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中等生进步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注重“抓两头”、培优补差,忽略了对中等生的关注。中等生在班级中所占人数众多,对他们的教育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课改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培养兴趣、指导学法、创设机会、营造氛围、改变认知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合理利用、开发有效资源,强化对中等生的教育,使其树立进步信心,学业更上一层楼,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 培养兴趣,激发中等生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过程是:好奇—兴趣—动力—成就(学习有用)—自信。兴趣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学习。中等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学习激情,因此教师要采用相应策略,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中等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好的教学任务,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把这种方法与中等生心理特点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有趣、贴近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选择开放式任务, 用灵活风趣的语言,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产生兴趣,展开丰富联想,在信息技术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二、 指导学法,开辟中等生进步路径

  信息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掌握。中等生往往上课听老师讲解、演示比较认真,独立吸收较好,但有依赖性,只完成教师所讲的内容任务,小组活动中遇到问题不喜欢问同学、老师。因此,教师要根据中等生的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对他们加以指导,开辟进步路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要适应中等生,使他们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独立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操作时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解决每个中等生的困惑,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会学,得到全面提高;还可随时调整座位,让领悟力略差的学生坐在前排,采用教学软件单独演示,解决相关难点、重点,巩固学习成果。

  三、 创设机会,搭建中等生表现平台

  中等生并非不求上进、无潜力,他们也有丰富的联想、广泛的兴趣和亟待教师开发的各种潜能。教师要引导中等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从胆怯自卑、紧张漠然中摆脱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挖掘活动因素、设计游戏等竞赛活动形式,为中等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开展中等生帮助后进生活动,给中等生以表现机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体现价值,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老师角色,增强学习自信心。

  四、 营造氛围,改善中等生学习环境

  宽松、自由、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有利于中等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一门科学的课堂管理艺术。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效驾驭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喜学乐学。其次,教师恰当运用丰富的语言、搞笑的动作,增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亲其师而信其道”。再次,要创建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多给中等生以关注。教师可以组织合作讨论问题、合作完成任务等小组活动,激发中等生学习兴趣,使其善思乐学。最后,要鼓励中等生善思多问,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有新意、独特见解的学生(尤其是中等生)给予及时评价和表扬,使其轻松、主动地接受新知识,愉快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 改变认知,树立中等生进步信心

  中等生大多自卑感较重,自信心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中等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任务完成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帮助他们消除消极心理,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观察记录实践活动、学习活动等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设计不同评价标准。通过学习活动评价,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评价要充分考虑中等生的自我认知,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他们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学习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总之,要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特别是对中等生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焕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分析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