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学生学习心理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作为教师的我认为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大家也都知道,小学基本可以认为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作为教师,不得不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本文将对小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心理进行相关的分析论述。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环境等一些因素影响,学生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况,尤其学习心理状况,然后才能更好的实施教育。

  一·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比以前更加容易,形成后也比较巩固,不易淡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且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能进行精确的辨别。

  这个阶段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是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并且刚入学的孩子擅长具体形象记忆,学生的有意记忆、有意再现逐渐发展。学生往往易于掌握具体、可感知事物的概念。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但不能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往往是只注意新奇有趣、吸引人的事物和学习材料,注意力也易于分散和转移。事物、人物、活动的形状、颜色、声音、形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易受新奇刺激的吸引,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过于短暂,约为20分钟,注意范围比较狭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不善于根据活动任务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主动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课件多采用色彩鲜艳的图像、增加学具的样式与色彩,这样即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甚至还可以使学生对学生产生兴趣,可见一举多得。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指出作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当记住什么等;教会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

  二·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这个阶段在观察、了解事物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还占重要的地位。学生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如何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并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规定的学习内容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中年级的学生迅速转移注意力的能力逐渐提高。

  已经能够在初步的判断、推理,较为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的学习动机仍然与学习兴趣发生紧密联系,但的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学生的美感还会受事物外部的特征吸引,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基础上美的体验。而且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学科兴趣开始分化,逐渐出现感兴趣的学科。

  这时的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逐渐学习真正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对待。在日常的学习与活动中使学生渐渐知道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

  三·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呈现第二个上升期。随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已经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他们对教师崇拜和敬畏的神秘感逐渐消除,盲目的与不自觉成分大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与要求有一定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并有了很大的选择性。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对教师的素质、能力、魅力等的认识与评价直接相关。这个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更为关注学生的内心、能力、素质等。

  小结: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让学生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让他们感到学习的轻松。这样他们才会对学习的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才会乐于克服,这样学习效率才会越来越高。那么教育的使命要求我们融入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心的心理状况,才能给与他们更多的帮助与引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    下一篇:浅谈如何才能备好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