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运用文字,即在言语实践中学语言,在文字运用中用文字。教师应善用教材和课外读物,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中悟,从写中用,切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此,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读、说、写三个方面谈谈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 读 说 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修订版多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的核心与本质的概念,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运用”就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一种灵活的、艺术的、多维的、丰富的、多功能的语用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也好,积累也罢,都是为了运用。

  “语文”中的“语”就是指语言,“文”就是指文字。由此可见,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运用文字,即在言语实践中学语言,在文字运用中用文字。教师应善用教材和课外读物,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中悟,从练中用,切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读,理解积累语言文字

  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句话,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所以,多读书多积累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诵读课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元素,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通过背诵,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以此来不断充实他们的语言库存,并从中领悟和体味作者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长此以往,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2、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实际上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

  我认为从语文课本入手,适宜地补充阅读文章,以课内带动课外,内外联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必挖掘教学目标,重视整体阅读能力培养。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课外读物,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安排一些读书写作活动,每周让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读物或文章完成一张“读书卡”,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养成习惯,从读中多积累。

  除了让学生记住课文里的好词佳句以外,我还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运用圈划符号划出好词好句,并背诵记忆下来。在班会课、活动课时,开展成语接龙、对歇后语等游戏,举办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活动,学生的读书收获在班上得到了交流与推广,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对一些精彩语段、名家名篇的写作思路、典型的写作结构等语言材料,通过阅读积累,逐渐记忆、储存。随着词汇量的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对学生说话和写话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利用说,整理加工语言文字。

  说的实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练习,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这样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身的语言,从而丰富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名为《小英雄雨来》的阅读课文,其中的一项教学要求就是复述课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加以逐段复述。这样一来,原本故事性内容的课文经过学生的口头再创造,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入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所以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广为推崇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三、进行写,充分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会读、会说、会写。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内化练习包括:学词语、造句的练习、连话成段的练习、组段成篇的练习、篇章结构的练习等。因此,要把写作为基础平台,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交流训练,突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内化和运用。实践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1、句型模仿,让文字再现精彩。

  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很多,我们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后,应抓住其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句式训练。如《匆匆》一课第四自然段有一组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以让学生仿写这一句式,表达了自己为逝去的时光无法挽留而油然而生的惋惜之情。

  2、引导练笔,展开想象的翅膀。

  优秀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许多“空白”,这种空白艺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训练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空白”,运用适当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空白处”,教师应恰当取舍,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合理的想象,既培养了学生了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如:《一面》一文可以设计练笔: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面孔黄里带白”是怎样一张脸,然后请你将鲁迅先生这张“黄里带白的脸”描绘下来。这里的空白既能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充分想象,又训练了孩子语言文字的运用。

  3、片段训练,着重抓课文特色

  有的课文段落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选取的材料都很有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写话训练。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索溪峪的“野”》一课在结构上的特点是篇章和段落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写作方法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总分结构以《广东的“多”》为题进行课堂练笔。学生抓住了马路上人“多”、车“多”、美食“多”、超市“多”、工厂“多”等来写,将由先总后分的写法内化为了自己的能力。教师就是要把课文看做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例子,指导他们在学习中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观察生活,开掘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中取材,说真话,写真事,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让他们倾诉内心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需要,欲望和热情,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充满感情。

  如:我在人教版第十二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二”教学中,先布置课外观察作业,要求学生留意并鼓励他们走出门,走到大街小巷,走进商场,了解我们广东的一些特色饮食和具有特色的民居。第二天,进行口语交际时,学生纷纷说出了地方的特色饮食有:肠粉、汤圆、艾糍、云吞面、饺子、粽子等,很多孩子还把这些美食制作过程以及这些美食的色、香、味道娓娓道来,大家听了,垂涎三尺。还有广东特有的建筑:骑楼。孩子们说,经常到县城玩,看见都城的中山路的楼房与其他的不一样,是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可以避风雨防日晒,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还有些孩子还说,广州的上下九也有骑楼,梧州的步行街也有……说着说着,一篇真实、生动又完整的作文就诞生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言:“语言表达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在平时阅读和写作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读、说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写的训练,培养其写的能力,这是未来社会的需求,也是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命力,语言文字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开出鲜艳的花儿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改下对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策略与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