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给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出发围绕着探究式教学的优点及运用,较为详尽地探讨了具有适用性的地理探究式学习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改革;讨论;演示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教学的重心应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为主的探究式学习逐步被大家所接受。探究式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一、地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一)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整体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开放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二)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地理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一)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升每位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因此,应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二)在实践活动中搜集资料、获得知识,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由于学生是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查资料或讨论得出的答案,所以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样他们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呢?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在阅览室、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地理学习效率和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现象的原因和事物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探究式学习构建的是一种开放的、促进自己发展的、创造能力的环境,提供了多条获取知识的机会。同时,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精神。

  三、怎样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到地理课堂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观念是很重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指出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过去,不少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忽略掉了。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合作者。

  依据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属于课堂探究。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途径完成,这些活动的设计要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探究性提问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而且大多数提问的是记忆型的问题,例如,地球的半径是多少?赤道的周长是多少?世界三大宗教史什么?这种提问没有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直接表达学习内容,而是用准备好的背景材料或案例,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的提出应该考虑到:1、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能够通过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来解答。2、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地理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讲经线与纬线有关内容时,我是这样提问的:既然任何一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为什么人们习惯于用20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这样的提问留给学生,既有自主探究的价值,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探究性讨论

  探究性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探究性讨论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课堂。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参加讨论的学生,不必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恰当,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例如: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时,在对比分析基础上,说明区域内存在着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并根据材料讨论,归纳出主要地理差异,然后提出讨论题:请根据学过的内容,讨论时西北地区好还是青藏地区好,开展这种讨论题,事先要有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了解西北和青藏的优势、劣势并存的客观性,这样的讨论学生比较感兴趣,收获颇多。

  (三)探究性演示

  演示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探究性演示应着眼于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它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容易引起学时思考、观察、分析并作出假设。另外,探究性演示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我拿来“地球的运动”的模型,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分小组进行演示,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弄清楚了这些疑问。只有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说明的原理。

  探究式学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原则。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电子白板演绎精彩地理课堂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