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渗透思考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李建国

  内容摘要: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当学生走出校门后,虽然他们已经忘却了数学的知识点,但他们仍然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理性思维,严密地思考地求证,清晰准确地表达;在解决问题时有逻辑推理意识与能力,对所从事的工作能合理地量化和简化,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游刃有余地社会.这样才能说,学生受到了真正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是灵动的。

  2002年前,国家倡导教学过程要“寓德于教’,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其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目标要求的第三个方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应用的工具、思维的体操,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

  然而,受社会功利尤其是考试的影响,数学教育的价值被异化,功能被缩小,数学变成了应试与选拔的工具。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的理性精神被忽视,数学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

  1、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印度一位教育大师说过“教育就是解放人的心灵”;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意义是为了把人的本质引伸出来,让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得到发挥,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获得一种愉悦身心的一种成就感。

  学科观点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教育的意义远远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影响。如果我们只看到了知识的传授,看不到数学对人的思维的影响,那就没有看到数学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够通过知识这一载体,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学科的观点、学科的思想.这种观念性的东西最终是要影响学生的一生的.他们从数学课上学到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将伴随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2、问题与现象

  教学中以高考数学考试说明的要求代替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对比数学课程目标,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的考查,(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对比数学课程目标就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前四项目标.与文科考查不同,由于学科特征,笔试难以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因此存在新课程教学就瞄准高考的倾向。

  目标意识淡薄。从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中发现,教师备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设定教学目标的只有不到一半。

  设定教学目标时,将情感目标单独列出,认为课堂教学中要有培养情感的内容。其实数学教学目标不能简单分成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培养、情感发展,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即整个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使学生获得思维的整体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把知识压缩成药丸灌下去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不少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恐惧数学,有学生曾这样叙述他的感受:“数学对我来说就像生命中最苦的药,你明知道它苦,但不得不大量服用。不知什么原因,让我一直对数学充满恐惧,这感觉就像是被一层层厚重的乌云所包围,看不见阳光,抑郁、烦躁而绝望。”这几年的数学高考不少零分考生就是明证。

  数学成了应试的工具,认为数学需要的是一系列的技巧,数学就是做题、数学就是练习,不少学校一日三练,晨练、午练、黄昏练,美其名为“熟能生巧”。

  三、数学教学课堂上怎样较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现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让学生逐步认识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通过精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通过实施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独立思考与质疑的习惯。这既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应然体现,也是必然追求。

  1、从构建宽松、和谐的文化入手

  人天生就有追求真理、探索秘密及创造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创造的潜能、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设法满足学生渴望学习的天性。这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经验.通过创设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程度不同的积极性、表现欲和成功感,教师应予以积极的保护和充分的肯定。对于学习有困难、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实施成功教育,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正确使用评价,减少分数的副作用,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归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理想的课堂不是“展示教师”,尤其不是展示教师渊博的数学知识和高超的解题能力,而应该是“展示学生”和“让学生展示”.展示学生,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展示,需要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驾驭课堂的气魄和能力。

  2、从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入手

  陈省身教授认为,要让数学好玩,学生觉得有兴趣,他们才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只要有好的数学环境,他们便有自动的能力,自己可以成长。本真数学教学力求平淡地、简约地、扎实地、轻松地教数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朴素地追求数学问题,致力实现数学的育人本分,即培养思维,发展理性精神。

  3、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

  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是要充分展现和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思维方法,发展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创造性活动的体验。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分解有度,搭建的知识“脚手架”坡度适当,思维发展的跨度合理,问题的设置与处理灵活,师生互动及时,关注个性差异,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思维品质,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必须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要为学生设计主动思维的舞台,创设主动建构的情境,学生的探索性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不是设计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而是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4、从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入手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教学的生命。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情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拨地学习。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提出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反思,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不仅能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能逐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高中本真数学教学的生态价值

  (1)激发探究,有效内化学科知识。本真数学教学倡导课堂教学过程的简约,摒弃浮躁、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形式,杜绝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到一些细枝末节上,所以设置问题情境的价值取向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回归数学源头,让学生在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中,清晰理解现在的问题,产生数学探究实际行为。“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话”让学生自己说的数学活动是一种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情境也让课堂产生勃勃生机,教学的高潮也必定随之产生。

  (2)变中出彩,有效提升创新思维。本真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真实收获和真实体验,摒弃看重结论,忽略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人为地把数学知识归纳出一些结论性的“现成品”让学生在记忆的陋习。适时适度地利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思维活动中构建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比较中研究、变化中感悟、知错中改错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点燃创新求异的智慧之花,树立质疑问难的价值取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3)悟中升华,有效尊重个性发展.本真数学教学倡导给予学生适度的空间,延伸发展的可能,课堂上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给予学生慢中求悟的时间,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品悟解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领悟题中蕴涵的数学方法。这样的课能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数学,能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使学生终生受益。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当学生走出校门后,虽然他们已经忘却了数学的知识点,但他们仍然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理性思维,严密地思考地求证,清晰准确地表达;在解决问题时有逻辑推理意识与能力,对所从事的工作能合理地量化和简化,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游刃有余地社会.这样才能说,学生受到了真正的数学教育。

  数学是灵动的,它充满着文化、美、动力,吸引人们去探索。

  数学是灵动的,它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心灵充满真、善、美。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多重“角色”定位的思考与把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