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课堂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技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学科,而且语文学科也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展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面貌。小学语文中的一些课文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传播;《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将相和》、《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更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比如《鲸》一课,在鲸的种类中介绍了鲸分为须鲸和齿鲸,但是具体哪些鲸属于须鲸,哪些鲸属于齿鲸,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些鲸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有什么区别,我们也无从知晓。课文中又提到了“虎鲸”,可它是属于哪一类却没有说。教师在备课时通过信息网就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鲸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你还知道哪些鲸是属于哪一类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网上查到的蓝鲸、虎鲸等图片资料,并通过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它是哪一类鲸,有什么特点。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开拓了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引发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单纯依靠课本,单纯运用黑板的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说不清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学思想,形成了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究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情境化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演示上,而是与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地融合。并以此为媒介创设师生合作学习的情境场,成为师与生、生与学习内容、师与教学内容的粘合剂。

      比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在课件演示的同时由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由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完成师生合作的教与学的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活动的情境场。比如,<<一夜的工作>>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日理万机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周总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学生从中了解到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进一步激发起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同时,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片段,创设语文训练的情境场,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或进行练笔活动,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实践中活化语文知识。

2、构建了新的语文教学“教”的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这一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课堂操作基本模式见下图:

 

教师        计算机网络        学生

                        

创设情境                      产生兴趣

     ↓                            ↓

设置问题                      质疑思考

    ↓                            ↓

引导查询                  搜集辨析

    ↓                            ↓

指导点拨                      推评读探

↓                            ↓

提要反馈                      意义建构

 

 

      课程专家余文森说:“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要有一个步骤,一种方式,有一种途径给教师提供一个平台。”这种结构模式,充分发挥电教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使电教媒体和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实现最佳组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气氛,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一基本模式为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主动体验,勇于探索提供可操作的平台。

     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收集整理课文有关的大量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从中心句入手,扣住“美丽的大花园”进行层层设问,牵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方法也相应进行调整,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这是一个(  )的花园?”为主线,进行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然后进行学习汇报。该读书则读书,该汇报则结合资料进行汇报或进行补充。信息的吸纳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插上了双翅。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重要通道。

     1、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主动获取知识。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信息的加工、处理、应用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比如,《开国大典》是五年级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此场景距今已有50多年了,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其语言文字也是十分抽象肃穆的,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怎样弥补现实与学生头脑中的空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化难为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校园网、因特网上获取大量的开国大典的资料。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群众游行情景等都可以再现到屏幕上。网络使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视野况把学生带入到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化远为近,使学生情、文本情、作者情产生共鸣,为学习课文作好了情感铺垫。

2、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要以新颖独特的设计使课堂中教师精当的语言,连成线、串成链,成为学生顺利构建知识结构的纽带。所以,选择与设计问题,选择什么样问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任务,又是教师教学思维设计必须重视的。教师要精心设疑创境。恰当地把传统手段(教师的语言、板书、学具、形体模型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cai媒体等)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并在最佳作用点,最佳作用时机切入,如在引发动机时创设情境;在建构知识时提供影图;在形成表象时影示过程;在动手操作时投影示范,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和创造性提供更宽泛的学习环境。

       比如。《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可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表格,让学生在扮演玻璃推销员的同时,在计算机上完成下面的内容:

 

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吃音玻璃

 

 

       设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现成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可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多元理解切换到大屏幕上,利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涌动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