠倒是非黑白、毫无底线。语文课堂应以人为本,语文阅读教学更应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为主,重视逆向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养成多思、深思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有趣味、生命与活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学科创设情境的协作学习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