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上的语言魅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面对数学课上深奥难懂的概念和枯燥无聊的数字,学生往往有力不从心不知所云的感觉。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运用语言魅力来开启学生的知识之门和心灵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在恰当的时候,可以运用教学语言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融入到一些名言警句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笔者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与特征,我特地收集了有关垂直与平行的名言警句(做朋友要像垂线,互相交流;做对手要像平行线,虽然不来往,但是你追我赶,互相超越 !),与学生一起分享。这句有着丰富内涵的名言警句,简明易懂,琅琅上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朗读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有时,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教育的力量。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有一道判断题经常令学生犯错: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10度的角时,这个角会变成100度。很多学生会从倍数的角度去理解,用10度乘10等于100度进行计算,结果就出现误判。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开导:有个哲学家曾经说过,精明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我们班有些同学却在“用放大镜去看角”这个地方跌倒了不止两次。希望你们以后在学习上做一个精明的学生,不要带着“放大镜”去看待问题。这种婉转的批评方式令学生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明显。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对于一些深奥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生活化”或“直观化”。通过鲜活的例子和直白的"接底气”的语言,抽丝剥茧。把艰深的理论转化成浅显易懂的知识。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我大胆地举例:“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就像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倍数是父亲,因数是儿子。假如大明和小明是父子关系,我们就说大明是小明的父亲,而小明就是大明的儿子。不能简单地说大明是父亲,小明是儿子。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父亲,谁是谁的儿子。同样道理,15÷3=5,我们就说15是3和5的倍数,3和5是15的因数,不能说15是倍数,3和5是因数。”最后我笑着问学生:“父亲和儿子谁辈分大?”学生不假思索地说:“父亲!”“那倍数和因数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倍数!”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学习的蛛丝蚂迹中敏锐地捕捉到切入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常常会颠倒运算顺序。多次督促他们改正,效果都不明显。于是我在上课时故意设计了了这样一道题:123-23×5。当某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又再犯错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当今社会到处充满诱惑和陷阱,有些同学做练习时的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受题目的误导而出差错。这位同学就是受“123-23=100”的误导而掉进“陷阱”里的。我们做练习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只想着走捷径。美丽的外表下通常会隐藏着危险,不要成为出题者的“猎物”!同学们听后脸也红起来。后来,学生们渐渐把这个坏习惯改掉了。

  台湾诗人席慕蓉有这样一句诗:“在最静寂的角落里,有着最热烈的声音。”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希望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与一颗丰富敏感的心灵,希望能够发现他们内心里的彷徨、蠢动,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种力量与信心。教学上,我们要抓住教育契机与学生进行心灵相通。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一位学生常常忘记写答语。我多次用言语提醒他,还是没有改变丢三落四的“老毛病”。针对这种情况,在批改该生的作业时,笔者在他的作业本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相信你能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这句蕴含着婉转的批评与鼓励的话对她内心有很大的触动。后来,该生慢慢改掉了粗心大意的习惯,成绩也不断进步。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锤炼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语言。因为,这是用来开启学生心灵和知识大门的钥匙。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