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与自我调节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我们肯定基础教育的巨大成就时,也不应忽略他的不足。这就是“片面强调了学校的知识传授功能,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调节

  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历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李岚清

  我们感到第一线的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随时会都可能会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更多的教师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分析,指导学生们学习、生活。如今,很多的教师能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操作的技能去点拨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在萌芽状态中尽可能地得到疏导,缓解直至矫正。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这一特殊地位来说,教师本身亦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学习、生活、工作,去影响学生,为社会创造一个关注、温暖、期待、尊重健康,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学校的育人目标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促进,授道,解惑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的。教师的人生观,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但从最近的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来看,结果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高度重视,可是教师的心理问题却往往被人忽视。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表对在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对部分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在教师群体中患神经病的占10%以上,而其他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平均2%左右。据《检察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中,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的校风、班风、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本人的性格和作风,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中的心目中总是“理解、可爱”的人物。他们不仅听从有威信教师的教导,而且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必定在学生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据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学生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所做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显示: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吸毒。另据北京市教科院日前批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死板课、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毫无疑问,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学生是接触时间较长的一个影响源,是学生的榜样和模仿对象。教师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

  三、教师心理的自我调节。

  一个理想的合格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诸如热爱、合作、活泼、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

  心理学家兰肯(p.t.rankin)指出,就心理健康而言,优秀教师应具备下列特点:

  1、喜欢儿童与青少年;

  2、自我调节良好,心理健康,可为学生作出表率;

  3、明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途迹,能帮助学生,满足学生基本的情绪需要;

  4、能提供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气氛;

  5、具备教育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6、能注意到有问题的学生,并知道在什么地方及如何使他们得到帮助。

  那我们如何来成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把不良情绪放在教室外面:

  一个演员来到舞台,就应把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因为,在剧院里,他整个人就应属于观众。我们教师也是这样,来到学校,走进课堂,他就属于学生,属于教育。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你的愁眉苦脸神态和挑剔不满的语气,都会使学生不愿与你交往。如果一个教师的情绪天天都在漫无边际地发生变化,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学生的情绪起伏不定,失去一种安全感,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果教师在怒气冲天式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学生往往虽然嘴上不动声,但心中的逆反情绪强烈,这时你的“忠言”也只能是“耳边风”了。

  2、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合理调节情绪,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悦纳自己教师的身份,去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自身实际出发,少苛刻自己,少对自己说几个不应该。对工作、对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克服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困扰。美国的希尔博士说:“人生要保持一种积极心态,成也积极,败也积极,顺也积极,逆也积极,始终积极。人生总体上是好的,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都是微不足道的。”要勇于改变自我,树立“始终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教学上的,科研上的内功,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和挑战。

  3、善待学生:

  善待学生,首先要无条件对学生的接纳,包括对所有学生的接纳,特别是对“差生”的接纳。学校中长期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形成了传统的分数评价学生的弊端和偏见,从而使不少学生从“单差”变成“双差”,从学校的“差生”变成社会的“差生”。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多少不等的优点。有优点的孩子就有进步的支柱,发展的希望。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接纳学生的教师。一个在集体中得到老师接纳的学生,往往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容易产生与社会、集体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反,一个在集体面前遭到教师另眼看待或拒绝的学生,则会在学习,生活上心灰意懒,产生与社会、集体格格不入的价值观、道德观。

  其次要从分理解学生。一个人工作,必须了解工作对象,一个教师为了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理解学生。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要承认他们人格发展中的幼稚、不成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特别当学生出现初期错误或反复时,教师应提出期望性的规劝与批评。教师工作中最渴望的大概莫过于希望学生能听老师的话。如果教师一句话,学生马上能记住,积极去做,这时教师的心情可能是最高兴的时候,但如何能让学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大山的回答。你对他喊:“我尊重你。”大山的回答也是:“我尊重你。”

  再者要善于与学生换位思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采用移情(又称心理互换)的方法来思考、处理学生问题,则有助于教育的效果。移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就是暂时将自己的情感、知觉跟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双方在解决问题以前,首先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认可和理解。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先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站在学生角度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明确做错事的动机,再提出批评或处理意见,这时的批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你的这种情感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角度使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感到放心。好象一个人的后面有了支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上我教师的辛勤耕耘,一定能使祖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师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下一篇:小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