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朗读指导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感受作品的内涵、意境,从而完善健全人格的过程。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十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热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治性情,从而愉快地学习。

  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怀着探索的欲望学习,这是朗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的歌曲。通过看多媒体画面,听激扬的曲调,学生的情感在歌曲和画面中得到了升华。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的朗读热情也随之高涨。我听到了学生那充满力量、热情、奔放的朗读,我更感受到了学生对黄河的赞颂和对祖国的赞颂之情。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更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在学新课前让学生描绘我们北方冬天的景象,当同学们讲完“凛冽的寒风、皑皑的白雪……”之后,我便引导同学们:北国的冬天,冰天雪地,可你们见过江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么?“没有。”他们互相摇头。“想不想见一见?”同学们热情高涨,没等我再开口,教室内已是书声琅琅。每个孩子都倾心于那优美的文字中,感受别样的冬天之美。通过这样的引导,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学生带着好奇、怀着探索的欲望走进书本,进入朗读之中,感受着老舍语言的魅力。

  二、巧用示范,师生合作朗读。

  朗读离不开范读。谈到范读,很多人自然地想到教师范读、学生在听中感受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这也成了多年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在范读时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效果更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热爱朗读的习惯,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很多学生争先要求范读,班级的朗读水平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这样的训练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自我。

  选用学生范读的同时,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指导者,学生朗读的领路人。教师更要参与其中,在难点、关键处进行范读,起示范、引导、点拨的作用。如在朗读《爱莲说》一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范读,同学评析,把握朗读的情感。然后教师在重点、关键处:即对本文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范读。通过范读“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几句,让学生找出教师重读的字词:噫、鲜、何、众。再体会作者对陶渊明、对自己、对世人的情感。学生自己通过反复地朗读理解了作者结尾的含义。“噫”字要读出这个感叹词所引发的作者深沉的感慨之情。一个“鲜”字不仅叹“少”之意,更有“难得”之意;“同予者何人?””问句要读出疑问之意,发人深省,要读出知音甚少的感慨之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是个 感叹句,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要读出作者的暗讽之意,要意味深长地朗读。在这样的范读指导中、在这样的师生共读中,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情感体验,在想象中朗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需要想象,朗读教学更离不开想象。在朗读课文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仅仅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人物就是自己,设身处地想“我”会怎样?怀着怎样的情感来读?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就是小弗朗士,文中的小弗朗士从幼稚走向懂事、成熟,学生们的情感也随着小弗朗士的心理而变化。在他们的眼中,韩麦尔先生内心悲愤的痛苦感情,小弗朗士能读懂它,学生们也能深刻地理解。运用到文章的朗读中,学生读出了小弗朗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也读出了诧异、恍然大悟、万分难受的心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以及内心的自责之情也读得淋漓尽致。对于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我做了专门的朗读训练,在朗读中,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学生对于本文内容的理解在朗读中已经完成。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自然就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人物的语言也就水到渠成,对文意的理解自然准确而又丰富。

  四、恰当引导,在比较中朗读。

  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素质。

  在朗读教学中通过对文章词语和句子的比较,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词语的妙处,这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体味文章语言的精妙,为使学生对文章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增减、交换语句这样比较的方式进行朗读。通过比较,感受其效果的优劣之分,进而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一课时,为了很好的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我引导同学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理解了“站着喝酒”和“穿长衫”的含义后,我将文中的“唯一”去掉,和本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同学们得出了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他与酒店的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孔乙己刚出场时是“便排出九文大钱”,后来再到咸亨酒店时是“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我引领同学读这两个句子,品读句子中的动词“排”和“摸”的含义。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动作,体会这两个词的不同含义。 在比较朗读中,体会到了“排”字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而“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穷困潦倒到了极点。通过这样的比较朗读,我们看到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封建制度的罪恶以及当时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分析,在文章本身比较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引导朗读,体会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文意。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引导同学朗读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对他的评价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尖嘴候腮”、“瘌蛤蟆想吃天鹅肉”。 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形象。接着让同学们找出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并细细品读。从当众称赞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到“甚至还一路上低头替女婿把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胡屠户真是前后判若两人。在这样的比较朗读中,一个前倨后恭、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世侩形象,十分典型的跃然纸上。

  五、个性展示,精彩片断赏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尤其是个性化感受,丰富个性阅读的内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对文意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放开手脚,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文段、句子,进行个性展示,同时赏析、谈自己的感受理解。在朗读课文时,融合自己的理解,与作品产生共鸣,通过品读优美课文,精彩片断,精辟的语句,获得美的体验,美的熏陶

  泰戈尔的《孩童之道》是一首饱含了母子深情的散文诗,塑造了一个迷人的儿童世界。学生们陶醉在这优美的散文诗中。动情地朗诵,当朗读“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当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这两句话后,一个学生这样解读:我觉得在孩子的世界里,那“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不能特指成人眼中的珠宝,也许它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洋娃娃,也许它是自己最爱吃的奶糖,也许它是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可是这些东西与母爱比起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所以他宁可做一个“乞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他满足,让他陶醉在母爱的幸福中。

  一位学生在动情地读完余光中的《乡愁》后这样解读“我看到了一个长期旅居海外的游子那绵长的相思之情。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这相思跨越了一生的长度,这相思记载了13亿人们的心声,这相思寄予了游子的期盼与渴望。”

  通过这样的个性朗读与赏读,学生对文意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一教学是朗读教学的深化,也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继承中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秀传统,只有反复的朗读,我们才能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通过切实、有效地朗读教学,让朗读更具魅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智慧、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