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魅力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创设魅力情境,把学生带进奇妙的电脑乐园。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的确,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教师应该经常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尽量用精彩的开头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如在学习“金山画王”软件中图画的移动、旋转、改变大小等项操作时,我采用美学情景教学法。首先利用教学平台向学生们展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图,图中有着各种可爱的动物—老虎、小熊、狐狸、小白兔、小鸟、松鼠等,孩子们一下子被这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这时,我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在美丽的大森林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为了庆祝春天到来呀,动物王国决定举办《春天音乐会》,让所有的动物都来参加。今天我们用学过的方法,在大森林的背景图上,填上你们喜欢的动物演员,再将它们变多、变形,使我们的音乐会顺利进行,好吗?”导语刚说完,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画开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思维创造力,画呀涂呀……一会儿,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便跃然纸上。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造许多漂亮的颜色,用于勾勒出更加美丽变幻的大森林。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创作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最后我将画得好的作品在全班进行现场观摩展示。整节课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入绘制美丽的图画中,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学生在想象、兴趣中培养了创新能力,而这节课开头的导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又如在进行《制作电子小报》的内容时,我把导入新课的环节设计成应聘记者的情景模式,通过展示优秀的电子板报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它可以帮助你完成许多漂亮的东西,利用人机之间可以捕捉的情愫,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趣更浓了。接下来通过介绍聘用记者的要求,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基本学习目标和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这种学习气氛的营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思、疑、问,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这种魅力情景的创设,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

  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把学生带入神奇的电脑乐园。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当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会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有时很难理解。像一年级的孩子思维能力还十分有限,在进行第一节课《认识计算机》时,孩子们很难一次将全部的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记住。于是,我先给电脑的各个部分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显示器的名字是平平;主机叫聪聪;键盘叫建建;鼠标叫小小等等,通过这些形象、可爱的名字,孩子们很快就会记住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又编排了一个舞台剧,把电脑的各个部分组成了一个计算机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显示器是妈妈,因为她能显示许多漂亮的图片;主机是爸爸,因为他的功能很强大;大儿子是由键盘扮演,因为它能完成许多的本领,而且是那么任劳任怨;小女儿角色是由鼠标担任,因为它体积最小,行动灵活,而且样式也十分可爱。我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通过自我介绍,加深孩子们对各个部分功能的认识。然后将孩子带入微机室,在教师适当讲述微机室使用规则和电脑使用维护常识后,让孩子面对伸手可触的计算机,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各部分的外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以来,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使其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对电脑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独特的魅力,轻轻松松地进入计算机的学习状态。

  此外,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魅力的课堂氛围,如采用有魅力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干得真好”“老师都为你骄傲”等)、有魅力的动作(如微笑、鼓掌、点点头、拍拍肩等)、有魅力的物质奖励(如评价卡或孩子们喜欢的粘贴、手工制品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发掘自身魅力才能。

  面对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和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是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意义。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收集、检索、分析、评价与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儿童的潜能,让他们学会学习,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画图软件中学习使用"几何图形"工具时,我首先布置了一项任务,边展示漂亮的手帕图,边导入:“我们的妈妈十分辛苦,她们不仅要辛勤的上班,而且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在炎炎的夏日,你能不能为你的妈妈递上一条手帕呢?”孩子们的热情立刻起来了,我没有急于教给他们几何图形的画法,而是让他们自主探究:“这些漂亮的圆形、方形手帕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结果创造出了许多漂亮的手帕:有的同学在手帕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几何图形美化,作为送给妈妈许多漂亮的花朵;有的在上面画上水果,让妈妈渴的时候吃;有的画了一个自画像,希望自己永远陪在妈妈身边;还有的给手帕设上了特异功能,可以让妈妈当雨伞用,这样就不会感冒了……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画,听着孩子们的童真的解释,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可爱的一颗颗童心啊,在他们的身上我发现了独特的魅力。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际是要回答教学过程怎么操作。探究性学习的引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发展到积极主动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在高效、和谐、温馨的氛围中进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与学科间的整合;另一种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合作学习。其一学科间的整合,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陈述已见,达成共识,分享成果。为此可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互相整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例如我在一节学习如何制作多媒体报告的课时,先请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燕子》,通过让学生谈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引起学生的回忆。然后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报告作品,向大家宣传关爱动物这一任务。最后共同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如何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板报)。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课的有机结合。

  再次,在平常的信技学习中,教师可以给每个班的学生按照座位的远近分成几个小组,每当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或者需要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谈论、商榷时,学生可以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到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知识情感交流,发现同伴魅力,自我吸收进取的过程,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四、注重课内外知识补充和学科间的整合,使信技课焕发多重魅力。

  课本中包含的内容毕竟有限,它不能满足学生所有知识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拓展和延伸,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的形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在课堂内外创设情趣,鼓励学生养成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提问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也敢于向教师发问,让“敢问、善问、会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寻找课题的来源.

  在六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如何上网查找资料》一课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优美的栈桥图片,意在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风光。不料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反驳道:“现在的栈桥还那么美吗?我怎么看见的栈桥却脏极了。”全班顿时骚动起来,我没有因为学生突然的疑问乱了阵脚,反而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以《大海污染调查》为探究课题深入调查。要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学生们就必须亲自动手,上网搜索,搜集整理信息。经过3节课的探究学习,大家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如何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学习要求,甚至还扩展到如何下载资料、如何保存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更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利用下载的资料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更好地达到了热爱家乡和环境教育的目的,并且鼓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说出自己质疑的地方。

  在实践中重视融合课内外知识和学科间知识的互补,将孩子熟悉的课程融入信息技术,使它不再孤立,通过知识的贯通,使学科之间相辅相成,让孩子们体味信息技术学科多重的魅力!

  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自己变成充满魅力的小主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你想将里面的东西展示出来,就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发掘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如在讲画图软件中如何画小房子的内容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

  (1)图中的小房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呢?(学生会很容易讲出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房子的形状出来,让学生形成真实的表象。)

  (2)你能给20年后的自己设计一个房子吗?(让学生从刚才的表象出发进行想象创新,形成新的东西。)

  就这样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头脑中具备了新图画的大致形象,但这种表象是头脑中的。接下来,我要求学生把这些房子在实践操作中创造出来,因为预想的效果往往与实际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学生最开始画的往往不尽如人意,于是我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或与同学讨论,进行再修改和新一次的创作。这时学生的思维又得到启发,一些更好的想法也随着创作展示出来了……如此反复,经过多次的想象和创作,最后有的同学用苹果瓣来做房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房子的外壳,上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住在那里呢;还有的用香蕉皮作瓦片;还有的画出自己想象出的太空房子,有的画童话中才有的公主的城堡……学生经过创新的作品,每一个都是新颖特出,充满神奇的色彩,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的成果,在我的心中,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创新的魅力,如何发掘这种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今后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创新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新时期、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是灌输什么和为什么,更要启发他们怎么思考,教会他们勇于去发现真理。

  德国著名教育家安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构造一个充满魅力的课堂,创设魅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断补充自己课内外知识,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才能真正地充满魅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解读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