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武术教学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孙玉生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小学生的武术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本文通过少儿武术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中的实施。

  一、结合一般的教学规律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针对某些学生提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的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抓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有侧重点的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简单组合动作,以及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基本练功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所以,抓好基础训练是学习武术技能的前提和保障。

  二、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的关键

  1、形象化讲解

  在教学讲解时,形象化讲解是小学生武术教学的生命,讲解动作时需要形象化,而组织练习时也需要形象。一般武术的教学都比较乏味,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选择教法时要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意讲解的形象化、趣味化。武术中的术语较复杂,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将术语和动作名称形象化、趣味化,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每一个动作取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仆步穿掌”可另取名为“小燕子抄水”,即形象又容易理解。

  2、分解动作讲解

  教学中教师常将武术的动作技术分解,但教师应在动作分化期时,强调动作的劲力、精神风格。在练习中,教师逐渐强调在冲拳、推掌、顶肘等动作时,要运用“寸劲”,使力量顺达于动作的着力点。演练武术时,要求精神贯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精神风格的培养贯穿每个动作,这样动作演练才有气魄,才能达到练习武术的目的。

  3、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多领做,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正确的示范,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领做示范时,如果是新授动作通常放慢动作速度,姿势偏高,用力不大,姿势可以稍微夸张,以便学生的观察和模仿,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逐步加速加力至正常的动作要求。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要让所有学生能够看见,如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等等。在示范同一个动作时,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如“马步架掌”,为了让学生看清两脚开立的距离,脚尖正对前方,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马步要挺胸、立腰,膝盖不能前跪而超过脚尖的规格要求,可再做侧面示范。

  三、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选择标准的动作示范

  武术课直观性很强,动作比较复杂,教师应有正确、标准、美丽的示范动作。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熟悉来获得正确的动作表象。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做准确、慢速使学生真正看得清的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一节武术课要学几个新动作,学生很难把握。如并步砸拳这个动作运动的路线、方向都有变化,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师的缓慢示范,简明动作要领及分解教学来完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动作的内涵,结合标准正确的示范动作,具体地讲述动作的攻防功能,使学生在做练习中表现出动作的节奏感、神态、劲力和攻防意识等技能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多看、多练、多想、多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武术课堂教学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选择新颖的教学形式

  对于小学武术教学而言,一个小学教师不仅要懂得用儿童的语言去译释武术,而且还要懂得对学生的组织,以及把握住学生的兴趣对他们进行教学,在开始部份小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候,对其进行新课的安排,而在后面则可以安排复习或小比赛等内容。在构思一堂武术课时,要使小学生容易接受,应结合“情境教学”让整个课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爱国、偶像等。使小学生在某种情境的带动下进入教学设定的某种“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节奏”下接受教学。如:以“李连杰”为主线,通过提问“你们看过李连杰的动作电影吗?”让学生以崇拜的心情沿着这根主线充满激情的学习,整堂课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安排小学生武术课形式时,不妨可以做以下的程序处理:主题—使小学生进入某种情境—教给他们技术—引导他们复习。其实,对于小学生武术教学形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始终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保持某种学习的兴趣直到教师完成教学。所以,一堂小学武术课的形式就变得如此重要,它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激发学生以满腔的激情去练习。

  四、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2)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良好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少儿时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是打基础的良好阶段,这一时期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少儿以后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少儿的教学与训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通过以上阐述可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和老师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安排教学与训练任务,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达到预期的教学与训练目的。同时这一时期少儿的思想还不成熟不完善,因此,在进行教学与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应具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促使他们对“武德”有深刻的认识,使他们的身体与思想得到协调发展。

  总之,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武术教学来说由为重要。教师自身的模范功能,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会效仿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技术水平高,示范的动作规范工整节奏分明,较强地突出了武术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学生就会由对老师欣赏、敬佩发展到对武术运动的热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尝试    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