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信息时代德育工作浅谈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谢琼州

  【内容摘要】:在教师育人本职工作中,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以求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实效。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把做人和成才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塑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合格人才。

  关键词:德育 信息化 实效 教师 学生

  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另外,“他们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也让他们对忠诚不太感兴趣,而是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正是他们的这些特点赋予了教育一份新的课题:我们的德育教育需要有所改变。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教师德育观,增强德育教育工作时代性。

  学校在加强教师德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时,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时代政治理论修养,重视树立全体教师育人意识,明确现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思想,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对学生有一个确切的认识是,必须牢牢抓住现代德育教育的特点,了解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兴趣、爱好、倾向。

  1、社会性

  虽然社会性早在儿童期就已开始出现,而更广、更深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务,很想象大人那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评论,他们在思想的触角方面已经远远的超出学校的范围,社会责任感、便命感日趋增强。中学生的注意指向发生了变化,内容更广阔,范围也更大,从关注自身,逐步扩大发展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2、自主性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自我意识日益成熟,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我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在观念上与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自信而自尊,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才能。不管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父母、教师的讲解,或者书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面争论不休。

  3、进取性

  中学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拍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梁启超有段对比:“老年人常思既往,青年人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了故生留恋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回新,惟思既往了,事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敢破格”。

  二、加强师德教育,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发展,增强德育实效性。

  师者以“为人师表”为第一要义,信息现代化的今天,提高教师的素养非常重要,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为师者必须要先做到。初中学生的模仿力特别强,喜欢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作自己榜样。所以教师在言行上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树立榜样。在学生管理中,教师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侍每一位学生,交流真诚、坦率。在教育教学中,师德正,学生才有善行,师生相互尊重,促进德育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是德育能人。从古至今,学校德育的宗旨都是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教会学生成为现代的“四有”新人。当前网络时代,拜金主义、随大流、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学生心灵。中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认知能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产生对生活、学习、前途等的消极心理,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应如何做人,以一个平常心态对待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齐抓共管,及时疏导。学校、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集体,集体成员之间有相互依存的责任关系,所以要发挥集体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初中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这有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信息时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特点及必要性。

  事实告诉我们在培养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养成、礼貌、行为习惯教育,向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道德规范教育。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但随着独生子女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娇惯与溺爱的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这样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此,将文明礼貌的行为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这对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非常必要。

  初中学生本质和主流是好的,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看问题容易出现片面性,甚至偏激,致使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但一般都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运用说理教育方式方法,以理服人,调动内在积极因素,引导他们不断进步。忽视必要的说服教育,单纯抓行为训练有很大弊病,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成为盲目的行为,甚至可能培养出外表温文尔雅而内心并不健康的伪君子、两面派。当然在教育学生时切忌挖苦、讽刺,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势压人,教师态度要温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不要板着面孔训人。让学生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这样你的态度才能被学生心悦诚服。切忌空话、大话,90后的学生对低水平的、平庸的说教、套话、大话早已厌烦,他们需要坦率的、真诚的充满感情的教育。力争做到“情是深,心是暖,语言是生动”。切忌盲目性,教育固然具有“遇物而悔”的特点,但每次说理教育要说得有水平,有新意,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应事先“备课”。

  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初中生,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而形象思维发展很快,因此越具体越形象的事物越容易接受。教师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形象、生动、具体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引起自愧和内疚。运用榜样示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分辨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例如对于当今社会的非主流文化,90后的学生喜欢模仿,出现各种怪异的打扮和穿着,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青春美,什么是学生的装束,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分辩能力和抵制能力。

  当前某些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知恐惧——不怕父母,不怕师长,不怕纪律;不知羞耻——打架骂人不知耻,说假话不知耻,作弊不知耻;不知艰难——大手大脚花钱,不知生活艰难,浪费粮食不知东西的艰难,不劳动不知劳动的艰难。这些问题光靠说理教育是不行的,需要一定的外力强制作用,让学生从小懂得守规矩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四、结合现代网络,加强教师德育观。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各方面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这就要求德育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道德观念进行教育。“正人先正己”,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作风,为人处事的态度时时都在影响学生。教师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表率,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起示范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有了威信,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师的专业特色锁定了教师具有广博的学识、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第二,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懂精心的“整饰”自己。有了令学生折服的业务能力,再加上得体的装束,必能博得学生的拥戴。第三个重要的方面是经常与学生接触,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博得学生信任,做学生的依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